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惠及自贸区七国民众

2009-11-26张周来

中国经贸 2009年19期
关键词:东盟自由贸易区南宁走廊

张周来

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简称“南新走廊”)自2006年提出以来,受到中国及东盟越来越多政府官员、企业家,专家学者的肯定和认同。这道被认为是区域经济发展“新脊梁”的走廊,如今正面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即将建成,区域,次区域合作亟待进一步深化拓展的新格局。

共同发展的跨国经济带

“南新走廊”以南宁为起点,沿途连通越南、柬埔寨(或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以铁路和公路大动脉为载体和纽带,可以把中国与东盟从经济层面上更加紧密地连为一体,可以极大提升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经济实力以及区域竞争力,以期形成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跨国通道经济带。

每年一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把广西首府南宁推向了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最前沿,成为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不可替代的平台。新加坡尽管面积不大,但经济发展程度高,市场经济发达,作为国际的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将对本区域尤其是沿线地区的开放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这一走廊上还有一些重要的城市,如湄公河流域的经济中心曼谷、东盟向中国开放的桥头堡河内等,“南新走廊”把沿线的经济资源整合起来,促进沿线投资、贸易,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打造经济新“脊梁”

广西社科院副院长古小松介绍,“南新走廊”其核心在于通过加强港口,航运、物流合作,带动产业分工和对接,推动沿海工业的发展和沿海城市的发展,将形成一个北部湾,南海西岸的城市群,产业群和港口群,推动和形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一个新增长极。

目前,中国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马来西亚,在东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是泰国;中国是越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还是柬埔寨投资最大的国家,都位于“南新走廊”。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长许宁宁认为,这一走廊上的国家之间有着很牢固的合作关系,有着很强的区域互补性、产业互补性、资源互补性。

业内人士认为,“南新走廊”的建立将极大地促进陆上铁路、公路等交通的便利化,使中国与中南半岛之间的交通更加便捷,促进资本及适用于中国的技术和设备进入该地区。

在贸易方面,越南中北部到泰国东北地区的铁路和公路建好后,从中越边界到泰国的东北部只有10个小时左右的车程,越、老,泰、柬等国很多热带地区的鲜活产品很快捷就可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商品也很方便就可以进入中南半岛的心脏地区。

在旅游方面,中国每年有数千万的游客到桂林和南宁旅游,如果有了从新加坡经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或老挝)、越南到中国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的便捷交通网络,加上简便的手续,他们会更加方便地将旅途延伸到越,老、柬、泰、缅、马,新等国,加上从广东,海南、香港、澳门等地直接过来旅游的游客也会有数百万,反过来这些国家的大量游客也将沿线到中国来旅游。

西岸走廊已初具雏形

南宁到新加坡直线距离3900公里,建设“南新走廊”首要的是大力发展连接两地最便捷的现代化公路,铁路运输系统。这是一条中国与中南半岛各国进行沟通的最佳线路。

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的前期合作已经展开。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介绍,目前,南宁至新加坡公路通道已基本全线贯通,广西已建成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同时获批到越南的国际道路运输线路24条,其中10条已开通。广西与越南已达成共识共同推动修建友谊关——河内、东兴一河内两条高速公路,推动改造新建南宁——河内、胡志明——金边两条铁路。

此外,南宁至新加坡铁路线,除越南胡志明市至柬埔寨金边路段及金边至柬泰边境亚兰的部分路段外,其余已开通铁路运输。

今年1月1日,南宁——河内国际旅客列车正式开通。7月,中越双方一致通过了《中国凭祥一越南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广西凭祥浦寨边贸区与越南谅山同登新清口岸区交界处,各划出土地8.5平方公里,共同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

事关七国共同利益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目前已经取得关键性进展,2004年11月和2007年1月双方签署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和《服务贸易协议》,今年8月双方又签署了自贸区《投资协议》,这标志着自贸区协议的主要谈判已经完成,这一惠及19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GDP和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贸区,将于2010年如期建成。

广西社科院副院长钟启泉介绍,“南新走廊”的开发建设已具备一定的经济社会基础、交通载体基础以及沿途交流合作等基础,但这一走廊涉及7个国家,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而且在走廊建设过程中还存在通关不够便利、合作机制未制度化、沟通协调不够顺畅等问题。

专家认为,“南新走廊”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建设将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首要的是统一“南新走廊”沿途各国的认识和行动,促使沿线国家的官员和企业家层面早日达成建设“南新走廊”的共识,共同推动建设,完善现代化的铁路和公路干线通道,形成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并以此为依托和载体,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融通和优化配置。

其次,积极推进合作机制的制度化和交通往来便利化。沿途各国及城市可以通过协商与合作,早日实现公路客货运输的直通业务。相关各方应共同推进口岸现代化和通关便利化,简化人员往来的通关手续。

再次。争取与亚洲开发银行等相关国际经济组织的合作,中国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将“南新走廊”列为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项目之一,争取东盟有关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

猜你喜欢

东盟自由贸易区南宁走廊
神奇的走廊
科创走廊“乘风起”
眷恋南宁
母亲河生态大走廊
感受南宁历史,感受美丽南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
南宁博物馆开馆啦
TPP对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
中国
在走廊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