APP下载

“共和国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侧记

2009-12-01王俊秋韩文淑

文学评论 2009年6期
关键词:吉林大学学术文学

王俊秋 韩文淑

回顾与反思是人类不断超越自己的一种精神活动。为迎接共和国成立60周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吉林大学文学院承办,《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中国文学年鉴》编辑部协办的“共和国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于8月22至23日在吉林大学召开。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做专题发言。

本次会议旨在对新中国60年的文学创作、文艺理论与批评、文学史构建以及未来文学发展走向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与以往的学术研讨有所不同,这次会议体现出文学学科各领域交叉互补、互相融合的特点。与会代表有从事古代文学、现代当代文学、比较文学、文艺批评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在不同视城的研究的碰撞、交流与整合中,进一步彰显出了共和国大文学的整体面貌。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刘跃进、吉林大学文学院院长张福贵主持了会议的开幕式。吉林大学副校长吴振武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前所长、《文学评论》主编杨义及吉林大学原校长刘中树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并做主题发言。

杨义特别强调了本次研讨会的重要性。他说:“总结建国六十周年的人文学科学术史,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历史性题目,可以称为促进我们的学术认识自己、调整姿态、完善体制、走向新境界的极好契机。文学作为时代和民族刻骨铭心的记忆和表述,文学研究作为这种记忆和表述的‘心灵史的学理认证,是在表层的纷繁多姿中内在地感应着民族的历史进程的。所以,应该给我们这60年的文学学术一个实事求是、有学理深度的中国人自己的说法”。

刘中树回顾了五四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开启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走过的90年的历程,并把这90年划分为具有各自不同历史内涵、又有内在联系的三个30年。认为这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成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他说,探讨新中国的文艺实践,离不开对于毛泽东文艺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这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大会主题发言之后,与会代表按照不同学科专业和研究领域进行了分组分题研讨。

一文学研究60年的整体回顾与检讨

与会专家对于共和国文学60年的发展变化、研究动态进行了整体性的回顾、梳理与总结。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文学发展状况及其理论研究方面的历史性突破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杨义说: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学术足以代表一代学术。尤其是人文学术,它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越以往的学术,无论从规模、形态及广度和深度上。

张中良(中国社科院)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60年”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将新时期以后研究的突破归纳为:历史意识走向的自觉、空间范围日益广阔、现代指认的范畴的扩大、多重文化视角的展开、经典的重新确认与深入解读、中外文学关系以及资料建设受到重视等几个方面。这其中既有对于过去现代文学研究的补充,又有研究者视角的调整。白烨(中国社科院)在对当代文学研究60年的评述中,论述了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坛出现的“三分天下”的状态。一是80年代的以文学期刊为阵地、以作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学;二是90年代的以文学期刊为阵地、以图书出版为依托、图书商介入的市场化文学,三是步人新世纪以后,以网络传媒和信息科技为平台的新媒体文学。

新中国对古代文学、古代文论等的研究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蒋寅(中国社科院)将其贡献概括为:对文献的全面整理、学术视野的拓展、理论阐释的深化等方面。刘跃进(中国社科院)则从自我体验出发,对古代文学研究的60年进行了整体性的总结。认为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中国的古典文学研究走出了进化论的思维定势,体现出了新的时代特点,不再拘泥于政治化的束缚,而是注重文学研究的整体性与历史性,凸显中国文学的特色。在文学的时间空间研究、作家的物质环境研究、时代的不同阶层研究等方面融会贯通。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变化更为鲜明,不满足于对浅层次艺术感的简单追求,而更加注重厚实的历史感;不满足于对某些现成理论的盲目套用,而更加注重文献的积累。努力寻求中国文学理论体系及中国文学研究格局的构建方法和途径。胡明(中国社科院)提出了关于中国文学研究60年中的历史化问题,切中了半个世纪以来文学研究的核心观念,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共鸣。

近代文学研究过去曾长时间被忽略,近年来又重新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关爱和(河南大学)对建国以来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第一个三十年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历史分期成为研究共识,学术独立性得到承认。而第二个三十年出现了新的变化:它作为一个学科得到强化、发展并走向成熟,学科研究视野趋于广阔,研究资料整理工作取得成绩。汤哲声(苏州大学)在对新中国60年通俗文学史料整理和出版的回顾中说,过去通俗文学研究常常处于被忽略的状态,到了90年代这一工作才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而他所在的苏州大学团队正在进行通俗作家、期刊、通俗文学史的编写、整理等工作。可以说,正是时代的发展的契机为我们文学研究创造了更多的便利条件和自由环境。

