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象作文教学

2009-11-24杨齐好

师道·教研 2009年10期
关键词:凡卡现实生活想象

杨齐好

儿童世界是用想象构建起来的诗意盎然的世界,因此让想象这一“人类思维最美的花朵”进入孩子的习作是对儿童生命的一种关怀和体贴。通过写想象作文,培养学生敢爱、敢想、会想的能力,在他们幼小的心田播下创造的种子,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分内之责。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想象,让学生大胆地无拘无束的想象。但是,时下小学生写起想象作文却往往感到有点“欲语又茫然”的困惑。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想象作文中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呢?

一、激发作文情感,扬起想象翅膀

叶圣陶曾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只有激发起学生的作文情感,才能使学生在想象作文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而情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感染性的特征。所以,在想象作文的指导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积极或消极的情感都会互相感染。特别是教师的情感,对于诱发学生的内心体验起着重要的导向和催化作用。因此,作文课上,教师要以热情亲切的话语、充满鼓励的目光、表情达意的肢体语言,将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愉悦振奋的情感体验,从而诱发学生作文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写作的情感和兴趣,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里,扬起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二、观察现实生活,激发相关想象

所有的想象从某个角度看,都是现实生活的折射,都离不开现实生活。无论哪一类想象作文都离不开现实,离开现实的想象是空洞的。例如童话式想象作文,它是根据小学生喜爱动物的特点,用动物代替人类的形象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这类作文实际上是对现实的再现。

又如小学六年制第十一册《积累·运用三》的作文练习中让学生围绕“20年后……”进行想象,写一篇习作。这一类展望未来的想象作文对学生而言更有难度。20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20年后会变成什么样,许多学生头脑里一片空白,不知从何下笔。其实这些想象都与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现实生活,展开想象的翅膀。例如现在的房屋,一旦完工,它便固定下来,如果让学生大胆想象,让20年后的建筑由一个个组装件构成,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不同的组合,这样既适合不同人的需求,又便于搬迁、移动,还可以维修,那该多好。当看到学校操场只有一处,空间过于狭小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地下或空中操场,用电梯或升降机来回启用……这些现实中人们追求的更加便捷、完美的东西,都可以大胆想象它的样子、形状、功能。如果激发了学生想象的火花,学生的想象和现实一旦有机结合起来,那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空间该有多大呀!

三、整合课文资源,进行再造想象

课文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材料,也是学生写作的典型范例。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文资源,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练习改写、续写、扩写等想象性作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再造想象途径,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如《赠汪伦》这一课,在充分地赏读之后,教师可抓住课文插图,利用音乐、富有激情的导语、有启发性的提问等诱因,引导学生假设自己就是诗人李白,展开想象,学生就会进入意境,想象出一幅幅特有的镜头,再现与朋友离别的生动场面,此时再要求学生改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能得到培养,习作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又如《凡卡》一文,课文在凡卡睡熟并做着甜蜜的梦的地方结束了。但梦总是要醒的,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学生大胆去想象,续写出符合事情发展的故事,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激活学生想象的火花。

四、巧设空白地带,设置整体形象

在教学中选取一些相关的事物或词语,让学生进行整合,填补其中的空白,也是提高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教师准备几件实物,如茶杯、闹钟、地球仪、眼镜等,要求学生将这几件实物连缀起来,并想象出这几件实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然后进行口述表演,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想象力更活跃。或者随便写下几个词语,让学生用这几个词语编一段故事讲给同伴听。这样训练,可以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坚持长期训练,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想象是点燃儿童写作热情的火种,多给学生构建想象的平台,他们的思绪就会向外扩展,以活跃的想象创造出五光十色、异想天开的精彩世界。让我们放飞童心,为学生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使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责任编辑 黄日暖

猜你喜欢

凡卡现实生活想象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立足文本,引导学生续写
假期归来
集中扫描动词,想象透视画面
不等式创新题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