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窖升空

2009-11-04

新民周刊 2009年40期
关键词:热气球泸州白酒

金 姬

随着一个个红灯笼状的大型热气球在大陆及港澳台60个名城胜地的升空,泸州老窖旗下的国窖1573奏响了雄壮的腾飞序曲。这个中国白酒业高端品牌的领导者,可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它负载着中国悠久而典雅的诗酒文化,藉新中国60周年华诞之际,以震撼人心的气势向全世界宣布——国窖1573正全力挺进在全球奢侈品牌之路上。

9月19日傍晚,锣鼓声中,历时一个月的“举杯同庆,辉煌60”国窖1573文化中国行活动,拉开了全国热气球放飞活动的帷幕。第二天下午,上海作为全国首站,6只巨大的国窖热气球在鲁迅公园缓缓升起,引来万众瞩目。在随后的30天里,热气球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60个名城胜地现身起飞,以此方式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华诞献礼。尤其在10月1日国庆当天,热气球在南昌、井冈山、百色、遵义、延安、西柏坡6个革命圣地同时放飞。活动将于10月19日在四川泸州闭幕收官。届时,宋祖英和维塔斯将同台表演,而一个容积6万立方英尺、创世界吉尼斯纪录的超大型热气球也将亮相起飞。

作为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端白酒品牌,国窖1573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广中国的白酒文化。泸州老窖董事长谢明指出,自古诗酒不分家,酒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随着中国文化的复兴,中国的酒文化必将在世界文化中大放异彩。而国窖1573无疑是中国白酒问鼎世界的潜力品牌。正如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曾在“泸州老窖2009·国窖1573封藏大典”上的预测:“国窖1573可以像威士忌、白兰地一样成为世界奢侈品牌。”

华夏酒神文化

要说中国的酒文化可谓源远流长。中国白酒同亚述地区先民创造的啤酒、中东两河流域先民创造的葡萄酒一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酒种之一。

中国古代文化专家柳诒徵先生就说:“古代初无尊卑,由种谷作酒之后,始以饮食之礼而分尊卑也。”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从有酒开始。“百礼之会,非酒不行”,从西周开始,酒就首先用在祭祀礼仪中,几乎“无酒不成礼”。“庶民以为欢,君子以为礼”,我国历代倡导“饮酒有类,酒表有仪,酒杯有艺,上酒有序,开瓶有本,倒酒有方,配菜有别”等饮酒文化。

古往今来,上至王侯将相,下到黎民百姓,很少是为了饮酒而饮酒,即便是形态层面的饮酒,表达的也多是精神层面的主旨。可以说,中国的酒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客从远方来,无酒不足以表达深情厚意;良辰佳节,无酒不足以显示欢快惬意;丧葬忌日,无酒不足以致其哀伤肠断;蹉跎困顿,无酒不足以消除寂寥忧伤;春风得意,无酒不足以抒发豪情得意。皇帝登基、天下太平要喝酒,将军凯旋、举子及第也要喝酒,老百姓打了粮食也要喝酒……酒真正成了人们表达感情,寄托理想,增进友谊,扩大交往,调节生活的不可缺少的精神灵物。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世界文化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到古希腊悲剧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以升华,认为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神精神无所不往,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造的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因为,自由、艺术和美是三位一体的,因自由而艺术,因艺术而产生美。

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第一“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山岳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这种“至人”境界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

翻开中国文学艺术史,就是一部酒神精神舞蹈的历史。汉代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就写过“蜀南有醪兮,香溢四宇,促吾悠思兮,落笔成赋”的佳句。

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书法中,酒神的精灵更是活泼万端。画家中,郑板桥的字画不能轻易得到,于是求者拿狗肉与美酒款待,在郑板桥的醉意中求字画者即可如愿。郑板桥也知道求画者的把戏,但他耐不住美酒狗肉的诱惑,只好写诗自嘲:“看月不妨人去尽,对月只恨酒来迟。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黄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画”。“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

