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者之死》与文学主体写作

2009-11-04马春瑛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9年9期
关键词:读者文本

马春瑛

摘要:罗兰 ·巴尔特《作者之死》强调读者的诞生必须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本文基于文本创造过程,指出作者其实并未死亡,他依然存在于其创作的文本中。

关键词:《作者之死》;文本;读者;文学主体写作

作为当代法国思想界的先锋人物、著名文学理论家和评论家,罗兰·巴特将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引入文学领域,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关于“文本”的分析方法—解构主义。1968年,《The Death of Author(《作者之死》)一文的发表正是他解构主义文论的直接体现。在这篇论文里,巴特首先批判了传统的作者观念:作者创造了作品,作者是作品的源泉,作品是作者的派生物。在这两者的关系中,作者始终处于支配性地位,他决定了作品的意义和存在方式。巴特在阐释读者与文本的关系、在分析文本的意义时,明确宣称“作者死了!”在他看来,一部作品的文本一旦完成,文本中的语言符号就开始起作用,读者通过对文本语言符号的解读,解释、探究并阐明文本的意义。至于作者,他此时已结束使命,没有发言权了,剩下的就是读者如何阐释作品。他在文中写道:“写作是对任何声音、任何起因的破坏。写作,就是使我们的主体在中销声匿迹的中性体、混合体和斜肌,就是使任何身份——从写作的躯体的身体开始——都会在中消失的黑白透视片”。

巴特关于作者已死的这一论断引发了文论界各种争论与思考。对这篇文章观点一直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有褒有贬,说法不一。罗兰 ·巴特发表《作者之死》,标志其由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的转变。这个论断是巴特的解构主义反主体性主张在文学领域的具体化,彻底解构了以作者为中心的文学话语体系。“读者的诞生必须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在文章的最后,巴特用这句话对文章进行了总结。 他指出作者对自己的文本并无决定权。文本是一个孤立、封闭的文体系统,他认为构成文本的语言不是个人性东西,是一种社会制度,个人要表达自己独立的思想,并没有自身可独立运用的个性化语言,只能用社会化共有语言来整理我们的思想,个人在某种程度上是被语言构成的,运用社会性语言写作的作者主体和他创作的文本并非合而为一的,构成文本的语言、符号有其自主性是不受作者控制的,这就是罗兰·巴特宣告作者已在创作文本时死亡。

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暗示只有作者的主宰地位被颠覆,读者才可能获得完全自由。不过由“作者之死”对读者的自由的意义,可以看出这种“自由”潜藏着一种极大的破坏性,极易导致“文本之死”,进而导致整个文本世的崩溃;读者在对文本进行自由肢解后,其存在也受到威胁,这正是解构主义“非中心”化后的矛盾所在。

不可否认,《作者之死》给文艺理论批评界带来了具有颠覆意义的理念,不仅对作者和读者的地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让文艺理论家有了一次重新审视作者、文本、读者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重要着眼点和全新的理论视角。

但是读者对文学文本的解读只是读者在个人的特定动机的支配下,在特定接受心境的影响下展开的,在文学阅读之先,文学文本已经经作者的文学创造而客观存在了。同时读者的过分自由,依据自己的接受理解多重解构、建构文学文本,从根本上否定了作者与现实、作品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读者对作品多义的建构,从根本上否定了作者主观创造驾驭文学作品的可能性,这是不符合文学创造客观实践的。过分的自由极为无自由,“作者之死”也极易导致“文学文本之死。”

这里我们着重于文学文本和作者之间的联系。文学文本如何而来,使文学创造主体的审美创造,作者是文本的主人,而文本只是作者思想的延伸和派生物。既然作者在创作文本时已死亡,那么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文学构思,灵感,写作技巧等诸多文学创作手法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

从文学写作过程开始,文学主体创作作品文本,即不受作者控制,文本以自身的规律发展完成。不否认有的文学作品是和作者的创作初衷不相符的;但这仅仅是一部分而已,有的文学作品是作者按照自己的艺术构思,从“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通过主观努力创造出来的,这里以我国的古典文学为代表,数量极多,这些诗、词、典、散文、古典小说,尤其明清时期章回体小说,极其清晰地显现出作者的自主性和独特的艺术构思。以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炼字”为例,作者通过改变已完成诗句中的某个字,通过比较意义相近的多个字,最终选定一个最适合表现诗歌意境,情感的字,来最终完成诗歌创作。如大家熟知的典故“推敲”即为作者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存在并起最终决定作用的明证。

我们读同一位作者的不同体裁,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总能读出来,感受到相似的意境、情感、体验。这也就是不同作者具有不同的文学创作风格,作者的独特创作气质在不同作品中体现出来,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中国古典文论中有“文如其人”的说法,虽有片面之处,但也在诸多中国古代文人身上得到验证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也受到作者文学风格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罗兰 ·巴特著.赵毅衡译.《作者之死》.(《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2]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 钟晓文.《“作者之死”之后——论自由的读者》.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 3期。

猜你喜欢

读者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读者》光明行动”(33)
“《读者》光明行动”两周年特别公益活动(一)
“《读者》光明行动”(26)
“《读者》光明行动” (25)
“《读者》光明行动”(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