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资参与西部资源开发调查

2009-11-19杜展军杨旭民

新西部 2009年6期
关键词:金矿矿业勘探

杜展军 杨旭民

一年前,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收购了云南播卡金矿的全部外方股权,成为这家金矿新的绝对控股方。此前,播卡金矿被加拿大西南资源公司控股90%已长达7年之久。

云南播卡金矿与贵州烂泥沟金矿,辽宁猫岭金矿都属于“世界级金矿”,但是,这三大金矿一度分别被澳大利亚的澳华黄金公司(以下简称澳华公司),加拿大的曼德罗矿业公司、加拿大的西南资源公司掌控,外方控股比例分别高达85%,79%和90%。

澳华公司早前曾表示,位于中国吉林省的白山金矿已经获得中国国土资源部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而此前他们与陕西合作的煎茶岭镍/金矿,已累计生产黄金超过13吨。另外,澳华公司在贵州,广西、云南、甘肃、新疆,内蒙古等西部省份的多个地质勘探合资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据本刊记者了解,自20多年前澳大利亚BHP勘查公司在中国西部开始从事资源勘查以来,西部资源开发就成为外商在华投资的热点。如今,在中国开展地质勘探的境外矿业公司已经达到70多家,其中绝大多数分布在西部地区。

BHP抢滩中国

1987年5月,著名跨国公司澳大利亚BHP勘查公司(即必和必拓,以下简称BHP)向中国冶金工业部西南冶金地质勘查局(以下简称西南勘查局)寻求合资勘查的可能性。西南勘查局在取得原冶金工业部的同意后,向四川省计委作了汇报,时任四川省省长张皓若随后率团访问了澳大利亚。在访澳谈判中,合资勘查是中方提出的16个合作项目的最后一个项目,而澳方建议将此项目列为中澳合作的第一号项目,双方为此签订了合资勘查备忘录。

据一位曾参与该项目的中方技术人员介绍,在当时条件下,开展贵金属的合资勘查难度很大,西南勘查局选取了川西会理会东地区的层控铅锌矿作为合资勘查的首选矿种,矿床类型和工作地区,最后在会东红光等地选出148平方公里的探矿权区作为合作区。

该技术人员还告诉记者,当时西南勘查局向BHP提供了1/200000的地质矿产图及说明书,1/50000的化探分散流异常图和数据,相邻铅锌矿的论文与踏勘报告,地轴层控铅锌矿成矿规律等地质资料。在提供这些地质资料之前,根据国际惯例,中方与BHP签订了具有法律效力的保密协议。协议规定,出让方提供的地质资料只用于进入方评估合资勘查项目,不得用作其它用途,也不得向合作双方以外的第三方泄露。若未达成合资勘查协议,全部地质资料将退回出让方。

BHP通过野外实地调查,重新采样,并进行了一系列分析研究后认为,在合作区内有望找到世界级矿床,符合8HP投资勘查的标准。

为了合资勘查项目的实施,降低勘查成本,外资公司一般都会尽量利用本地的服务,实行员工的本地化。BHP技术专家考察了西南勘查局的钻探、化验、物探,化探等能力,随后将该局的钻工送到澳大利亚进行了培训。BHP的安全主管还到勘查区考察了现场医疗救护条件,落实了与国际救援的衔接。

在BHP与西南勘查局的合资勘查初步协议中,规定了148平方公里的探矿权,4200平方公里的感兴趣区,双方权益比例为外资52%,中方48%,进入方投入现金420万澳元。依此反算,出让方西南勘查局的探矿权价值为388万澳元。西南勘查局以前对该区的化探和会东红光铅锌矿普查的投入约40万元人民币,按当时的汇率,西南勘查局的投入约升值40倍。

由于这是我国第一例中外合资勘查项目,各部委都非常重视,国务院多次召集国家计委,四川省政府,地质矿产部、冶金工业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进行协调,取得了一致的认识和有关政府部门的批准。