正如复旦大学历史系钱文忠教授所说:“中国的白酒对中国文化来讲,是调节体、催发剂或者是想象力的媒介。如果没有白酒,我们不会有昂扬的诗篇,不会有异想天开的想象,不会有脍炙人口的故事。中国人把酒看作是一条魔毯,我们这个民族的天才就跨上了中国白酒的魔毯,飞翔天空,达到非常远的境界。”

川酒奇葩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白酒文化则以鲁、黔、晋、川和徽五地为主。其中,川酒文化,更是四川独有的神秘文化的载体,成为“中国酒神”文化的杰出代表。

四川古为巴蜀之地,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特别是四川境内水系发达,岷江、沱江、嘉陵江、金沙江、乌江纵横贯穿,水资源丰富,水质清冽优良,名酒有佳泉美水作保证。四川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冬暖、夏热、无霜期长、湿度大、云雾多、雨量充沛,有利于促进霉变发酵作用,宜于酿酒,这一切使得四川成为我国酿酒的发源地之一。传说酒的发明人杜康家族酿酒作坊“瞿上”即今什邡市,另说在双流牧马山。

四川在秦汉时期已经成为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经济文化地区。丰实的物产,都江堰水利灌溉面积的扩大,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与铁器的推广,使得巴蜀地区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为酿酒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物质保证。蜀酒成为各个阶层人民的杯中之物,从达官贵人到市井小民、从王侯将相到文人墨客,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1979年,在今成都市新都区利济乡出土了汉代《酿酒》和《酒肆》画像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汉代四川民间酿酒已经初具规模,生产流程完善、生产管理运输人员分工明确、作坊和仓库设施齐备、生产与消费流通环节畅通。

到了唐代,整个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了顶峰,同时也为酒业的兴盛创造了社会物质条件。唐代的蜀酒,承袭了数千年的传统,无论是酒艺的精湛还是种类的增多,都非昔日可比,饮酒的风气之盛,前所未有。王翰有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见当时美酒的鼎盛。

宋明两代和清朝初年,四川的经济继续在唐代的基础上发展振兴,川酒也随之长盛不衰。到了封建社会末期,特别是清代末年以后,四川的经济逐渐衰落,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酒业也随之走向衰败,一直到改革开放才重振旗鼓。

目前,四川是中国白酒销售收入、利润和出口量最大的省份。其中,作为川酒代表的泸州老窖,得天府之国之厚,其酒文化源远流长,也代表了中国酒文化的四大精髓:养性情、心逍遥、聚贤朋、论大道。

泸州是我国酿酒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在史籍中有不少有关泸州酿酒的记载与传说。出土文物证明,泸州地区酿酒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前的秦汉时代。唐代初年,名将程咬金出任泸州都督经略泸南,在他和他后继者们几十年经营之下,泸州长江以南直至黔北二千余里的少数民族边远地区,陆续归顺了中央政权,接受唐王朝的统治。这些地区的彝、苗等少数民族同胞,素有放饮豪歌的风俗习惯。他们酿造黄酒的技术,与当地汉族的传统酿酒技术相互交流,进一步推动了泸州酿酒技术的发展。

在中国,浓香型白酒被称为“泸型酒”,泸州本身,也因此得名为“名酒之城”。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名臣柳玭自渝州(今重庆)移任泸州刺史,刚入州境,便有当地豪酋拦路邀迎,进酒拜谒。在这些地方豪酋们各自经营的庄园里,有成十上百的依附农民,广植五谷,家自酿酒。这种欧洲中世纪式封建地主庄园里设立酿酒作坊酿酒的生产方式,标志了当时泸州酿酒生产力所已经达到的水平。

泸州作为酒城的出现和酒业的大发展,是北宋年间的事。宋代酒禁森严。泸州地方由于“地连夷界”,长期没有实行专卖政策。在这种宽松的弛禁政策之下,泸州、宜宾和当时属于泸州管辖的黔北边境地区,酿酒业迅猛地蓬勃发展起来。苏东坡的好友唐庚晚年流寓泸州,就曾在与州同治的泸川县城楼上乘兴挥毫写下“百斤黄鲈脍玉,万户赤酒流霞。余甘渡头客艇,荔枝林下人家。”

