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

2009-10-28冒红针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交流探究评价

冒红针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存在着智力、能力、喜好等方面的差异。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并敢于把探究合作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合作学习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各种能力及建立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营造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文化氛围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气氛,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舞,多一些理解、鼓励、宽容。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探索热情就会更高涨,合作的欲望就会更强,课堂就会更加生气勃勃。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要使学生拥有充足的发言、补充、更正和辩论的时间和空间,让各种不同程度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

1.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与学生平等地走进新课程,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有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口语交际《找秋天》时,引导学生收集秋天的资料,有关秋天的成语,写景句子,或者组织一次秋游活动,画画他们眼里的秋天,让学生充分感受同学之间的合作的成功乐趣。然后将学生自己的成果在班级交流,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教师把探究的机会留给学生,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同时受到鼓励、指导和建议,形成了积极、自信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2. 提供合作的快乐环境

教师要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实施民主化教学,让学生在充足的学习时间里愉悦的学习。教师应因组而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启发式帮助。教师可以以一个普通合作者的身份,自然地参与到合作有困难的小组中去,让学生觉察不出因本组水平低而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还应掌握并运用好激励这个课堂杠杆,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个性、各抒己见、相互交流甚至各执己见的合作学习氛围。一句真诚的表扬、一个赞许的目光……都能使每个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

二、给予学生合作学习的权利和空间

只有生动的教学才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 相信学生成功合作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从零开始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都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学中要尊重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并鼓励他们无拘无束地表达真情实感。对文章的解释应允许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允许有不同结论,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出来,并鼓励他们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去获取结论,延伸到课外,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自我寻求答案。

学生有些独特的见解,应该给予肯定;有时又些偏颇,应给予指导;有些见解真知灼见,我们应该支持和珍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捕捉、放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亮点。多引发几个:“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样想呢?”多问几个:“有不同的意见吗?”“你的想法比老师还要好!”以此来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深入思考,顺利进入更高的学习层次,使学习过程成为个性发展的过程。

2. 赋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合作学习才能有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会有成效。否则,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讨论,由于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就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同化,造成人云亦云。所以在合作学习前,特别重要的是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以便独立思考。

各组在完成了任务后,注意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进行汇报、交流,同时鼓励组与组之间提出质疑。通过交流、质疑,让学生感受到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获得的,意识到自己在其中的作用。

三、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后,要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作一个评价,包括对自己的评价与对他人的评价。自评包括对自己学习成效的评价和学习过程的评价,也包括对他人的评价:“在你们的小组中,你觉得谁表现得好,好在哪里?”“这次学习,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通过这样的评价,调动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积极性,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喜好,制定适当的奖励机制,包括精神奖励(如:值日的权利、奖状、小红花、一次娱乐的时间等等)和物质的奖励,比如:铅笔、笔记本、一本故事书、一朵花等。

总之,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有效合作学习,不管是教师的观念,还是师生关系、组织形式、教师管理等,都为学生科学思维品质的形成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猜你喜欢

交流探究评价
如此交流,太暖!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