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作文方法谈

2009-11-24苏彩银

师道·教研 2009年10期
关键词:神笔语言表达课文

苏彩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此类问题:小学生在作文时往往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或者语意不明,有话写不出。这些问题一般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水平以及对生活素材的积累有关。那么怎样来引导小学生写作呢?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呢?在这里浅谈几点基本的方法。

一、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观察,多指对生活与自然的观察,通过观察来积累写作素材。小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像个万花筒,但是他们常常缺乏主动的观察和发现。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景物、人物和事情。不能单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心去感受,运用多种器官触摸生活,认识生活。如自然界的四季更换,花草树木的生长变化,风雨雷电的景象;社会生活里,家乡的巨变,热闹的市场,车水马龙的街道;学校里多种多样的活动;家里的各种家务活,来窜门的亲戚朋友……学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观察,才能积累真实、深刻的写作素材。

由于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教师要在学生观察时指导他们有目的地观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如学生要写参观记,在写作前可带学生去附近的工厂参观。出发前让学生自备纸和笔,向学生提出观察要求,注意观察工厂的规模、环境、设施,工人的衣着、神态及操作,生产的产品,机器发出的声音,或者闻到的气味……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调动学生观察的积极性,在参观时可边看边记。回来后,再指导学生把参观过程中的见闻感受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由于学生一开始就有意识地观察,加上亲身经历,写起来自然有话可写,文章也较真实生动。

二、扩大阅读量,积累语言

1. 选择合适的课外书

小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是很难写好作文的,而单凭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古人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并多读课外书,扩大知识面,积累丰富的词汇。在教学中涉及到的一些作品,中外名著,儿童类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寓言、成语故事、科幻故事等都可推荐给学生,这些作品在构思、语言、题材方面都可视为作文的典范,里面所蕴含的创新精神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欲望。为了方便学生读书,以及能读到更多的好书,教师可以在班里建立一个图书角,发动学生捐书,让大家共同分享。

2. 善于背诵与摘录

对于文章中那些精彩的描绘,形象生动的比喻,各种优秀的词句、段落,教师既要让学生朗读,还要让学生背诵,并定期在班上举行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课本剧表演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充分调动其阅读的积极性。小学生一般缺乏自觉性,教师要不断鼓励、督促他们,定期检查,帮助他们积累词汇。习作时,鼓励学生用上自己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比一比,看谁用得多,给予鼓励表扬。学生记得多,用得多,就能运用自如,为自己的文章增色生辉。

三、勤写多练,巩固素材

1. 练笔的重要性

元末明初的陶宗仪,他常充分利用劳作休息时间看书,并以树叶当纸,记下阅读的心得体会和耳闻目睹的事情。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到晚年时他根据积累的数十罐树叶资料,编写了一部《南村辍耕录》,流传下来。从“积叶成书”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练笔的重要性。

2. 练笔的形式

练笔有多种形式,其中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训练方法。它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把每天观察到的人、事、物、景,选择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记录下来,长短不限,但重点要记录清楚。如人物要抓外貌、神态、动作、语言来写;事情要写清起因、经过、结果等。

除了日记还可以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学了一篇课文,看了一本书,自己有什么感想,可以写下来,或摘抄好词句。写得好的,可以贴在班上的学习园地中,让其他同学参考和学习。

小学生刚开始习作时,通常不知道怎样用书面语言来表达想要说的话,这时教师可先教会学生仿写。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范文的写法进行仿效,以学习文章结构的技巧,语言表达的技巧,选材的技巧;指导学生进行片断的训练;让学生对课文进行续写、缩写等;鼓励学生写童话式、科幻式作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如学习了《神笔马良》后,可以让学生写想象类作文,比如《假如我是神笔马良》《假如我有一支神笔》等……但是模仿只是效法,而不是套作与抄袭,模仿的目的是探索写作的规律,学习语言表达的方式,并不能永远踩着别人的脚印来行走,要在模仿中求新。

责任编辑 赵霭雯

猜你喜欢

神笔语言表达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