泸州的白酒辉煌延续至今。1915年,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泸州老窖大曲酒荣获金奖,算是最早走出国门享誉世界的中国白酒之一。1916年,朱德将军就在其诗中将泸州称之为酒城了。今天的泸州老窖以其“醇香浓郁、清冽甘爽、回味悠长、饮后尤香”的风格驰名中外,被誉为酒中泰斗。

而泸州老窖旗下的国窖1573,不仅是中国白酒业的领导高端品牌,也代表着中国历史最悠久、最具文化积淀的诗酒文化。

国窖1573窖池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由舒家建窖,当时作坊名称为“舒聚源”。这是我国建造最早、保存最完好、连续使用至今的酿酒窖池群,至今已历436载。窖的年代越久远,越是显出其价值,越能产出美酒佳酿。“老窖酿美酒”的根本原因是窖池在长期不间断的发酵过程中形成的有益微生物种群,而持续酿酒436年的“国宝窖池”,已形成了庞大、神秘而不可探知的微生物生态体系。

经中科院发酵研究所检测,“国窖”中含有600多种有益微生物,其数量、种群之丰富在全国列居首位,是蕴含有益微生物最多的窖池。在430余年的长期驯化中,这些微生物能使酒的风味更加浓香醇厚,成就了国窖1573独特的珍稀品味,世间罕见。“1573国宝窖池”430余载以来一直默默发酵、历久弥新,成为我国最古老的“活窖”,也是唯一与都江堰并存于世,至今仍在为人类造福的活的国宝级文物。因其在中国酿酒界乃至世界文明史上的重大历史文化价值,1996年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窖1573的酿造之水取自凤凰山下的龙泉井,其水晶莹透明,微甜,呈弱酸性,硬度适宜;国窖1573选用只产于川南泸州的纯天然有机原粮——糯红高粱作为酿造原粮;国窖1573秉承口口相述,师徒父子一脉相承的传统古法酿造工艺,它是数百年来中国人民智慧与技术的结晶,是世界蒸馏酒工艺发展的活文物见证,日前又荣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天时、地利、人和,加之国家级尝评、勾兑和酿造大师们的呕心沥血,锲而不舍,才最终酿造出如此窖香优雅、绵甜爽净、柔和协调、尾净香长的国窖美酒。而国窖1573作为泸州老窖最高端的白酒品牌,凭借其非凡的品质和高贵的血统,被白酒界专家评定为中国白酒鉴赏标准级酒品。

红白大战

如果说最能代表西方文化的是红葡萄酒,那么最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酒自然是白酒。这“红”“白”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在竞争中,属于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建立在经济硬实力的基础之上的。国内外的经济学家预测,到21世纪中叶,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每年中国的GDP要占到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到那个时候,中国传统的诗酒文化,必然会成为世界酒文化的主导文化之一。

红酒宣导的是一种西方式的精英文化。从深层次看,中国白酒在对外传播时,代表的是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背景下的中国新名士文化,这个新名士代表着中国精英阶层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在传承中又有创新。如果以一个人来形容的话,他应该是:以传统文化与国之绝学为豪,融天下之风于胸襟之中,取逍遥之逸于行止之间,以天下为己任,以逍遥为归依的中国智者。

一组12支的拉图堡酒庄1959年佳酿,在2008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中创下90万港元的世界拍卖纪录;而一组12瓶1982年拉斐庄原装,2001年市场价格为4.5万港元,2008年11月于香港佳士得以32万港元成交,7年内价格也翻了近8倍。“洋酒”之所以成为“液态黄金”,因为它们只有从葡萄种植到酿造、装瓶的一系列过程都在同一个庄园中完成,且庄园中有一座标志性的城堡,这样的葡萄酒才能真正被称为庄园酒。所有自然环境、原材料、酿造、储藏以及本身所具有的独特庄园品牌文化,这些都成为洋酒天价价值的重要因素,也是洋酒收藏升值与否的决定因素。

