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

2009-11-03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09年7期
关键词:激光照排华光两弹一星

1979年7月27日,一张由各种精美的字形、花边、图案组成的报纸胶片在北大计算机房里由激光照排机输出,宣告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研制成功,汉字的信息处理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20世纪,随着英文打字机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纷纷以激光制版替代了传统的活字排版,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与更新的速度。同字母相比,汉字数量巨大、结构复杂,要想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转换难度极大,有人认定,汉字将成为“被打字机抛弃的文明”,“如果中国不放弃方块汉字,将无法进入信息时代”等论断也不断出现。

在这种背景下,王选领导的研究小组自1975年5月起,经过4年多的奋战,终于在1979年实现了汉字的信息处理。1981年7月,我国第一台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原理性样机“华光I型”通过了国家计算机工业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举行的部级鉴定。随后,华光Ⅱ型机、Ⅲ型机、Ⅳ型机等相继推出,并迅速占领市场,将上述论调彻底推翻。

该系统使得我国仅用数年时间,就从铅字排版直接跨越到激光照排,走完了西方几十年才完成的技术改造道路,为汉字告别铅字印刷开辟了通畅大道,对实现中国新闻出版印刷领域的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被公认为继活字印刷后,中国印刷术的第二次革命。它不但消除了铅毒污染,降低了能耗,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印刷能力。1987年10月,经济日报社印刷厂借助该系统,在短短20分钟内就完成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34000余字工作报告的全部排版任务,比之其他报社的三四个小时,堪称神速。

它还打破了西方对汉字处理及印刷技术设备的垄断,并成功进入国际市场。1985年,日本一家出版社计划出版一部大辞典,由于涉及日、英、汉三国文字,且篇幅巨大,日本国内无人敢于承担。万般无奈之下,他们找到了王选,结果华光系统不仅快速给出了漂亮的清样,而且页码和书眉都是自动生成,完美地解决了这一出版难题,令日商惊叹不已。华光Ⅲ型系统还荣获第14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金牌。

以华光系统为先导,我国的电子激光技术不断进步,使汉字文明汇入了世界信息化、网络化的潮流。在“20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评选中,“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高票入选,位列“两弹一星”之后,排名第二,成为我国工程技术自主创新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链接:20世纪中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

20世纪末,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以及有关部委联合评选出了“20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注:因条件所限,未包括港澳台地区)

按照得票数的多少依次为:两弹一星、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石油、农作物增产技术、传染病防治、电气化、大江大河治理和开发、铁路、船舶、钢铁、计划生育、电信工程、地质勘探与资源开发、畜禽水产养殖技术、广播与电视、计算机、公路、机械化——重大成套技术装备、航空工程、无机化工、外科诊疗、稀有金属和先进材料的开发应用、城市化、轻工与纺织和采煤工程。

猜你喜欢

激光照排华光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民族骄傲
从“两弹一星”研制历史看“国之大者”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在青海举行
Negative self-feedback induced enhancement and transition of spiking activity for class-3 excitability
首届华光摄影双年展
1979年7月27日: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诞生的那一刻
时代楷模 创新典范
——王选与我国第二次印刷技术革命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吴华光作品
正确选择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