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删去可有可无的“了”字

2009-11-10刘崇善

小火炬·阅读作文 2009年10期
关键词:吕叔湘助词炉膛

刘崇善

每篇作文都是由字、句、段组成的,而好的作文应该照鲁迅先生说的那样,“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孚、句、段删去”。这里暂且不说如何删去多余的句和段,也许这对小学生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就让我们在“了”字上下一番工夫,尽量删去可有可无的“了”字吧!

小学生作文中的“了”字实在太多。“了”是助词,常常附在动词的后边,分别表示动作或行为的持续、完成和过去。可这并不表示凡在动词的后边都要加上“了”字,许多作文的芜杂、累赘往往是由此产生的。

我曾读过一篇吕叔湘先生评改作文《我为集体做了一件好事》的文章,他指出这篇作文中的一段话(57字):“我开始生火。我先在炉膛里放了一块炭,接着在炭上放了两块煤,盖上了火盖,最后在炉膛下塞了一些废纸,然后拿起了火柴盒,抽出了一根火柴。”其中的5个“了”字可以删去。其实,这篇文章其余的145字中,又用了11个“了”字,也还有不少“了”字是可以删去的。

删去可有可无的“了”字,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只是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最近,我听到一则笑话。据说一位老师对学生说:“你用的‘了太多了,以后不要再用这么多‘了了,如果再用这么多‘了,我就要打你了。”瞧,这位老师也喜欢用“了”字啊。

删去可有可无的“了”字,可以使作文的语言文字更加精练,更加生动。让我们从现在就开始做吧!

猜你喜欢

吕叔湘助词炉膛
吕叔湘向弟子请教
教育是农业——吕叔湘先生说的比喻
韩国语助词的连续构成与复合助词的区分
二维炉膛气液两相对冲流动数值模拟
层燃型垃圾焚烧锅炉的炉膛与炉膛温度简析
船用燃油辅锅炉炉膛爆燃分析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求真能贱,龙虫并雕
——吕叔湘中学的成长图景
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
日韩汉语学习者助词“的”泛用偏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