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马金戈人生路一名坦克老兵的精彩人生(九)

2009-11-10傅福禄

坦克装甲车辆·新军事 2009年10期
关键词:登陆舰风浪火炮

傅福禄

乘风破浪攻时艰

1969年10月,我随试验小组在大连营城子进行了坦克海上射击试验,参加试验的有坦克厂方科技人员、大连警备师、坦克机械化师、海军有关同志等。在试验过程中,大家团结一致,克服各种困难,在海上乘风破浪,圆满完成了各种射击试验任务。被试车辆包括256厂的63式水陆坦克、674厂的62式轻型坦克等,都是设计定型后又进行改进的车辆,重新安装了火炮稳定器。通过这次试验,试验人员力图探索改进后的63式水陆坦克在海上进行射击的性能、62式轻型坦克对海上目标的射击能力,并通过跟踪摄影的方法拍摄记录两种坦克在海上与在陆上稳定器的稳定精度差异。坦克在行进间稳定精度的拍摄工作由专人负责,虽然用绳子捆在车上,但是行进中的坦克不停地颠簸摇摆,海水随时打在试验人员身上,非常辛苦和危险。

10月21日上午,63式水陆坦克在海上进行了“半浮状态”对1000米处坦克靶的射击试验。首先试射两发,然后打了两组(10发)。因为夜瞄装置的四边杆机构有锈蚀现象,高低机操纵起来显得很重。10月22日上午,在5~6级大风的情况下,又进行了“半浮状态”的射击试验。共打靶3组,其中第二组打得较好,没有脱靶现象。据炮手反应,因为有风浪,车辆在“半浮状态”瞄准镜的大指标就开始不规则地摆动,有时接近画半圆形。下午,在6级风浪条件下进行深海区试航,当深入深海30米左右时,坦克在海上就开始处于“随风逐浪”的漂浮状犬态,坦克加大油门,有时穿浪前进(浪从车上穿流而过),当坦克处于浪的底郜时,岸上的人们短时间内就看不见坦克了。据车上人员反映,这时向外观察比较困难,火炮稳定器由俯角打仰角时有时失灵。突然,坦克前端的防浪板被海浪打断了,再继续航行坦克开始出现“扎头”现象,于是赶快登岸。上岸后检查,发现坦克水上排气阀有些开裂。为了保证海上试验的安全,原计划请海军的073登陆艇予以协助,并准备从艇上暂借一个救生圈给摄影师使用。但是因为该艇还停在造船厂内进行出厂前的交接和检查,还有很多摸底试航性的工作要做,因此,未能及时赶到,为坦克的海上试验增加了新的难度。

10月24日,进行了坦克夜瞄射击试验。夜间无风,炮手在海上可以看到海上650~800米处的立靶目标。这次试验因为在炮塔顶部的排气风扇出口处安装了“铁帽子”,坦克的炮塔顶部就没有进水,试验人员的衣服都未被海水打湿。

接下来的两天,又进行了坦克在“半浮状态”和“全浮状态”的射击试验。进行“全浮状态”射击试验时,发现在3~4级风浪条件下,发动机的转速高于1300转/分、升起防浪板时,炮管就压在了防浪板上,因而保证不了火炮的射击俯角,直接影响了火炮的瞄准与射击。同时发现,当发动机的转速高于1300转/分时,坦克前部的浪花太大太多,而影响观察。防浪板损坏后,观察坦克在海上的航行姿态,发现坦克有“扎头”现象,因此,没有防浪板坦克不能在海上正常航行。

在试验的总结会上,试炮员结合自身的体会认为,水陆坦克如果不安装稳定器,只靠用手来摇动方向机和高低机,很难在海上捕捉目标并进行准确地瞄准射击。而且,来自不同方向的风浪,对坦克在海上瞄准射击有着不同的影响:逆浪、侧浪、顺浪航行射击时,以逆浪最为恶劣,侧浪次之,顺浪最为理想。经试验大家认为,63式水陆坦克能在我国内陆江河与沿海地区进行作战使用,特别是其改进型安装火炮稳定器以后,明显提高了其在海上和陆上的作战能力。62式轻型坦克安装火炮稳定器之后,也明显提高了其火炮对陆上和海上目标的作战能力。这两种车型在我国江南水网地区都有较好的适应性,装备南方部队后,会进一步提高部队的作战能力。