据参与该项目的一位中方人员透露,由于该类型的铅锌矿含银,中国政府规定贵金属必须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卖给中国人民银行。这个价格当时和国际上的市场价格有一定差距。四川省政府为了突破这个谈判上的僵局,曾做了一项承诺:即矿山投产后,中国人民银行收购的银价和国际价格的差价,由四川省财政补齐。该书面承诺由时任四川省副省长马麟签署。

不过,双方正式签订合资勘查协议,成立第一个中外合作勘查企业——康演公司。已是1993年的事了。此后,BHP在中国多个地方涉足基本金属开采业务,并先后成立了5家合资开采公司。几年前,BHP又进入中国西北部,勘探和开发煤层气资源。

据BHP的首席执行官顾之博(ChipGoodyear)介绍,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BHP就开始在中国进行大量的勘探方面的活动,已经勘探过的项目达到11个。但是,迄今为止,公司还没有找到一处“现在就可以作具体评估”的矿产资源。“矿产品公司通常需要做1000个‘风险勘探后才能最终找到一个世界级的资源。在中国,我们还在寻找。我们发现了希望找到的矿种,但是储量还不够大。”顾之博说。

外资公司蜂拥而至

姚先生是一位有着25年野外探矿经验的资深地质高级工程师,是原国家地质矿产部某直属单位的业务骨干,担任过近10个省部级重点项目负责人。5年前,他应聘到澳大利亚一家勘探公司工作。

据姚先生介绍,前几年,我国矿业勘探和开发很是红火了一阵子。1999年11月,云南成为中国第一个可直接审批外商投资矿产资源风险勘查项目的省份,之后,外国资本纷至沓来。2002年9月,加拿大西南资源公司和核工业209队合作,宣布成立云南金山矿业公司,开发昆明东川播卡金矿,而加拿大方在完成预定的勘查投入后,将获得合作项目90%的权益。

2003年以后,由于国际黄金价格的上涨,数以百计的外国矿业公司和各种各样的独立找矿人蜂拥而至,步入中国金矿勘探开采行业。据统计,截至2005年9月,共有118家外国矿业公司进入中国寻求矿产勘查投资项目,其中不乏世界级的矿业公司如纽蒙特、安哥鲁、菲尔普斯·道奇等等。

早期最成功的合作项目是烂泥沟金矿。中国黄金总公司,贵州省地矿局、黔西南州政府和贞丰县政府4家单位共同组成贵州烂泥沟有限责任公司,与澳华公司联合建立了中外合作企业贵州锦丰矿业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烂泥沟金矿。至2007年6月份,锦丰矿业生产出了第一桶金,当月生产黄金27.7公斤,到2007年底,锦丰矿业一共生产黄金1438.7公斤,当年销售收入实现2.4亿元。

2008年5月,全球第三大黄金公司南非安格鲁阿山帝黄金有限公司与四川省地矿局在成都签署协议,计划未来5年投入约两亿元人民币,在四川平武地区进行风险勘探,寻找金矿。此举成为继四川省地矿局与世界500强企业南非英美资源集团子公司英铂公司签订中南铂镍矿资源风险勘探合同后,中国和南非在四川展开的又一重要矿业合作项目。

据姚先生介绍,这些国外的矿业公司多与我国地质,冶金,有色金属、核工业系统的地质队合作,采取我方探矿权八股,外商注入资金的方式进行合作。国外公司以合作项目为基础在国外上市融资,然后开始进行勘探,一旦成功,他们就会与大矿业公司合作或者自己再融资进行开发。“其实多数初级矿业公司的目标在于勘探,获得金属资源量,然后转让矿业权获利。只有那些资源量大,公司资金雄厚的矿业公司才继续工作,开发资源。”姚先生说。

根据姚先生所掌握的情况,外资机构在勘查阶段,一般采取与中方成立非法人式的合作勘查企业的方式。“因为矿产勘查成功率很低,大多数合资合作勘查都可能找不到可供开发的经济矿床。所以合资合作勘查是不稳定的,随时可以中止。合资合作勘查从其英文JV(JomtVenture)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有共担风险的含义。”