新中国在对某些具体的文学样态的研究上,也同样体现了渐进式的特点。刘平(中国社科院)总结了话剧这一舶来品60年的发展路径:前三十年是“在发展中寻找”,而真正有突破的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的思想解放运动,使艺术家思想上得到了解放,他们才能放手创作自己的作品。对外国戏剧观念、方法的介绍和学习使得戏曲表现手法上有所突围。王昊(吉林大学)在对60年来金词研究状况的回顾中同样指出,90年代是一个分水岭,近年来学术研究的增长点在于强调宋金文学的整体观,超越时代界限,打破朝代分期的局限性,注重金代文学与宋代文学关系之梳理,而研究视角则由个体性研究向家族、地域性视角延伸。

面对日益全球化和个性化的时代语境,研究者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从人类文化的宏大视野对60年文学发展和学术研究中的缺憾与不足,表现出可贵的理性批判意识。张中良(中国社科院)认为现代文学研究正面临着历史性、文学性和民族性三重缺失,必须适时调整。朱栋霖(苏州大学)通过对当代文学60年的整体关照和反思,提出当代文学60年究竟有多少有价值的东西留给历史?面对港台文学的勃兴我们当代文学对于通俗文学过于冷漠等问题。蒋寅(中国社科院)认为对成绩的回顾是次要的,反省存在的问题更重要。当前古代文论研究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还是最薄弱的,在海外汉学界特别是欧美的研究者更少,亟待加强。陈子平(苏州大学)对文学60年研究的观念与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指出60年来在文学史研究、文学以及学术思维与政治之关系、文学与媒体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观点在“60年辉煌”的大气氛下表现出了学者们勇于检讨的学术品格,显得弥足珍贵。

二多维视域下的类别文学研究

在大文学视域下各种类别、题材、体裁的文学创作及

其研究,在经历了60年的波峰浪谷之后,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值得当下研究者做一个深入性、反思性的回顾与总结,并以此为契机寻求文学发展的新起点。

作为20世纪70年代末才兴起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成为了本次会议的一个热点议题。饶子(暨南大学)对海外华文文学兴起、发展的整个过程做了全面回顾,描述了这一初具规模的学科存在的巨大价值和意义。三十年来的实践证明,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一方面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特殊的汉语文学空间,有助于我们建立一种博大的、世界性的汉语文学观念,从而认识汉语文学的多元世界,推动汉语文学圈的形成。另一方面,它对现有学科如台港澳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完善了现代文学研究的版图。也为比较文学提供了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学术空间。王列耀(暨南大学)就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与定位问题展开论述。对海外华文文学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特点、变化进行了梳理。朱双一(厦门大学)通过对陈映真与鲁迅的比较研究.提出文学现实主义批判传统的当代延续问题。白杨(吉林大学)通过对白先勇和朱天文两代台湾作家创作的平行研究,指出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存在的价值在于,他们提供了文化母体在某些特殊历史语境中的状态,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使得20世纪汉语文学的版图变的更加丰富。

此外,李继凯(陕西师范大学)还针对当下对当代文学的恶意批评潮,提出了关注当代文化创造问题,阐述了由汶川大地震生发出来的对灾难主题文学的思考。张志忠(首都师范大学)通过对《波动》、《公开的情书》、《晚霞消失的时候》的具体文本新解,提出潜藏在中国当代文学60年历程中的文学的拐点和发展的可能性问题。王桂妹(吉林大学)在对五四女作家群的重新阅读、梳理中勾勒出了其被建构的历史曲线,描绘出这一群体长期以来被提纯的精神面相和被遮蔽的价值诉求。常彬(河北大学)则以自己的抗美援朝文学研究为实例,讲述了当代文学研究历程的个案价值以及研究者学术思维提升、变化的过程。认为从一个点进行断面式的研究不仅可以透视到整个当代文学的思想属性,而且能看到世界视域下的价值差异。周惠(陕西师范大学)从胡风文学批评观的逻辑构成出发,对当代文学发生之初的文艺论争及其本质做了深入的分析。赵彬(吉林大学)通过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深入解读,切人中国当代女性诗歌创作,细致人微地关照到当代女性诗歌所受到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深刻影响。何青志(吉林省社科院)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本土的东北区域文学的创作状态给予了特殊关注。认为新世纪以来东北叙事文学发生的嬗变,一方面表现在文本叙事的全球化视阈上;另一方面则是边缘叙事的张力体现。

在古代文论研究方面,诸多研究者以宏大绵长的中国古代文化为背景,以鲜活的个案文本为切人点,对历史经典进行了生动的文化审美阐释。王长华(河北师范大学)将《毛诗》的解读与汉代文化精神相联系,认为《序》、《传》在理论上的体系化追求,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说,是汉代政治、文化大一统的文化精神在《诗》学中的具体体现。张锡坤(吉林大学)回顾了直到80年代才开始的周易美学的研究历程。而自己所作的《周易经传美学通论》旨在通过对周易经传关系的概说和对易经美学意蕴的定位,进一步考察周易经传的美学关联,以及周易美学研究的现代性等问题,寻求周易美学研究的新突破。沈文凡(吉林大学)通过严密的学理分析,对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研究史进行了综述,肯定了王国维及其诗论在中国文论转型过程中的特殊价值。孟昭臣(吉林大学)通过自己写作《中国近代小报史》中发掘的几则奇闻轶事,为人们打开了小报研究的丰富世界。认为把这一“边缘”研究正史化,涉及到对近现代文学的补充和定位问题。马大勇(吉林大学)提出了关于强化现代旧体诗词研究的问题,认为这是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交叉研究的前提,应该站在三千年诗歌史的高度上,以更宏阔的视角来看待这一研究对象。

