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课实效性三议

2009-10-28王洪伟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教者课标实效性

王洪伟

评课是与教师面对面交流、探讨课堂教学,是与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

那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有效的评课呢?

一、评课前——充分准备

我们在评课前一定做好充分准备,包括理论、知识以及心理素质准备,做到“有备无患”。一般从三方面入手:

1. 从课标、教材入手。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作为学校业务领导,必须要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不仅要掌握各科课标,还要掌握教材内容及编排体系,这样才能评好课,评课才能得心应手。

2. 从听好课入手。要想评好课,首先必须听好每一节课,记好听课记录,为评课掌握第一手材料。我们听课记录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实录型,另一种是选择型。这就要求我们要因人因课选择记录类型,不管哪种类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评好课打基础。

3. 从点评的重点内容入手。我们在掌握第一手材料后,还要从两个方面去思考:一是从教的角度,看教师的优势、特色、不足,商讨的问题;二是从学的角度思考,看学生这个主体发挥程度、学的效果和学生可持续学习情况、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活动的创造性等。一定要有重点,不能“千篇一律”、“千课一面”。

二、评课时——讲究方式

在作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我们在评课时还要讲究方式,灵活多变。

第一,学会倾听教者自评。

因为讲课教师也不尽相同,有新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也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有新秀,有骨干,也有能手、名师……作为评课者,为了达到评课的目的,达到实效性,一定学会察言观色,学会倾听讲课教师的自评,从而做出判断,作出评点内容的取舍,切不可主观臆断。因为任何人的点评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来“教无定法”,评课也无法用条条框框的标准准确量化。只有评课者与教者达成共识,点评的内容才能落到实处。

第二,善于采用恰当的方式点评。

倾听自评,其目的不是迎合教师,而是激励或督促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一般应先提出所听课的特色、优点,再指出不足或需研讨的问题,既要合情合理,又要切中要害,既肯定成绩,又要指出不足。不能一味谈优点或不足,更不能在教师面前显示自己理论高深,大讲生硬不切合实际的理论。评课要让教者感到实在,又要感到亲切、自然。俗话说:“高手过招,点到为止”,就是这个道理。

三、评课后——反思升华

1. 要反思。作为评课者,不要评完课就“鸣金收兵”、“大事完毕”,还要对评课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样才能对教学感悟进行理性升华,对教学体验进行科学思考,对教学经验进行理论概括。要反思评课产生积极的影响以及不良后果,反思今后评课过程中还要注意的方面。

2. 要反馈。就是采取措施把评课后的信息反馈到我们评课者。有两种形式:一是访谈,把参与评课教师召集在一起,坐下来就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准备、教学环节实施、师生双边互动、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讨论、交流。二是听课,再进入曾评过课的教师课堂听课,看评课后教师对存在不足或应研讨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究竟采取了哪些措施加以解决和促进。

总之,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作为业务领导只有深入教学一线,大量听课、评课、导课,才能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教者课标实效性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