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赛前竞技状态的调控

2009-11-04邹建成

关键词:强度专项阶段

邹建成

摘要:形成和调节竞技状态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训练计划安排得不合适,不仅会造成极度紧张和疲劳,而是对最佳竞技状态也不利。

关健词:运动员竞技状态赛前训练

0 引言

要想在比赛中最大限度地出好成绩,这就必须在赛前的训练中调整出一个最好的竞技状态,而这个竞技状态的出现必须有一份周密的训练计划才能实施。而形成最佳竞技状态的基础在于尽可能地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和技能,也就是提高其最大的工作潜力和承担最大极限负荷的能力。不仅如此,机体也必须能够在训练和比赛结束后尽快地恢复。恢复越快,越容易使运动员的机体潜力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众所周知,短跑是速度性项目,它不但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短跑技术,同时还要求运动员具有很好的速度,速度耐力和专项能力。

1 赛前竞技状态的调控

当今竞技体育训练的总趋势是由大负荷向大强度转化,出现了三个特点:一快,即训练节奏快;二多,即训练天数和训练次数多;三大,即训练强度大、密度大、专项训练的比重幅度大。高质量训练的比重约占总量的50%左右,由过去的大周期训练改为小周期训练。由于体校训练受寒暑假的影响,小周期的训练更适合体校的训练特点。因此,我们把赛前十周的训练定为竞技状态的调控周期,在这十周的训练中,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

目的:①使运动员身心处于良好状态,通过改变训练环境和换项训练实现。②变更训练手段,使其由平衡到不平衡,提高训练难度。

任务:①为下阶段的训练作准备,练就必要的素质以适应下阶段的要求。②提高身体健康水平,使前一循环训练和比赛积累的疲劳得到恢复。

这阶段以身体训练为主,要求多做跑的专项练习,如小步跑、高枱腿跑和后蹬跑。杠铃负重半蹲、半蹲跳、跨步跳以及柔韧性、协调性练习等。这些练习的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负荷量不宜过重。以适度为宜,关键要看效果。

第二阶段:(提高)

目的:提高支撑器官能力,改善心脏供氧状况。

任务:发展有氧与无氧的能力。

这个阶段的跑量逐步增加,循序渐进,有一定的强度要求。同时强调跑的技术要自然、放松、省力、重心要高。

第三阶段(强化)

目的:把握竞技状态出现的时机。

任务:提高训练质量和训练水平。

这个阶段要求强化训练,力求有所突破:

①训练量有所下降,一般维持在上阶段的四分之三左右,以求保证训练质量。

②这个阶段的训练对运动员来说是很关键的,训练中要根据她们的个人情况,严格执行训练内容的量、强度、密度。专项距离的训练,必须用百分之百的强度去完成。这种要求的训练,一周有一次就很可观了。绝对速度的训练每周大约安排二次左右,强度也要求百分之百地完成。在这阶段的训练中,有时也根据运动员本人的实际情况及比赛需要,隔24小时安排一次大强度的专项训练(这种训练能在科研人员的配合下,依据运动员本人的生理指标来确定间隔多少时间安排一次大强度的专项训练则更为实际)。用极限强度或超极限强度的训练,多数人做不到,但提高和培养竞技能力又必须这样做。实践证明:离这个要求越近的人,就越有可能取得好的成绩。这时谁的训练有突破,谁就有可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③强度训练要逐步增加。300M+200M+100M×1/2,每距离间歇约在3分钟(慢走100M),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而且与比赛的心理相接近,起到了心理训练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这样的训练手段来作为运动员训练水平和竞技能力的评定依据。如果运动员在间歇跑的过程中,强度越跑越快,说明她的能力在增加。总而言之,这一阶段的训练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才能以良好的竞技状态投入比赛。

④把握竞技状态出现的时机是这个阶段训练的关键。过早地出现竞技状态的高峰,离比赛日期甚远,容易贻误战机,竞技状态高峰出现过迟也会导致战机的贻误。这是训练画龙点睛的艺术,是一个较难处理得好的问题。我们往往经过这样情况,赛前训练状况不错,可惜到比赛时却未能表现出来。另一种是赛前看起来状况不理想或训练情况一般,但在比赛中发挥得很突出。从这两个相反的结果来看,说明赛前的训练是很复杂的。其中有运动员健康状况和心理、意志、决心、情绪等,也就是教练员对训练中各种信息有正确的判断分析处理,才可能得到好的效果。

⑤要使运动员身体于健康情况下,在比赛前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得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注意训练后的恢复措施及手段的应用,这是这阶段训练中重点重要的环节。由于大强度的训练,使体内很多能源物质损失,一时补充不上来而使能量供需处于不平衡状态,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由于紧张的训练使肌体的疲劳和神经系统的疲劳堆积,很容易产生伤病,迫使训练中断,教练员来不得半点疏忽。由于条件所限,目前我们还没有更多、更好的生理指标可利用,还停在感性和经验的阶段上。

第四阶段(临赛调整)

目的:把竞技状态调整到最佳状态。

任务:使肌肉得到超量恢复。

这个阶段要求适当维持训练,使神经、心理得到充分放松、协调、平衡。①调整神经系统和各部位肌肉,使其得到较充分的放松、协调,使肌肉富有弹性,以便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训练水平。②使前段经过强化训练后积累的疲劳得到恢复。③这时的训练是养精蓄税的训练。是形成竞技状态的训练,各训练手段的采用,都要恰如其分,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任何一种过大或过小的训练负荷都有可能导致比赛的失利。

2 小结

2.1 最佳竞技状态不可能很快达到,而是需要经过艰苦的较长时间的训练和必要的比赛才能实现。

2.2 最佳的训练效果,莫过于通过较大的训练负荷来实现,在进行强化训练时,又需力求有所突破。这种训练,突破与否,直接关系到训练水平的提高或降低。

2.3 要合理地安排赛前训练和比赛。运动员参加一定级别的比赛并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创造一定水平的运动成绩和取胜,以提高参加对重大比赛的信心和欲望。

猜你喜欢

强度专项阶段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计算电场强度常用的几种方法
电场强度叠加问题的求解
电场强度单个表达的比较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求电场强度的新方法お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