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学校班级教育情景的创设

2009-11-24潘浩波

师道·教研 2009年10期
关键词:仁者猎物后进生

潘浩波

一、势篇

现阶段,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学生素质下降,学校管理工作面临严峻形势,处于第一线的班主任工作,困难增多,压力增大。我认为创设良好的班级教育情景是非常重要的。这既是班级管理的一个切入口,也是德育工作的保证。

新组成的班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都互相不了解,他们都会根据自己的性格、思想、习惯期待着新关系的建立。这时的班集体,还是一个松散的、随机的集合体,每个人都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在观察、了解新的环境,力求找到最符合自己心理优势的新关系。相对而言,这时的学生都还比较听话,一些坏的苗头还在潜伏或观望,没有显露,经过了几个月的相互接触,彼此有了一些了解,情况就比较明朗。最先引起注意的学生往往不是那些学习好的学生,而是那些学无所长、品质又较差的学生:或以蛮横态度、恐吓手段去粗暴建立自己的特权地位;或以出风头、耍洋相、恶作剧去争取大家的注意。另外,在交往中,有些人性格相投,感情合得来,兴趣相近爱好一致,自然会结成不同的朋友圈子,而对朋友以外的人,难免厚此薄彼,以至互相敌视,于是班级的矛盾加重了。对这样的情况,班主任就应当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使松散、混乱的集合体尽快地转变。

二、仁篇

子曰:“仁者爱人。”教育不仅要以人为本,同时还要以仁为本。仁者无敌!这话应有三层含义:仁者不以人为敌;人也不以仁者为敌;仁者无人能敌。所以,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面对学生的顶撞甚至一些很不礼貌的语言应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做到脸不改色心不跳,切忌以牙还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冻当然也非一时半刻之功。对待不听话的学生,既不要大动肝火,也不能用大道理苍白说教,当然更不能听之任之。关键是工夫用在平时,多接近、多了解、多谈心,以一腔仁慈胸怀,实实在在地晓知以理、动之以情,春风化雨般地以一道道柔丝缠绕过去,让他们收敛、安份。就如墙角织网捕虫的蜘蛛,一旦见到有东西被粘住了,即吐出一条条丝快速绕来绕去,最后猎物被层层裹住,动弹不得。我们应向蜘蛛学一招。“仁怀”即是一张大网,无形而又无处不在。这网的厉害之处在于柔韧性,让猎物有劲使不出。对待我们手中的这些“猎物”,也应该如此,不求毕其功于一役。这倒很能体现为师者“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

三、策篇

要想创建以良好班风为导向的班级统一战线,应多方筹划、探索策略,以求事半功倍之效。

第一、树立威信。首先把那些引人注目的人吸引过来,不要一味对立,用爱心、耐心使他们暂时安静下来。威信从何而来呢?俗语道:公生正、严生威。一个好的班主任,处事一定要公、要严,并且还要敢对待邪恶势头,一些学生已沾染不少恶习,一定要有勇气,切不能胆怯,一怯万事皆休,班级肯定乱套。

第二、课内课外,千方百计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或大或小的受人重视的地位。这取决于班主任的发现能力。

第三、要安排各种学习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奔头。这时教师的作用是鉴赏家,这种学习应包括文化、技能、球类、棋琴书画等等。

第四、逐步建立学生的自立活动。要充分利用其朋友关系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比单枪匹马进行无休止的劝说要强得多。

第五、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和主题班会,进行道德伦理教育。让学生增长辨别社会上的真与伪、邪与恶、美与丑等各种思想言行的能力,从而学到正确的处世之道、交友之道和待人之道。

第六、善于了解和教育个别学生。后进生的转化历来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点。这些后进生转化好了,班主任的工作就成功了大半。因此这项工作实际上已成为评价班主任工作能力优劣的重要标准。对这些学生先要加强了解、摸清情况,才好对症下药。第一步是了解现状,即了解当前情形。这是个相当复杂的调查研究工作,切不可根据一两次表现就下结论。要确切地了解其特殊表现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还要分析这些表现与其身上的哪些因素有关。第二步,是了解学生的环境和生活经历。他的家庭情况、父母的性格、文化教养、人生态度、道德品质、教育方式、经济条件及学生本人在家的地位等。只有把这两步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准确判断学生的心理,也才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

责任编辑黄日暖

猜你喜欢

仁者猎物后进生
仁者爱人
可怕的杀手角鼻龙
霸王龙的第一只大型猎物
你是创业圈的猎人还是猎物
如何对待后进生
『仁者爱之理』
点点读《论语》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