但更值钱的,是历史的传承、独特的工艺以及独特的文化。恰恰这些,在五千年的文明中国,我们几乎可以毫不费劲地举出众多拥有着更悠久的历史传承、更深厚的文化精粹,甚至有着更独特的工艺和品牌传奇。

当然,中国白酒也深谙“取其精粹,去其糟粕”的拿来主义,随着分层蒸馏、加回减糠、低温入窖、尝评勾调、原酒洞藏等技艺的不断科学改良,中国白酒的质量与品味也上了一个新高度。据中国酒类流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共有1.8万多家白酒生产企业,2008年中国白酒制造行业销售收入1400多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0%。

1999年泸州老窖当时的董事长袁秀平一句“统治白酒消费的是文化”,把白酒消费的特点总结得淋漓尽致,在白酒行业引起强烈的共鸣。洋酒有的,咱们中国白酒一样不缺,像原产地保护,传统酿造技术等。而中国白酒有的,洋酒则不一定有,如国窖1573将梅瓣碎粮、打梗摊凉、回马上甑、看花摘酒、手捻酒液等传承了数千年的传统技艺完整保留了下来。

对中国(固态)蒸馏酒来说,发酵窖池的使用年龄(通称为“窖龄”),对酒品的老熟程度和香味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酿酒窖池使用的时间愈长,其形成的微生物环境愈出色,而这个微生物环境是酝酿发酵出优质酒的生化反应基础。川南俗谚说,“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须得窖池老”。一口泥窖相当于一个隔绝氧气的生化发生器,便于依赖厌氧菌的己酸乙酯的生成——这种成分含香量较高且香气突出,正是构成浓香型风格的主体成分。

在436年中,国窖1573的窖池一直在年复一年地发酵,这一点,在酿造工艺上具有重大意义和使用价值——中国发明(固态)蒸馏酒工艺后,蒸馏酒的味觉质量基础,主要依靠发酵窖池,这也是中国蒸馏酒与Whisky(威士忌)、Brandy(白兰地)(世界另两大蒸馏酒)在酿造工艺上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后者依靠存放(橡木桶)老熟,而中国蒸馏酒的老熟与生香主要在窖池发酵过程中完成。像泸州老窖这样的浓香型白酒,现在测出的色谱峰为674个,能够定性的为342个;而白兰地的色谱峰有440个,威士忌只有264个。

向白酒全面主导的礼品市场和餐饮渠道渗透,是洋烈酒突破销售瓶颈的最短路径。这也是帝亚吉欧、轩尼诗和Vin&Sprit;不约而同联盟中国白酒企业的原因。

在洋酒不断逼近的同时,中国白酒业更需要自己的奢侈品牌,国窖1573具备这一潜质,其酒源的稀缺奠定了它的稀缺性。由于国窖1573严格按原料原产地保护、传统方式酿造和天然山洞洞藏,每年的极限产量仅3000吨,产量之少尤显珍贵。坐拥双国宝的国窖1573,已然是中国尊贵白酒的最高代表。而经过60年发展的中国,正在向全球展示东方大国风范,在大国崛起的背景下,中国白酒也正在创造属于自身的世界影响力。

此次“举杯同庆、辉煌60——国窖1573文化中国行”热气球放飞活动,既是一个巨大的行为艺术,同时也寓意中国国力和民族文化的上升。泸州老窖董事长谢明表示,国窖1573文化中国行,不仅是一次品牌行为艺术,更重要的是品牌将以这样特别的形式,来向祖国的60华诞献礼。

此次活动之所以选择热气球,是因为这是一项贵族运动,符合国窖1573的高端定位。热气球是人类最早的升空载体。1783年11月21日下午,法国的蒙戈菲尔兄弟在巴黎穆埃特堡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载人空中航行,热气球飞行了25分钟,在飞越半个巴黎之后降落在意大利广场附近,宣告了热气球运动的诞生。似乎从诞生之日起,热气球运动就被刻上了贵族烙印。