三理论的反思与批评的重述

政治伦理本位的传统和革命经典学说的传播影响,使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意识形态属性格外明显。因此,在新中国文学发展60年的历史中,一直表现出对于文艺理论和批评的重视。温儒敏(北京大学)首先就现代文学新传统及其当代阐释这一课题作了深入的思考,指出现代文学传统不被看好的原因,一是受到古典文学传统的“挤压”,二是因为它距离我们太切近了。即使事实上现代文学传统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结构的一个向度,并且发挥着切实的规范性影响,只是我们常常习焉不察,或者这其中也有“心理时间”在起作用。但是当代的文学生活却向我们展示出,现代文学的传统已经无处不在了。胡亚敏(华中师范大学)总结了9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的特点,第一是开始对西方文艺理论说“不”。第二是批评话语在逐步丰富和多样化。第三是文学批评的文化转向。具体表现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研究视野的下移和研究深广度的拓展等方面。

吕微(中国社科院)概述了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发展的三个阶段,引入了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概念,重新介入对民间文学的研究。他把民间文学看成一个自由的主体,要求研究者从客观的对象世界回到人的经验世界。杨冬(吉林大学)针对勃兰兑斯及其《十九世纪文学主潮》对中国学术界的深远影响进行思考,检讨了百年中国批评史中对勃兰兑斯的误读问题。认为中国人之所以对他情有独钟,主要是因为他身上所体现出的激进主义、历史主义、拿来主义的特点。

高建平(中国社科院)对“形象思维”这一旧话题进行了新的思考。指出我们现在需要重新对其加以认识,日常生活中恰恰不存在概念思维,只存在形象思维。叶舒宪(中国社科院)通过接受了人类学思想的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老一代学者的具体实例,讲述了文学人类学对中国文学的认识的优长之处。李志宏(吉林大学)在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历史的分析中,提出对毛泽东文艺思想合理性问题的看法,认为这其实是关涉到我们怎么认识审美的问题。王确(东北师范大学)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对文学理论写作与读者关切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对不同版本的文学理论著作的梳理,透视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的全过程。韩春燕(渤海大学)对“英雄叙事”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勾划,认为前三个十年是“神的文学”阶段,第四个十年是“人的文学”阶段,第五、第六个十年则渗入了“兽的文学”的观念。与此相关的“高大全”形象在当下应该剔除掉它特殊的时代背景以及政治寓意来重新理解。

四文学史观念与文学史建构

文学史观念与文学史的写作问题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重写文学史”的激越纷争之后,学界对其重要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次研讨会上这个问题仍然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党圣元(中国社科院)认为,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史理论研究,在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多元化和多样性的格局。其前提条件有两个:一是问题意识的转变。二是研究方法的更新。因此,他认为需要完成书写范式外在化的西式化向内在性的中国式的转化,彰显出内在于中国文学智慧精神之中的审美方式与方法论原则。

张福贵(吉林大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史观的变革和史料学的重构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反思,他说:与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相比,表现出当下我们文学史观的变革和文学史写作的不成熟。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体制性、观念性、知识性和方法论的制约。于文秀(黑龙江大学)提出面对文学史写作的困境,我们需要做的不仅是厘清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节点性问题,更要建构多维而合理的学术与理论视角。而这一过程中,无论如何不能缺少后现代这个思考维度。张未民(吉林省文联)指出:相对于已述的文学史,对新时期三十年的文学应重新认识。要把新时期文学放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中去考察,这三十年创造了一个新的文学,它并非是五四的重复。

针对文学学科的建设,杨义提出:考量文学学科的核心问题,离不开人才、成果和学派繁荣这三个维度,这条建立大国学术的根本性链条,需要领导者——制度——评价标准这种体制性链条加以引导、保证、配置和激活。健康、有效、开放、自重而充满活力,显示现代大国风范的“中国标准”和“中国体制”,应该在总结60年学术史基础上的进一步学术实践中产生和完善。

在闭幕式上,党圣元总结说,老中青三代、几十位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提出问题,观点鲜活,气氛热烈。大家多把60年文学研究放在更广阔的时段内,以连续的、开放的眼光来认识其文学,同时又不只惟成绩而总结,更看到存在的问题。张福贵则概括了本次大会的三个特点,即多学科在同一主题下对话的综合陛,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出发的多元化;追求尖端、破解难点问题的前沿性。

猜你喜欢

吉林大学学术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线控制动踏板模拟器的研究
文学小说
文学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
梳理学术渊源 审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