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改革

2009-10-30田晓萍

企业导报 2009年8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

田晓萍

【摘要】 针对电工电子课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考核的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思想,以达到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的能力,满足社会的需求的目的。

【关键词】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实践教学

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电工电子是一门对理论和实践要求都极强的课程,一般授课在120学时左右。在电工电子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一下一些问题。

1.实践课时少。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是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现在的状况是,机电类专业的学生安排的实验教学的课时很少,且大多数都是验证性的实验,不贴近生活的实际项目,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达不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缺乏创新性。对于各大中职学校,现在采用的依然是“填鸭式”教学的方式,虽然多媒体教学已经搬入各大学校的课堂,也是黑板搬家,根本没有起到立体化教学的目的。在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性不够,学生不能够参与其中,这就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考核的方式不合理。学生在电工电子方面的基础水平不够,再加上教学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学生在学习电工电子这门课程的时候很吃力,学习起来有很多的障碍。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学生就希望老师能够给划一些范围,给一些习题,靠自己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对付考试,不是让学生真正的了解,掌握了这门学科,这是应试教育的一个悲哀。

4.课程改革不彻底。课程改革一直被当作口号喊了很多年,许多方面并未落到实处。教师对于课程的改革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学生自身的基础不高、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种状况下,教师往往就是根据课时的安排,删减一些内容去给学生授课,这样使得教学内容上不连贯,学生在学起来更吃力,且积极性不高,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电工电子课程的改革措施

1.电工电子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尽管在各个学校都在不断强调它的重要性,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际地位却是非常的尴尬。由于不属于专业课的范畴倍受学生的忽视和冷落。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师的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对这门课程的发展更加不利。在电工电子教学技术上,在以课堂为教学的前提下,应该通过开展课程设计、课外科技、实验课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创新性和设计性,通过实际的操作,来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由于电工电子技术的通用性,在突出教学重点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反映本学科的新理念、新成果和新技术,使其融入教学当中,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对新事物的理解能力,配合实际应用的范例,向学生提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难题,启发学生的创造性。

2.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的学科。实践教学不仅是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且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一环。目前,在学校大多数实验是按照教学的计划来安排的,而且实验几乎全是验证性实验,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验证性实验对于学生在基本原理、定理、定律内容的理解方面的加深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却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上,在原有的教学内容上应该加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比重,突出对学生的综合性、创新性、设计性的培养,做到学以致用。通过向学生提供开放性实验,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带着问题走进实验室。如针对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部分应该增设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充分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并结合实际情况独立完成课程设计,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3.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书本和板书为主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获得系统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其教学本身所出现的问题是不容回避的。应该构建一个课堂和网络相结合的教学体系。这就要求学校应在完善校园网等硬件设施的同时,投入一定的物力和财力进行电工电子技术网络课件的开发,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未来,多媒体教学辅助将会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其科学性、生动性、先进性和直观性被认为是教学的最佳手段,这也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4.改革考核方式。成绩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评价,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传统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考试时通过单一的笔试进行,必须进行改革。

考核可以分成四个部分:一是平时成绩的考核;二是实验成绩的考核;三是课程设计成绩的考核;四是考试的卷面成绩,他们分别占总的考试成绩的10%、20%、10%、60%。通过这种改革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使得学生能够按时上课、认真听课,还能正确处理好平时成绩与考试的关系,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