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少儿电视新闻的传播视角

2009-11-17宋德桐王丹丹

活力 2009年13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电视新闻孩子

宋德桐 王丹丹

1995 年 10 月 1 日,上海有线电视台创办了新闻节目《“小小”看新闻》,是我国第一个以少年儿童为收视对象的电视新闻节目,节目问世不久就受到舆论界的关注和支持,宣传部领导主张有远见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把新闻触角伸向儿童世界。虽然我国少儿新闻节目起步晚,发展较为缓慢,但目前已经有中央台少儿频道《新闻袋袋裤》、中国教育电视台《少儿新闻》、上海东方电视台《东视少儿新闻》、南京台《南京少儿新闻联播》、四川电视台《亮眼睛》、武汉电视台《武汉少儿新闻》等一系列具有一定开拓性和影响力的节目。 少儿电视新闻逐步成为少儿频道的一个标志性栏目。那么,少儿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和资讯,又应该选择怎样的方式来表现……这些成为少儿电视频道健康发展所必须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特点

少儿电视新闻,是借助电视传播的视听符号,以少儿为本位,以他们能够并乐于接受的表现形式,对少儿关心的事实进行及时的报道。也就是说,少儿电视新闻除具有新闻的一般特性外,还必须考虑少儿的特点。

1.内容上,说孩子们的新闻。少儿电视新闻选题应满足少儿需求。其一,它必须具有新闻性,即少儿新闻必须关注孩子们感兴趣的“新近发生的事实”;其二,它所传播的新闻还必须符合“孩子们的心理诉求”,即它必须以孩子的眼光来判断哪些是新闻,它在题材选取上必须立足于少年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提供与他们年龄段相适应的,与他们的成长经历相关联的新闻资讯,满足懵懂的儿童对外部世界好奇、求知的心理需要。校园动态、小朋友组织的各项活动、科普知识、奇闻趣闻、异地风情、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等,都是少儿电视新闻的重要题材。这些消息与孩子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归属感强、趣味性浓、信息量大,孩子们看这样的新闻不仅觉得亲切有趣,而且可以从中获得知识和启发。

2.形式上:孩子们说的新闻。这主要是指少儿新闻要充分考虑到它的收视对象是少年儿童,应该以少儿能接受的比较活泼的方式将新闻播出去。少儿新闻的主持人都是小孩子,这些小主持人以及节目中出现的一些小记者,无疑会增加受众群体的亲切感,他们生动的表情和一些即兴的解说词,增强了节目的贴近性和趣味性。

二、如何以少儿的视角解读新闻

1.少儿电视新闻应突现趣味性、情节性。现在的少年儿童要面对学校和家长的各种学习的压力,不得不每天忙于学习,心理上是超负荷的。上海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少年儿童看电视的需求排序是:娱乐、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其中娱乐需求所占比例最大,为76.8%。因此,少儿电视新闻在内容选择和组织上应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以少儿的视角选择新闻,用少儿的言语组织新闻,让孩子在轻松、熟悉的环境下接受信息。另外,可以将新闻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生动的情节,体现新闻的内涵。对于一些已经发生,无法实拍到的新闻,我们可以适当地采用情景再现的方式,展现新闻的原始面貌,寓教于乐,寓教于生动活泼的故事情节上。喜欢听故事是人类固有的心理接受范式,对于少儿来说更是如此。

2.拓宽报道领域,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认知。在少儿电视新闻报道中,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少儿不关心国际国内重大事件。调查表明,其实相当多的少年儿童是比较关心这些时事新闻的,但这类新闻在少儿电视新闻中较少涉及,孩子们主要从成人电视新闻中获取他们感兴趣的内容。现有的成人的时事新闻,由于思想深刻、背景复杂、书面语言多,孩子们很难理解。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将重大时事事件转换成孩子能理解的事情,用孩子的口气讲述出来,并把事件的背景简单介绍清楚,这样的新闻孩子是非常乐于接受的。少儿新闻的内涵应是“适合少儿接收的新闻”,而不仅仅是“少儿的新闻”。只是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新闻的播出形式,具体的语言表达,要选择能为孩子理解的画面,过于冲突、血腥和刺激的场景应尽量避免。另外, 少儿电视新闻的受众一般锁定为6~16岁的少年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知识面还不宽,理解能力也不是很强,因此在少儿电视新闻报道中要注意增加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让孩子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和其中的缘由。并且在语句上尽量避免使用书面语言和专业术语,要站在少儿的认知层面上,用孩子们能理解的简单语言构建新闻内容。

3.鼓励儿童言论,培养孩子的参与意识。在大众传媒中,儿童大多都是“沉默的被关怀者”。他们几乎没有自己的声音,这种现象同样体现在少儿电视新闻节目中。在录制节目时,很多情况下,他们只是成人声音的传声筒。事实上,在现在的信息社会里,孩子们接收信息的范围及能力常常是超出我们想象的,他们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甚至是一些重大的社会新闻都会有自己的看法,而这种看法对孩子们来说是最真实的,也是最具魅力的,可惜的是,他们的声音却常常被我们忽视。

4.多种视听手段综合运用。在少儿电视新闻的制作中,应注意运用多种视听手段满足孩子们的新闻需求,多种视听手段的运用可以极大地激发孩子们收看新闻的兴趣。好的内容也必须有好的形式与之相符,在很多情况下,形式就是内容。

电视画面色彩应鲜艳富于变化。实验表明,色彩丰富的画面要比单一色彩的画面对少儿有更强的吸引力,也就是说,色彩丰富的电视画面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同样,美妙新颖的构图、运动变化的画面也是孩子们乐于接受的。因此,少儿电视新闻,画面要明亮,色彩要鲜艳,更重要的是要使画面动起来。比如,拍摄过程中尽量寻找主体在运动时的状态,或利用摄像机的特点,适当地多拍些推、拉、摇、跟等运动镜头。成人拍摄少儿电视新闻时还要注意拍摄角度,应蹲下身来,以孩子的视角拍摄,对孩子来讲,这样的视角平等、自然,更容易被接受和认同。

在少儿电视新闻中,解说词一定要符合少儿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不能用小孩的口气讲大人的话。这就需要记者熟知少儿心理,用少儿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写作的解说词要语言简练,句式简短,结构简单,用词浅显易懂,尽可能做到形象化、趣味化。同时,少儿新闻不应忽视对音乐和音响的运用,恰当的音乐可以烘托气氛、刺激观看。

少儿新闻的画面编辑也应灵活多变,由于儿童的思维比较活跃,兴奋点维持的时间较短,所以少儿电视新闻在剪辑节奏上总体来讲应该明快、流畅,不可拖泥带水。根据少儿好奇心强,喜欢新奇的心理特点,还可根据新闻内容,用快放或慢进的方式剪辑画面,用平时不常见的视觉符号引起孩子的注意和兴趣,当然这种形式要运用恰当,不可滥用。对于那些用语言描述难于理解,又没有真实的场景进行拍摄的内容,还可以制作成动漫的形式予以表现。

以少儿为本位,尊重少儿的认知方式和接受方式,尊重少儿的想象力和内心情感,消除成人在少儿节目中的话语霸权,实现创作主体和收视主体之间的零距离,让孩子更好地享受电视新闻节目,是少儿电视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编辑/刘佳)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电视新闻孩子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地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品牌化路径探究
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运用与艺术性研究
5G时代电视新闻节目融合传播的创新路径研究
新闻主持人采编播一体化研究
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