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融资“悬湖”

2009-10-28

中国经济信息 2009年18期
关键词:圈钱再融资股市

邓 妍

如果200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又是一轮有意无意的抢钱合谋,聪明的投资者唯一可做的可能是继续用脚投票。

在证监会、交易所、上市公司的合力推动下,一场总额至少2000亿元的再融资浪潮席卷A股。大潮不仅淹没了无数感觉不够灵敏、行动不够迅速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更让整个市场对监管层维稳政策的诚意再次失去信心。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上市公司再融资额已经高达1810多亿元,而且这一数字仅包括已经公布实施和股东大会通过拟实施的公司。京东方A以120.00亿元的再融资额位居“圈钱”榜首,万科A以112亿元的再融资额位居其次。

8月14日,招商银行率先传出拟配股不少于150亿元的消息,此后,再融资计划就像军备竞赛般热闹纷呈。当月25日,浦发银行150亿元的再融资申请获有条件通过;27日,武钢股份120亿元配股及万科112亿元增发又同时登台。

6月20日至8月27日,短短两个月,有106家上市公司拟通过增发或配股方式再融资,共计2778亿元。几乎与此同时,A股市场快速下跌,使得本不矛盾的股市融资和股市发展问题瞬时变得对立起来。

我们并不反对再融资,但再融资过快,对谁都无裨益。股市再融资需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掌握好节奏,而不能泛滥。如果股市生存都存在困难,融资只能是一句空话。如果200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又是一轮有意无意的抢钱合谋,聪明投资者唯一可做的可能是继续用脚投票。

2000亿再融资竞赛

其实,投资者并不陌生当前这种鳞次栉比的再融资盛况。

去年1月21日,中国平安再融资规模近1600亿元的消息见诸报端,当天,中国平安跌停,大盘飞流直下,10天内从5200点跌至4195点。为保持市场稳定,今年2月1日,证监会批准两只创新型封基发行,A股重上4600点。

但2月20日传出的浦发银行再融资400亿元的消息,再次引发恐慌性抛盘;22日,监管层再批两只股基和两只债基,却被当天大秦铁路将再融资500亿元的传闻化解;23日,中国联通再融资600亿元至700亿元的传闻起到“落井下石”的功效,股市继续快速下跌,市场人气空前悲观。

而近日的市场表现,与当时何其相像。

自8月4日股指创下年内新高后,A股市场一个月跌去22%。暴跌的背后,我们既看到上市公司紧锣密鼓的再融资计划,也看到证监会明显加大新基金的发行力度,试图通过新增资金的入场,对冲再融资压力。从目前的市场状况看,此番“挽救”举措,并未缓解各方对重蹈覆辙可能性的担忧。

为什么再融资这只“猛虎”会一次次到A股市场?

其一,与目前再融资普遍选择的股权融资方式资金成本较低密切相关。相对于债券融资利息回报的硬约束,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愿选择股利分配的软约束。

其二,企业债市场尚不成熟。在中国证券市场上,这种在西方国家最重要的融资方式尚处于襁褓之中。

其三,尽管经过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层的决策依然很难代表小股东的权益,而再融资溢价发行,可使老股东的权益快速增长,对新股东而言是权益的摊薄。

其四,政策导向。核准制下,再融资条件更加严格,审核时间加长,因此,上市公司希望一次筹集到尽可能多的现金,也出现再融资额屡屡高得惊人的现象。

再融资多成圈钱利器

早期股市上的投资者,曾对再融资兴趣很高,主要由于当时再融资多以配股形式进行,往往价格较低,可为投资者摊低持股成本。但近年来,采取增发方式再融资的价格较高,一旦股市下跌,通过再融资形式买到的股票,很可能产生亏损。

而这种亏损的担心正困扰着无数投资者。2008年8月以来,公告定向增发预案、且还未实施的公司共有226家,其中已有48家9月1日的收盘价处于定向增发价格下限之下,占比21.24%。

此外,今年以来,已实施定向增发的77家公司中,已有10家公司跌破定向增发发行价。破发幅度最大的是振华重工,破发幅度高达29.6%。

投资者不反对证券市场保持再融资通道的畅通,因为再融资对上市公司的发展确实能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此举得以有更优质的企业可供我们投资,但投资者深恶痛绝借道再融资的恶性圈钱行为。

近几年来,上市公司再融资金额超过其实际需求的案例比比皆是。不少企业将资金购买国债,或存于银行,或参与新股配售。有相当多的企业因要进行下一次再融资,才不得不将前次募集资金“突击”使用完毕,甚至由于不能按计划完成募资投入,为寻求中短期回报,上市公司纷纷展开委托理财业务。

无约束的规范反成鼓励

日前,证监会公布了一组数据,以彰显A股市场成立以来的辉煌成就,如为境内企业累计融资5.4万亿元、市值已达全球第三等。但在成串的数字中,难寻18年来上市公司究竟给投资者带来多少回报的数字。是故意遗漏,还是有难言之隐?答案不得而知。

与上市公司频频巨额再融资对应的一个严峻事实是,A股上市公司的分红意识淡薄,“铁公鸡”比比皆是,这与他们通过股市的融资渠道向投资者索取的现金投入严重不成比例。

由于广大公众投资者难以通过稳定的股利分配获得股息回报,只能被迫在股市上不断买入卖出,博取差价。监管层不是没有看到这种现象,也不是没有提过规范再融资行为的意见,但说归说,做归做,不具太大约束力的规范,反而变相鼓励以圈钱为目的再融资行为。

融资的最终出路是发行市场化,在市场化尚未实现之前,既然事实上投资人把融资或再融资速度与监管层对市场指数的高低联系在一起,监管层应做的是,尽量让融资或再融资企业透明化,切实监管这些企业从投资者手中融资后,真正给投资者带来预期中的回报。

监管层还该做的是,尽量让自己的审核行为与进程透明化。否则,投资者与企业、监管层相互猜忌,其结果只能使中国资本市场陷入恶性循环而无法自拔。

猜你喜欢

圈钱再融资股市
宝莱特:业绩一朝爆发之际大肆“圈钱”
借混改之名行“圈钱”之实 五粮液定增有损中小投资者利益
上市公司再融资风险管控机制的完善
游戏公司上市圈钱记录 首位超过1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