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令智昏“夕阳黑”,“骂人公司”疯狂之后是毁灭

2009-11-02农家乐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09年7期
关键词:谯城区白家亳州市

农家乐

法国思想家莫洛亚说过:“老年最大的悲哀不是身体的衰弱,而是心灵的冷漠。”而老年人一旦心灵冷漠,就会失去道德底线,乃至目无法纪。骂人本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然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骂人也有商机,在安徽亳州市竟然诞生了一个闻名遐迩的“老年骂人团”,只要给钱就帮人“闹事”,三年内竟然“摆平”20起纠纷,牟利近30万元。年老不自爱,自然是自食苦果,他们只能在铁窗里度过“夕阳黑”了。

“职业骂手”一战成名

2006年3月的一天,亳州市谯城区一郊镇上的白家与罗家因建房发生纠纷。为阻止对方施工,白家绞尽脑汁寻找对策。

如果强行阻止,说不定会发生流血冲突,导致两败俱伤。可否找到一条“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策?白氏家族有人献计:何不请来当地以嘴巴尖酸、刻薄而闻名的石俊英到罗家工地闹事、骂街呢?房子尚未建成即遭陌生人毒骂是不吉利的,何愁其不停工。随后,白家人带着重礼找到了石俊英,请求其“出山”为白家出气,并许诺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骂人也有钱赚?”一下嗅到商机的石俊英双眼放出绿光来,立即揽下了这个棘手的活。石俊英迅速联系了附近的“名嘴”肖凤芹等人商量,孰料这些人在金钱的强烈诱惑下,一拍即合,当即决定组团行动。

随后十多天里,这伙人如同上班一样,每天带着小板凳前往罗家的施工现场,对着罗家疯狂开骂。罗家立即向当地警方报警,骂人团则采取缓兵之计或者游击战法,要么警察一来缄默停口,要么立即躲藏。警方多次警告、调解也没能制止。

受害方罗家认为,由于“骂人团”的人年龄都比较大,如果针尖对麦芒、以牙还牙,局面可能会更糟,付出的代价将是巨大的。所以任凭他们怎么闹,罗家强压着羞辱与怒火:一不还口,二不还手,忍气吞声、息事宁人。谩骂持续了10多天后,罗家人坐不住了,找来中间人进行调解。给骂人团6000元钱,地界让给白家一些,事情才算了结。

“吃定”了被骂户,几名“骂手”名正言顺地从白家也得到了不菲的好处。“职业骂手”们牛刀小试,斩获不菲,一战成名。一些社会上的游手好闲之徒也慕名加入,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骂人团”阵容不断壮大,在当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尝到甜头的他们决定谋划好这份来之不易的全新“职业”。

“创业艰难百战多”。“骂人团”刚开始接手的只是些鸡毛蒜皮的小纠纷,后来干脆把帮人“闹事”当成了发家致富的全新职业,气焰变得更加嚣张,接活也越来越多。2006年底,石俊英从一线上退下来了,但她要求无论是谁“接活”都要向她及时、认真地汇报。东家给的报酬,一般由石俊英统筹,“公平”分配。他们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谁骂得最狠、最凶、最卖力,分钱时就分得多些。

唾沫星子一点成金

亳州市谯城区境内原先有所知名的民办寄宿制学校,办学规模一度达到 15个班近千名学生,而且教学质量也在同行中独树一帜。然而,2008年该校不幸遭遇了一场唾沫星子风暴,硬是被一群老太婆连续辱骂多天后,被迫关门,结束了6年的办学历程,令人扼腕叹息。

事情起因很简单:2008年4月的一天,学校一位老师的儿子与保安发生冲突,这名老师在讨说法时,与学校领导也发生了不快。这名老师为了宣泄心中的恶气,慕名找到石俊英、肖凤芹等人,请她们出面摆平此事。

石俊英立即安排刘云芝、肖凤芹、李桂芝等六七人前往学校开展“业务”。到学校后,这帮老太婆本想逮住校长狠揍一顿,出出校长的洋相,但校长在其他老师的帮助下成功脱险。一计未成,老太婆们恼羞成怒,故伎重施,她们每天聚堵在学校门口凌厉地号叫、谩骂。为使学校屈服,个别“敬业”的老人甚至还冲进教学楼里,轮流在每个教室里用不同的“版本”、不堪入耳的脏话,肆意辱骂。此举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给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创伤。事后,那位老师付给她们酬金2000元。此事发生一个多月后,该校形象降至冰点,迫于多方压力而关闭。

