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黄石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2009-10-30

企业导报 2009年8期
关键词:黄石服务业物流

刘 盛

一、黄石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黄石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期,服务业面临着很大发展空间。一是随着武汉城市圈建设步伐的加快,围绕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发展、环境和生态建设 “五个一体化”,区域内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将不断加强,作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有利于我市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做强服务业。二是我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逐步完善,为服务业发展带来广泛的需求,并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三是我市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将促进服务业的增长。四是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层次的提升与消费结构的转换,将拉动服务业发展。

二、黄石服务业发展现状

1.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内部结构有所改善。在工业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相对平稳的水平。

2.就业人数进一步增加,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进一步扩大。2008年末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总数58.2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146万)的39.86%。服务业吸纳城乡就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并已成为我市新增就业和承接第一、二产业转移出的就业需求的主要渠道。

3.市场化水平、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中服务业数量保持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全市服务业个体、私营企业总户数占个体私营企业总户数70.3%,服务业逐步向宽领域、多层次延伸。

三、黄石服务业存在主要问题

1.产业所占比重依然偏低,发展相对滞后。我市服务业占GDP比重从1999年上升到38.7%后,基本在39%左右徘徊, 2008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低于GDP增速4.5个百分点,与高速增长的工业和城市化水平不相协调。

2.内部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产业层级有待提高。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以及房地产业等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地位,其比重占服务业总量的62.1%,金融、保险业的比重只占全市服务业的2.4%,旅游业仅为2.92%,现代物流、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电子商务、文化、体育、科技、咨询和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仍然不够,农村服务业发展落后。

3.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不高,缺乏竞争力。目前除商业、餐饮业、运输业中的公路运输业等传统产业市场化程度较高以外,金融、保险、电讯、教育、卫生、文化等的开放程度远远不够。服务业各自经营,条块分割状态严重,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尚未建立,知名品牌和规模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缺少,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

4.城乡服务业发展不平衡。农村及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大部分乡镇除原有供销社系统外,基本是以私营个体小店铺为主,规模小且分散,服务水平低,质量差。特别是科技服务、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等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领域发展明显滞后。

四、黄石服务业重点发展行业

(一)提升商贸流通业。结合城市功能结构调整,通过业态创新和组织再造,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服务良好,有较强竞争力的大流通、大商贸格局,打造鄂东商贸中心。

1.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一是进一步改善和充实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便利商业,加大老城区繁华商业街区的改造和建设,扩建一批现代大型商业设施。二是通过改组现有零散的专业小商品批发市场,建成有区域性影响、专业化经营大型批发市场。三是充分发挥现有骨干商业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大力发展、培育一批大型商贸骨干企业。

2.发展现代经营业态。一是积极扶持发展连锁经营、配送中心、代理制等现代营销方式。二是积极发展特色超市、仓储式商店等经营形式,规范发展旧货、典当拍卖、租赁等行业。三是要培育和发展会展业,加强会展设施建设,定期举办有黄石地方特色的专业性会议、展览会、交易会。四是加快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新型商业模式的应用。五是着力培育大型连锁龙头企业,支持各类连锁企业开展跨行业、跨地区的资本和业务重组。

3.加强市场建设,全面提升批发贸易集散能力。一是生产资料市场,以黄石的矿产资源为依托,建设钢材、有色金属等专业交易市场。二是消费品批发市场,推动服装、建材等市场建设。三是农副产品市场,以大冶、阳新农业生产基地为依托,积极发展绿色、健康农副产品,加快黄石农产品物流网络体系建设,重点扶持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以现代物流管理技术提高农产品市场的深购远销能力。

4.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扩大对外贸易规模。调整优化出口结构,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在保持以纺织、服装、轻工等为主的加工贸易传统优势的同时,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增强深加工和精加工能力,扩大出口规模,提高出口效益。

(二)全力推进现代物流业。一是提高物流集聚和辐射能力。重点抓好货运枢纽型和配送中心型物流园区建设,建设各类市场配套的商品集散基地;大力发展商贸、仓储、运输、配送、加工、信息等现代物流产业。二是充分发挥口岸资源优势。重点实施黄石外贸码头集装箱扩建工程、棋盘洲深水港码头、冶钢业主码头等项目建设;改善现有基础设施,提高货物吞吐能力和质量;大力发展综合运输和江海直达运输,推动口岸现代物流建设,增强口岸辐射能力。三是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推动企业内部物流功能剥离,组建专业物流公司,释放物流外包业务;对传统物流组织、物流设施、物流业务进行整合和重构,重组成大型物流企业。四是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建设以互联网为载体包括电子数据交换中心和金融结算中心的物流信息平台,逐步整合物流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提高物流商贸活动及组织方式的现代化水平。

(三)拓展金融保险业。一是按照国家开放服务业的统一部署,引进银行、保险机构和不同类型的基金、证券公司以及金融中介组织等各类金融机构来黄石布点,增强金融服务与保障能力。二是拓展金融保险业务,健全金融调控。三是大力发展黄石资本市场,扩大企业融资渠道。四是以“信用黄石”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信用环境建设力度。

(四)进一步加强信息和科技服务业。一是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网络资源为基础,加快宽带接入网和信息交换平台建设,提高传输速率和网络交换能力。二是加快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以政务网的开发利用为先导,实现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和政务公开。三是全面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重点解决企业在资源管理、生产过程控制、电子商务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能力。四是积极培育信息服务市场,重点发展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等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业。

(五)稳步发展房地产业。一是完善房地产用地管理制度,优化住房供应结构,科学调控高中低档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的供应比例。二是城区房地产开发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统筹城建、商业和房地产开发,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化。三是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交易市场,发展二级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四是扶持品牌房地产企业,提升黄石整体房地产业发展水平。

(六)积极培育文化传媒业。一是加快文化产业改革步伐。二是大力培育文化载体。鼓励电影、演出、出版发行等文化经营单位之间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加快形成一批发展前景好、产业规模大、竞争能力强的文化产业群和文化产业集团。三是突出特色,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四是综合推进演艺娱乐、艺术培训、音像、文物交易及文化中介建设,做大产业规模。

(七)加快发展教育、卫生、体育服务业。一是加快教育事业和非义务教育产业发展。二是大力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全面提升我市医疗卫生保障事业的整体水平。三是加快体育产业发展,逐步使体育产业成为我市第三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八)规范发展中介服务业。一是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和社会要求的中介服务体系,引导中介组织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注重品牌建设。二是完善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建设,组建专业经营农产品、水产品、畜禽产品农贸商品的经营策划、管理咨询公司。

(九)完善社区服务业。一是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体系。二是积极发展社区家政服务,形成规范有序的家政服务市场。三是大力发展社区医疗、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服务。四是规范发展物业管理服务,建立管理规范,服务到位,收费合理,居民普遍满意的社区物业管理体系。

猜你喜欢

黄石服务业物流
黄石国家公园庆祝150年蛮荒岁月——这是怎样的历史
黄石俱乐部度假别墅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黄石高速公路改造项目中互联网+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的应用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