姚先生说,多数外国矿业公司在中国做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勘查工作,有些已经取得了成功,如澳华公司在贵州烂泥沟,加拿大艾芬豪公司在内蒙古长山壕的金矿都已经开始采金。“但也有个别外商在中国的勘探项目中涉嫌钻探资料造假,人为夸大资源量,不仅使自身的信誉受到严重损失,使其难以再融资,同时也给世界矿业界带来很坏的影响。”

产业安全与环保难题

据姚先生介绍,国外矿业公司在我国进行矿业投资,很少选择在资源空白区开展工作,而是常常选择我国地质队已经有了发现的地区。他们在短期内通过大量的资金投入,查明矿产资源量,待股价拉起后随即转让股权,从中获利,由于矿产开发投资较大,而且影响获利的变数比较多,多数国外矿业公司不愿选择采矿为最终目标。

姚先生告诉记者,我国矿产业对外开放的高姿态和矿业政策设计上的不完备,使得外国矿业公司在我国取得矿业权的成本很低。我国世界级的金矿床都有外资的影子,许多外商到中国瞄准的就是金矿。这种现象后来引起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重视,相关政策调整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2002年,中国发布的《指导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低品位,难选)台金矿开采、选矿”还是鼓励类产业,而且到西部地区的外商还可以独资进入。2004年,国家发改委对指导目录进行了修改,取消了“在西部地区外商可独资”的内容,而且将“低品位,难选冶金矿开采、选矿”仅限于合资,合作。这一动向曾被专家分析为国家更加注意黄金工业的产业安全,是限制外资进入黄金工业的一个信号。

到2007年,在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金,银等贵金属的勘查和开采已被列入限制外商投资的产业目录中。云南省黄金管理局的官员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今后到云南来开采黄金,将受到更加严格的规范。”

“这可以解释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对矿业的需求产生了新的变化。保护国家资源安全越发显得重要。外商在敏感矿种上的投资受到限制,这也成为外商在我国西部矿业投资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姚先生说,“其实世界其他国家也是这样做的,近日中国铝业公司注资澳大利亚矿业公司力拓集团失败、力拓转而与本国企业BHP合作的例子就很能说明问题,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是资源民族主义的抬头,只能说明各国越来越重视矿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决定了矿业的兴衰也是周期性的。去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一些国外矿业公司的融资越来越艰难。据姚先生提供的情况,2008年9月以后,外商在中国的不少矿业勘查项目已很难继续下去,有些已经关门回家了,有些基本停止工作,项目待价而沽,伺机转让。同时,资金雄厚,技术实力强的大公司也在等待时机收购兼并好的项目。

“外资的进入,无疑加快了中国西部资源勘探与开发的步伐。”姚先生从专业角度分说,“外商把国际化的矿业勘探,开发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带入我国,加快了我国商业性地质勘探,对我国的矿业开发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我国地质矿产行业管理、矿业权管理和运作模式提出了新的课题。”

不过,外商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和技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西部资源富集地区因外资进入而引起的资源保护及环境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烂泥沟金矿就曾经遇到资源的流失和贱卖问题。贵州省贞丰县主管工业的副县长毛仕诚告诉记者:“用矿权及前期勘探投入的费用来入股,我们占15%,澳华公司占85%。”由于当时并没有实行招标拍卖的方式,而是急于引进资金和技术,所以矿权几乎是拱手送给了澳华公司。毛仕诚说,“烂泥沟金矿探明储量130吨,按时下黄金市场价格,价值怎么也在260亿元以上,可是,澳华公司几乎没花什么钱就拿到了矿权。”

云南播卡金矿当时也是以很低的价钱落到了境外资本手中,外商采取的办法都是先搞风险勘探,然后逐步掌握金矿资源的控制权。

据记者调查,西部许多地方当初为了引进资金和技术,制定了种种优惠政策,比如贵州省人民政府在2003年发布的《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中承诺,外资企业在西部地区可以享受前三年免交企业所得税,第四、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这就是所谓的“免三减二”政策。按照这份文件,如果外商从事《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鼓励类非油气矿产资源开采,5年内免缴矿产资源补偿费。这就意味着取得烂泥沟金矿采矿权的锦丰矿业惟一交纳的所得税在前五年被减免。

