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

2009-11-04戚登林

关键词:分工协作岗位

戚登林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近阶段国民经济成分中最活跃的成分,在大部分地区甚至是当地经济成分的主流。这次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冲击。我国的中小企业如何才能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内部管理,渡过”严冬”?本人认为必须要遵循如下基本原则:一个中心,两项原则,三个步骤。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小企业内部管理

0引言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冲击。在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会年上,来自各国的政要、学者、知名企业家共同“把脉”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并为面临严峻压力的中小企业提出成长策略。

中“、企业是我国近阶段国民经济成分中最活跃的成分,在大部分地区甚至是当地经济成分的主流。在我国,中小企业吸纳了75%左右的城镇人口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率超过50%,创新环节中有65%的专利、80%的产品开发来自中小企业。然而,综观中小企业总体现状,有好多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主要表现在:发展速度过快,形式粗放,发展规模过剩无序,企业的平均寿命不长。大多人认为这是中小企业本身的品牌力难以与强势品牌抗衡所致,但是,经过调查分析表明,中小企业内部管理薄弱,缺乏企业精神支撑是其症结所在。

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最具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被期待成为抵御危机的中流砥柱。金融危机使企业更重于练好内功,加强内部管理,也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兼并收购,使行业结构进一步改善,有利于比较优秀的中小企业脱颖而出。

那么,我国的中小企业在本身就比较弱势的情况下,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苦练内功,加强内部管理,渡过“严冬”呢?结合本人中小企业管理的经验,认为中小企业要做好内部管理必须要遵循如下基本原则:一个中心,两项原则,三个步骤。

1一个中心

一个中心是:以”分工协作”为中心.

在企业里每一个岗位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岗位职责是对岗位的工作要求,而不是对人的要求,这就是岗位分To分工是以岗位为基础的。所以管理是对岗位的管理,而不是对人的管理。管理程序是:工作分析一定岗——定编一定员。是以事定人,而不是应人设岗。当然,岗位和人员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可以一岗多人,也可以一人多岗,规定岗位和人员之间关系的就是编制。企业现有的工作岗位需要多少人来完成,这就是定编。

在企业里每一个部门都有自己的部门职责,部门职责是对部门工作内容的界定,这就是部门分工,把一些工作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工作岗位归口到一个部门里,形成一个管理单元,这就是部门化。

在企业内部有许多独立运作的实体单位,都有自己的战略发展目标,这些实体单位可以是独立法人单位,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也可以是企业运营的项目部,实体独立核算,目标考核,但不是自负盈亏。这就是项目分工或战略分T o

分工体现了以上三个层面的分工:岗位分工、部门分工、战略分工,实质上最本质意义上的分工是指岗位分工,它是一切分工的基础。也是协作的基础。每个岗位、每个部门、每个实体单位之间是用线条联系在一起的,这个线条,或叫做网络,就是协作。岗位和岗位之间、部门和部门之间、单位和单位之间联系的线条,叫做流程线;单位和部门之间、部门和岗位之间联系的线条,叫做指挥线或命令线。这样,通过这些协作的线条把条块分割的单元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组织、这个企业才有生命力。

岗位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协作;部门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各实体单位之间同样是有分工、有协作。这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

在这里还需要强调两点:

1.1分工时注意“既无重叠,又无空白”的原则。有重叠,说明分工不明确,造成的结果一种可能是没人管,大家都管的事往往是没人管,大家相互推诿,互相扯皮,最终谁都不承担责任。还有一种可能是多头领导,下属无所适从,指挥的时候大家都指挥,承担责任的时候大家都不承担。有空白,说明岗位设置不全,空白地带,就是管理真空地带,就是“三不管”地带。

1 12协作时注意协作线的流畅。上对下,坚持一个上级的原则,可以越级检查,但不能越级指挥,越级指挥就违背了一个上级的原则。下对上,可以越级申诉,但不能越级汇报。下属受到上级的不公正处理时可向上级的上级提出申诉,但在工作汇报时,一定要坚持逐级汇报的原则。

2两项原则

一个原则是让员工知道干什么?

一个原则是让员工知道干完工作能得到什么?

2.1第一条原则指的是工作职责、岗位描述、工作流程,如果一个员工到岗一个星期还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怎么干,说明企业的岗位设计是失败的,这绝对不是工作能力问题。岗位设计工作的要求应该把每个岗位干什么、怎么干描述得非常清楚,不能让员工上岗后再摸索,再了解。

2.2第二条原则指的是薪酬设计、工作考核、员工激励。如果一个员工感到在企业里多干少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说明企业的薪酬考核系统是失败的。在这里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员工需求、个人发展和企业愿景的结合;员工分级、分类,确定企业应最先满足哪一部分员工的需求;收入公平理论i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同工同酬还是同级别的岗位之间应有收入差距等等,但是最基本的一条就是期望理论:让员工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收入构成,知道干得好可以得到多少,干得不好会得到多少,这是最起码的。

3三个步骤

三个步骤是:示形之术,激流之计,两面手法。

如果我们把一个企业看作是一条河的话,那么企业员工就是河中之水。如何让水流到目的地,这就是管理手法问题。借鉴大禹治水的经验,作为一个企业,如何“疏导”员工向着企业既定的目标发展,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有三个步骤:

3.1示形之术筑堤不如挖渠,把渠挖好了,水就自然沿着渠道流过来了,这就是自动化。同样的道理,人力自动化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如何让员工都能够很自动的工作,关键是做好这个”形”,挖好这个“渠”。这个“渠”指的就是岗位设计、管理制度。一个设计良好的组织结构体系可以让员工很自动的工作,这就是内部管理的重要性。

3.2激流之计人力自动化是好事,那么能不能让人力完全自动化?我认为不能,完全自动化那叫放任自流。放任自流有时会流得很慢,有时会偏离目标,所以还需要激流。激流之计指的就是薪酬设计、员工激励。用激流之计保证企业员工都向着企业既定的目标快速前进。在这里,强调的不是方向,而是速度问题。第一步把方向定好了,第二步运用激流之计鼓励员工快速前进。

3.3两面手法“渠”挖好了,激流做好了,员工就能很自动的为企业的发展尽力工作。但这种好的工作状态能否持续发展?能否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我们还需要做一些工作,把这些好的工作状态巩固下来,这些工作我称之为“两面手法”。“两面手法”指的就是企业的奖惩制度,最终形成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指的就是一个企业里默认的、约定俗成的一种工作方式。因此有些小企业说企业没企业文化,这是不对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只是有好有坏。“两面手法”的目的就是使企业形成好的企业文化,从而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分工协作岗位
创新协作的四个阶段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小蜜蜂
粤桂扶贫协作成效显著 天等脱贫号角铿锵嘹亮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方春明在2018年粤桂扶贫协作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摘录)
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述评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
协作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