通过海上试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63式水陆坦克火炮的最大仰角为22度,而夜瞄装置的最大仰角仅为20度,不协调。由于水陆坦克在水上处于漂浮状态,风浪是影响坦克瞄准射击的最大因素,风浪不仅能使坦克位移,而且其方向也在不断地变化,因此,使在海上全浮状态的“原地”和“短停间”的射击无法进行。但坦克在行进间火炮可以向任何方向射击,不过车速过快时,车首升起的防浪板,却不能完全保证火炮的最大俯角,直接影响了火炮的瞄准与射击。坦克在海上射击时,较大的波浪能使火炮少量进水,使火炮的膛压升高而使炮弹的初速下降,因此,海上射击时应避免火炮进水,一旦少量进水后炮手射击时应当进行适当的修正。有关零部件的使用可靠性也应当提高,特别应当加强防浪板的强度,如在远海区防浪板折断后,将给坦克在海上作战使用带来很大影响。

另外,坦克在沿海地带使用,由于空气潮湿和盐雾的腐蚀作用,使车辆的脱漆部分特别容易生锈,电气设备、通信工具和光学仪器也很容易进水、发霉、锈蚀而影响工作。车辆的行动部分直接暴露在外,车辆在沿海盐雾地带工作和露天放置以后,外部的紧固件如行动部分各轮轴盖的固定螺栓、履带销卡环、加油口螺塞会锈蚀而拧动困难,车内各操纵装置和活动关节处进水后也会产生锈蚀现象。海水中含有大量盐的成分,对坦克各机件的腐蚀作用很大,因此,如果坦克接触了海水,回场后应立即用淡水进行彻底清洗。因此,需尽量在水陆坦克上适当采用一些抗盐雾、抗海水的耐腐蚀性材料,以防坦克在沿海地区工作时的腐蚀现象,提高坦克上各部机件工作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坦克上下登陆舰(艇)

1969年冬,在旅大市进行了坦克上下登陆舰(艇)的试验工作。参加试验的单位包括海军的北海舰队、旅顺海军基地、大连红旗造船厂、七院八所、沈阳装甲兵坦克三师、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院。我从头至尾参加了这次海陆兄弟军兵种联合组织的试验工作。

这次试验旨在通过坦克上、下登陆舰,并对其进行海上抗风浪试验,为改进的国产073登陆舰运送坦克提供试验数据。当时的国产073登陆舰长69米,高24米,排水量为660吨(空载,全载927吨),装载量为150吨(相当于中型登陆舰)。舰上配备双37和双27炮各两门。参加上下登陆艇的坦克包括63式水陆坦克1台,59式中型坦克2台,苏式T-34中型坦克2台。

1969年12月5日,在码头上用海上浮吊,按规定摆放顺序把5台坦克吊入登陆舰内,然后在底舱内再将坦克开到指定的位置。63式水陆坦克排在最前边,以便试验时首先下舰,中间为2台59式坦克,最后为两台T-34坦克。然后,利用舰上的固定设备进行固定。除坦克熄火后挂上I档并用制动器将坦克制动外,还利用舰上的可调整式固定锚链进行固定,每车用两条锚链,分别连接在坦克的前牵引钩上,然后再将锚

链呈交叉状连接固定在登陆舰舱壁的挂钩上,并调整到适当的拉紧度。最后密封车辆,再盖好蓬布,以利防水。然后,除留下在舱内值班的人员外,其他坦克乘员则可到舰上专供他们休息的床位上去休息。从浮吊第一辆坦克开始,至5辆坦克全部吊入登陆舰舱内并固定完毕,共用了3个小时,其中包括简单的协商和短暂的准备等工作。为了控制好坦克落舱时的方向,起吊前都首先用轻便的长绳子分别拴住坦克的前、后端(或火炮身管),用人拉细绳子以便控制落舱时坦克的方向。

12月6~7日,各车乘员密封车辆,有关人员勘察了登陆滩头阵地,研究落实坦克登陆的战术动作和实施方案。12月8日,073登陆舰起航,航行92海里,在滩头进行试登陆。12月9日,风平浪静。上午9时,登陆舰在距岸500多米处的深水区,63式水陆坦克驶下登陆舰。坦克下吊桥时,履带与桥面呈滚动加滑动状态下舰人海,然后坦克自行登岸。检查坦克内进水情况,发现进水不严重。然后坦克又离岸入海靠近登陆舰,准备倒航上舰,但因海内浪太大,无法对正吊桥的方向,三次上舰未能成功。

如上所述,在深水区对63式水陆坦克进行了上、下登陆舰试验,试验发现:坦克下舰没有问题,但是在深水区由于浪涌太大,车辆和登陆舰都在不停地摇摆,很难对正登陆舰的吊桥,且履带与金属吊桥有明显的打滑现象,水陆坦克在深水倒三次,均未能登上登陆舰。此次试验是利用另外一个小艇,在水陆坦克的前方进行指挥上舰的,这种指挥方法显然不符合实战的要求。本来应当由车长指挥上舰,但因该舰舱门较矮,车长从坦克指挥门伸出头来,容易被舱门碰伤,看来这也是该舰在舱门高度上需要进行改进的地方。最后,63式水陆坦克自行登岸,再从海滩上登上登陆舰。为了防止坦克上吊桥时履带打滑,适当减小了吊桥的坡度并浇铸上一层防滑材料。