世界很多精明的企业家都不惜一掷巨资参加或赞助热气球动。1982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创始人福布斯先生驾驶热气球、摩托车旅游来到中国,自延安到北京,完成了驾驶热气球飞临世界每个国家的愿望。可口可乐、百事可乐、TDK、米其林和财富杂志等都有自己庞大的热气球队伍。日本本田公司连续十几年赞助日本举办百球规模的热气球大赛,柯达公司赞助美国的热气球比赛已经发展到有700多个热气球参赛。

目前热气球运动在中国还是“贵族”运动。由于热气球的造价比较高,飞行的费用和学习考取飞行执照的费用也相对较高,在国内参与这项运动的人数还比较少,国内大约有200多个球,200人拿到了民航颁发的热气球飞行执照。自行购买热气球只用于业余飞行的爱好者不多,一般是租用飞行俱乐部的气球,或者在参与培训、比赛、商业活动的过程中飞行。

国窖1573的超大型热气球,似乎预示着中国白酒俯瞰世界的决心。大型红灯笼热气球缓缓升空,象征着中华民族盛世腾飞、新中国国运昌盛的时代新气象。

国礼酒

作为中国白酒饮誉千年的泸州老窖,新中国成立之后的60年中,先后经历了公私合营、八五技改、股份制改造、集团运作等阶段,目前已成长为中国高端白酒的典范品牌。

和以往白酒企业砸钱央视的营销手段不同,国窖1573注重文化包装,为共和国60华诞专门推出了国窖1573定制国礼酒。

此次酒瓶由奥运会场馆室内设计师、深圳大学陈建军教授亲自设计,内装国家级酿造大师使用天然山洞窖藏数十年的原酒精心调配而成的酒。酒瓶形似灯笼,陈建军教授坦言其设计灵感正是来源于天安门上悬挂的大红灯笼,“灯笼上下有两个像盖一样的,上面的盖打开瓶口就出来了,可以倒酒。作为向国庆60周年献礼的酒,如果只用一瓶酒表达酒体量肯定是不够的,因此用一个灯笼这么大的酒坛子来表现,正好体现出了国庆用酒、全民同欢的内涵。”

灯笼是中国文化喜庆、圆融的表示。复旦大学历史系钱文忠教授在国窖1573定制国礼酒全球首发活动上说:“今年是共和国成立60周年。60年是一个甲子,是非常圆满的一个轨迹。而灯笼正是一个圆满的概念,当年天安门广场开国大典就装饰着灯笼。”

2008年国窖1573推出首款定制酒,3万元一坛,去年推了800坛,被订购一空,一部分甚至成为市场上珍稀收藏品。受此推动,正值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泸州老窖再推国窖1573国礼酒,每坛定价逾6万元,首次推出600坛。作为中国第一款定制白酒,国窖1573定制酒完全按照国际上奢侈定制酒的服务标准,向高端消费者提供“一对一”式的、完全私密性、唯一性和不可复制的定制酒产品及其个性化服务。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8月1日白酒消费税从严征收后,白酒企业有意调整产品结构,扩大高端产品占比,保证盈利水平。而像国窖1573这样的高端白酒具有稀缺性和奢侈性的特点,强势品牌拥有极强的自主提价和定价能力。

国窖1573文化中国行活动以厚积五千年,薄发六十载的慷慨气势,向中国乃至全球的新名士及大众宣示泸州老窖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与中国酒文化的醇厚绵长,从而带动国窖1573的品牌腾飞。

猜你喜欢

热气球泸州白酒
泸州老窖
自制“热气球”
热气球
推动白酒行业生产方式升级(二)
太白酒
一起自制白酒引起甲醇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泸州医学院 学报
常备白酒巧祛病
泸州顺庆起义是南昌起义的一次预演
北伐战争时期的泸州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