贵州省贞丰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黄秀忠算了这样一笔账:“按照贵州省的规定,每克黄金收取的资源补偿费是6元,以锦丰矿业2008年生产5吨黄金的规模计算,2005年到2010年,锦丰公司的产量远不止20吨黄金,仅这一块国家就损失掉1.2个亿。”

众所周知,黄金开采是一个重污染的产业,不仅要占用土地,对植被造成破坏,最重要的是,冶炼黄金之后剩下的尾矿,会对当地的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黄金尾矿中的砷是一种剧毒物质,尽管有些企业采用围坝深埋的办法处理,但并不能彻底消除隐患,一旦遇到山洪,地震等自然灾害,就有可能造成灾难性的环保事故。前不久,昆明市对负有监管责任的原东川区环保局局长作出行政撤职处理,就与播卡金矿所在的东川区部分矿区环境污染严重不无关系。

油气煤开发成为新热点

据记者了解。随着中国对油气煤资源(尤其是天然气)开发和利用的日益重视,该领域对外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从而吸引众多外资公司竞相进入,其中国际知名公司壳牌、道达尔、雪佛龙等已经有较大投资,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0年,跨国石油集团意大利阿吉普公司在青海设立代办处,开始履行当年5月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的在柴达木盆地中部进行天然气风险勘探协议。

据该项目中方秘书长韩成介绍,阿吉普公司拟投资800万美元,在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显示良好的涩北区块进行风险勘探,获得发现后,将以参股等方式与中方合作开发这一地区油气资源。

柴达木盆地素有中国“聚宝盆”之称,中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此前已在盆地不到三分之一的区域内探明油气田23个,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28亿吨,探明天然气储量1 500亿立方米。韩成说,地质资料显示,这一区块第三系地层深层天然气资源潜力大,具有较好勘探前景,但地质情况复杂,勘探难度大。青海油田分公司由于技术和资金方面的问题,过去对这一层系的勘探程度很低。

2006年,壳牌公司联手中石油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开发的长北天然气项目成功投产。长北天然气项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中外合作陆上勘探开发项目,由壳牌任作业者,并在20年内拥有该气田天然气产量的50%。

2006年3月,法国道达尔公司与中石油在2002年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南区块的天然气储量进行联合研究的基础上,签署了《苏里格南区块天然气开发和生产合同》以及《天然气买卖合同谅解备忘录》,标志着道达尔在华投资从下游零售业务正式延伸到上游勘探领域。苏里格气田天然气资源丰富,探明储量总计达6026亿立方米,仅该合作区块就达1000多亿立方米。

2007年8月,雪佛龙公司成功竞得了中石油在四川省罗家寨、铁山坡,渡口河三个高含硫气田项目的开采权;当年12月,又与中石油签署了为期30年的川东北天然气开发生产区块合同。此外,日本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也于2006年1月进入中国四川天然气业务,以400万美元购得皇朝能源有限公司在四川梓潼区块油气勘探开发项目10%的股份,并将继续增持该项目股份至20%。美国伯灵顿资源公司于2004年3月与中石油签订合同,共同合作开发川中区块的八角场气田。

2008年初,加拿大能源巨头艾芬豪能源有限公司(简称艾芬豪)对外宣布,将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皇朝能源有限公司继续推进在四川梓潼地区的天然气勘探和开发项目。艾芬豪还透露,该项目另一经营权益人日本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也表明了继续投资的兴趣。

据记者了解,艾芬豪是最早进入四川天然气上游业务的外资能源企业之一。此前,国际能源巨头道达尔,壳牌等也在和相关方面接触,准备大规模投资开发四川的天然气。

据国内权威部门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外资公司在中国资源开发领域的投资重点除了近海油气勘探外,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仍将保持升温态势。

猜你喜欢

金矿矿业勘探
气球上的五星期(九) 光束与金矿
矿业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中国为何频频发现大油田
潜艇的由来
煤田地质勘探的布置系统
蒙面偷袭
上帝给你比例尺
南桐矿业杯 国庆60周年国企风采摄影大赛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