上午11时,是海面的高潮期,073舰登陆,放下吊桥,此时滩头坡度为7度,吊桥的末端可直接支撑在滩头之上,舰上的59式坦克和T-34坦克下吊桥后不用涉水即可直接上滩登陆。上岸后坦克迅速疏散隐蔽在100米左右的规定位置,4台坦克从下桥、上滩至疏散完毕的时间为15分钟,各车之间的疏散间隔为30米左右。坦克通过后,履带痕迹的下陷量约为150~200毫米。中午12时30分,按照T-34、59式、63式水陆坦克的顺序又开始上舰,从第一辆坦克开始行动算起,到5辆坦克全部上舰固定完毕共用30分钟。

在战时,根据作战需要,在有制空权的条件下,采用海上浮吊将坦克吊上登陆舰(艇)是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它的主要优点是吊装速度快,作业时间短,避免了坦克在海滩上登陆舰时潮夕的影响,便于舰艇尽快实施机动。通过这次海、陆两军的联合军事演练,初步探索了两军的配合协同方法和步骤,试验人员了解了有关舰(艇)的性能后,对舰艇的改进提出意见,为今后海、陆军种的联合协同作战提供了参考。

试验总结认为,坦克上、下登陆舰以前,必需提前与海军协调,明确动用登陆舰、坦克等军用车辆的型号、数量、进行的项目、协同指挥信号、日期和作业地点等大致内容,并了解天气预报,避开每月农历初一与十五的大潮上下舰登陆。坦克上、下登陆舰时海滩作业地点的选择,最好选择海滩土质较硬、坡度在10~15度以内的地点,以便于登陆艇直接登岸,达到坦克上、下登陆艇时少涉水或不涉水的目的。如果不具备上述海滩条件,也应保证在上、下登陆艇时海水的深度不超过坦克的涉水性能,且不应有太大的海浪。登陆舰(艇)的装载量,应与坦克等兵种的编制相适应,能保证装载一个建制单位的装备或人员,以保证战斗时的顺利指挥。

其他的海上试验

坦克上、下登陆舰(艇)演练结束后,海军与造船厂又专门组织了073舰的抗风浪试验,我作为装甲兵参试人员的代表,有幸参加了这次在海上的抗风浪试验。试验航行的路线是由辽宁的旅顺出发至山东的烟台(往返)。我们在海上七级风浪条件下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试验。海风呼啸,涛大浪高,登陆舰起起伏伏,不停地颠簸,阵阵海浪不停地向舰身扑来,舰身吱吱作响,食堂内的桌椅全部被晃倒了,舰上的海军官兵1/3人员都出现了晕船和呕吐现象。让人深刻地体会到,当一名海军战士,真不容易!为什么登陆舰(艇)的颠簸晃动如此剧烈?这是因为,登陆舰(艇)必须具备登陆的性能,为进行登陆舰艇必须吃水很浅,24米高的登陆舰,前部的吃水深度仅为1.13米,尾部吃水深度也仅为2.13米。所以,几乎可以说,登陆舰(艇)是“浮”在水面上的舰艇,在海上遇有较大的风浪时必然晃动颠簸得厉害!

我国海滩地貌多样,对坦克的使用也带来一定影响。为此,还进行了坦克的海滩行驶试验。坦克在海滩地带总的行驶特点是附着系数小,而滚动阻力系数大,所以坦克的通行能力降低。在实际训练中,一般选择长有植物的地段和较硬的地段行驶,以便提高坦克的附着力和减小行驶阻力。增档时一般利用下坡和选择阻力较小的地段进行。行驶中,避免在软沙地、坡上或凹坑位置停车,以防坦克下陷过深,造成起车困难而陷车,或从坡上滑下来而发生危险。潮汐对坦克在海滩地区试验与训练的影响很大,部队指挥员和坦克试验人员,都通晓潮夕的知识并知悉该地区涨潮、落潮的具体时间,以确定坦克在试验地区每天进行训练或试验的时间。

猜你喜欢

登陆舰风浪火炮
我经过的最大风浪
不怕风浪的小船
East Side Story
心的方向
乌拉尔车辆厂将建立一条自动化生产线
中国海军“井冈山”号船坞登陆舰进行抢滩登陆训练
冒着炮火拍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