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地理教学加强环保教育

2009-11-24陈火生

师道·教研 2009年10期
关键词:库区环境保护人类

陈火生

在多年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我充分运用地理教学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一、以课堂为主渠道,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环保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土地、阳光、空气和水以及广阔的空间与活动场所,没有了环境也就没有我们人类。如果盲目、掠夺式地发展生产和消费,必将导致资源的缺乏和枯竭,环境的污染和恶化,其结果将危害人类自身。如我国黄河流域的西北,曾经是我们祖先的发祥地,4000多年以前,这里覆盖茂密的原始森林,由于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滥砍滥伐,过度开垦,如今已成为千沟万壑、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仅一条黄河每年流失的泥沙就有16亿吨。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社会破坏自然资源的报复!这样的教训我们应当永记不忘。

二、组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

正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任,环境保护专家巴尔巴博士所说:“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贡献的,不是言辞,而是行动。”在地理活动课上,我组织学生对附近河流、水库进行实地考察,得出水库水质变坏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1. 库区大量饲养鸭子,鸭子的粪尿使湖水中氮、磷等营养素过分增加,导致水质恶化;2. 周围的居民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使水库含有毒物质增加;3.附近的居民向库区排放生活污水和废弃物等。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出全镇人民要依法增强治水、管水、用水、排水意识,以形成人人关心水、珍惜水、保护水的良好风尚,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改善库区生态环境,有计划地植树造林,整顿库区养殖场和生活污水,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除此之外,我还组织学生用海报、漫画向社会宣传用文明消费来保护环境,如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提倡使用绿色产品,食用绿色食品,采用绿色包装,家庭使用环保材料、环保家电等。

三、在主题日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持续发展观念

目前,世界上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不解决这些全球性的问题,人类文明进程将受到阻碍。因此,人类在寻求发展的同时,必须协调好与环境的关系,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那么,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应配合世界上的“环境”主题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近几年,我结合3月12日——植树日,组织学生利用板报、墙报,宣传森林的重要作用和保护森林的重要意义,积极学习和宣传《森林法》,并在校园推广义务植树活动,还让学生向相关部门捐赠自己的零花钱用于植树造林。3月22日——世界水日,我让学生统计家庭用电、用水情况,参加自来水公司的调查工作,对自来水公司近几年的用水情况进行一次调查,写出调查报告进行交流,并编辑成手抄报。4朋22日——地球日,我让学生走近当地的派出所和村委会,了解当地的人口情况;举办“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为主题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图片、漫画展。6月5日——世界环境日,我让学生们关注地球母亲,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组织学生用课余时间清理校园的垃圾并对一些卫生死角进行灭虫消毒处理,种上花草树木,还设立废旧物品回收小组,并呼吁全人类保护地球,改善环境。

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日活动,学生都感到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环境污染较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不改变资源利用的不合理现象,发展将难于持续进行,从而使学生们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是协调人地关系的唯一出路,可待续发展势在必行。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认识有一个根本的转变,建立起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新的环境价值观念,从而自觉地为保护环境作出努力。组织学生积极学习和宣传《环境保护法》,进而带动全校、全社会、全人类自觉地参与环境保护中来。

责任编辑 罗 峰

猜你喜欢

库区环境保护人类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环境保护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突变理论在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成效评估中的应用
库区防护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识别
广东河源万绿湖库区的“双音话”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不要恢复,要重建——未来自然环境保护之路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