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痛风石的危害不可低估

2009-11-16吴国隆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09年10期
关键词:痛风性皮下血尿酸

吴国隆

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基础上,尿酸盐在关节腔内及周围组织沉积不断增多,引起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并有痛风石形成。痛风石与痛风结节可以通用,而肾痛风石,又称为痛风结节,只是习惯上的不同而已。同时由于关节炎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反复发作而进入慢性期,引起骨质侵蚀缺损(关节结构改变)及周围组织纤维化,导致关节僵硬畸形和活动障碍。在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病变发展中,痛风石起着关键的作用。正是由于痛风石的沉积及刺激作用,使关节结构遭到破坏,并逐渐丧失功能,其危害不可低估。

病程较久,特别是超过10年的痛风患者,如果血尿酸长期升高得不到有效控制,特别是经常有痛风急性发作者,则可在关节周围、软骨、肌腱及软组织或耳廓等处皮下,出现淡黄色或白色的、大小不一的隆起赘生物(疙瘩),质地偏硬,状似圆形石子,故称痛风石。

痛风石是由于尿酸盐溶解度较低,容易析出结晶沉着于皮下而形成的。对人体来说,它是一种异物,能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久而久之,可引起结缔组织增生,软组织破坏,最后导致皮肤膨胀、高低不平,关节畸形、活动受限。血尿酸高于540微摩尔/升,或误治10年以上者,约半数患者会发生痛风石。

痛风石最好发的部位,也就是痛风发作最常累及的部位。体表痛风石主要发生在足趾各关节、足背、踝关节、手指各关节、手背、腕关节、膝关节、肘关节及耳廓等处。尿酸主要从尿液中排出,故内脏痛风石主要好发于泌尿道,如肾脏、输尿管,统称为尿路结石。痛风结石也可见于消化道,如胆囊、胆管等处。目前所知,仅脑组织无痛风石形成。

痛风石的特征,为突出于皮肤表面的皮下结节,呈圆形或类圆形,大者如鸡蛋,小者只有米粒大小;少者一二个,多者十余个不等。最初较柔软,以后逐渐变韧、变硬,随着病情发展和病史延长,痛风石体积逐渐增大,皮肤变薄或损伤破溃,可流出白色尿酸盐结晶。

痛风病史越长、高尿酸血症越严重者,痛风石的数量就越多,体积也往往越大。相反,如果痛风患者能严格控制病情,血尿酸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则出现痛风石的机会就少,而且较小。所以说痛风石的数目及大小是反应痛风病情轻重、病程长短、血尿酸高低的一个直接指标。只有纠正高尿酸血症,才是预防或减少痛风石发生与发展的根本措施。

对于首次发生的较小痛风石,如给予积极的治疗,维持血尿酸在正常水平一段时间后(一般1个月左右),可能完全消退。不经过治疗,痛风石不会自然消失。如果痛风石时间较长(>2个月),多为不可逆性,消退的可能性很小,而且随着疾病的发展,痛风石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只好采用手术切除。

若痛风石向关节腔内发展,久而久之,关节及骨将被广泛破坏而发生畸形,明显影响关节功能。若痛风石不断增大,覆盖在痛风石上的皮肤就不断绷紧而变得发亮、菲薄,一旦有外力摩擦,便容易发生溃烂。此时无数细针状、石膏样的结晶物质,就会从破溃的洞里暴露出来。由于痛风石破溃后往往不易愈合,尤其是位于足部的痛风石,因血液供应差及长期磨损,愈合更慢,可能导致活动障碍,甚至长期卧床,严重时需要截肢治疗。由于痛风石上述两种发展趋势,常常导致外界与关节腔、骨的直接相通,从而导致骨髓炎,严重时还可能引起败血症或脓毒血症而导致死亡。 〖编辑:迟昊〗

猜你喜欢

痛风性皮下血尿酸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膝关节镜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
治痛风不能“见好就收”
治痛风不能“见好就收”
X线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复方樟柳碱两种注射方法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比较
腹部切口皮下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彝药“我思”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经皮下连续环形缝扎术在下肢浅静脉曲张中的临床应用
痛风治疗血尿酸需持续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