随着一起起纠纷被“原告”摆平,骂人团“声名鹊起”,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出场费”也一路上涨。求他们办事的人往往不惜重金雇用他们帮助自己闹事,直至对方“投降”为止。

2008年1月,亳州市谯城区一开发商准备开发一个楼盘,就在准备工作相继就绪,即将动工之时,工地边上的数十位小区业主认为,建好后的新楼将会影响到他们的采光权,坚决不同意开工,并向相关主管单位投诉。在投诉意见没有下来之时,开发建筑商侯春华等人为了能让工程顺利开工,经别人牵线搭桥,请来了石俊英、刘云芝等人到工地上“护场子”。接连几天,这几名“骂手”大肆辱骂前来阻止施工的业主。想想看,谁能忍受这些莫名其妙的、恶毒的谩骂? “骂手”们直至骂到没有人再敢出面阻拦施工后才离开。大功告成,侯春华等人出手阔绰,送给石俊英等人感谢费12万元。

唾沫星子也能生“黄金”,这钱也太好挣了。捧着厚厚一大沓钞票,石俊英双手颤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她告诫大伙:一定要乘胜追击,百骂不挠,把产业做大、做强!此时,石俊英等人在当地已经是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他们不仅骂人,还发展到对他人财物进行打砸、毁坏,实现了“动口又动手”的双赢模式。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疯狂之后必定是毁灭。

多行不义 自抹“夕阳黑”

2008年7月23日傍晚,亳州警方接到一个洗浴中心老板报案:石俊英等人以小孩被打为由,强行率众到该中心闹事,将浴室的玻璃门、柜台、电风扇等物(经评估价值1323元)用铁棍砸坏。警方对案件进行了仔细梳理,发现闹事者具有鲜明的 “职业性”。先前,由于这伙人开展骂人业务的地点很分散,警方接警后,一般都按普通治安事件进行调解处理。

“绝不能让这伙为老不尊的害群之马再为所欲为!”在民众的强烈呼声下, 警方立即将这起打砸案件按刑事案件立案调查。调查发现,“骂人团”由中老年人组成,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39岁,共有13人,以石俊英为首,闫井兰和外号“老新娘子”的刘云芝两人为骨干成员,李桂芝等10人为一般松散型成员。他们中有母女入伙,也有夫妻“加盟”,成员中最高文化程度为初中,多数是文盲和小学文化。

2008年7月底,亳州市公安局谯城分局果断出击,除闫井兰在逃外,其他团伙成员悉数被抓获归案,并被刑事拘留。同年8月29日,经谯城区检察院批准,石俊英等8人于8月30日被谯城公安分局依法逮捕。

此案公诉人、亳州市谯城区检察院在起诉书中认为,这些老人受事主雇用,为获取非法利益,随意辱骂他人、打砸他人财产,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情节恶劣,符合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其行为均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应当以寻衅滋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2009年3月24日上午,亳州市谯城区法院对石俊英、刘云芝等10人涉嫌寻衅滋事一案,进行连续两天的公开庭审。考虑到案情复杂,涉案人员年龄偏大,法院还邀请部分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旁听。

法院查明,自2006年至2008年,石俊英、刘云芝、肖凤芹、李桂芝、闫福田、海全星等人受他人邀请或雇用,多次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辱骂他人,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情节恶劣,累计非法牟利近28万元。荒诞的是,还有一部分非法牟利因接活人私吞“公款”,没有向团伙负责人如实上报,给查证带来了一定困难。

4月24日,谯城区人民法院一审以寻衅滋事罪判处石俊英、刘云芝有期徒刑3年,判处肖凤芹等人有期徒刑2年6个月至1年6个月不等;侯春华等4名“雇主”和搭桥人同样被认定犯有此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

此案的判决大快人心,亳州市民普遍认为,“职业骂手”的所作所为,从本质上说,和其他暴力团伙没啥区别,破坏社会和谐,败坏社会风气,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像这样的老人怎么能受到别人尊重?

老百姓倘若发生邻里纠纷,协商解决不成,应当通过合法的诉求解决。如以非理智的民间江湖方式解决纠纷,结果必然是害人又害己。

透过此案的另一个侧面不难看出,一些基层组织司法调解职能的缺位,使得一些矛盾没能及时、有效地化解,“骂人公司”才得以粉墨登场,以至于这颗毒瘤越长越大,直至民怨沸腾、伤害面扩大,才得以铲除。(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编、上网、转载,违者必诉诸法律!)

猜你喜欢

谯城区白家亳州市
司尔特亳州公司打造谯城区特色复合肥品牌
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文旅强市步铿锵
亳州市水利工程队参建经典工程展示
亳州市城区地面沉降现状及形成机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