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课教学选择辅助手段应注意的问题

2009-10-28景照红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科学课黑板辅助

景照红

小学科学课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科,加上一些多媒体辅助手段,教学、学习将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但毕竟多媒体只是实施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用得恰到好处,可以如虎添翼,如果生搬硬套,就是画蛇添足。

一、适度使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多媒体是现代教学工具,确实可以用来提高教学效果。但有些教师把它看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过度使用,致使课堂教学异化为学生看教师操作课件,是不可取的。为此,笔者设计教学课件的原则是:简捷、实用,并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如:在《月相》的课件中,为了让学生感知上弦月、下弦月的时间与位置的关系,笔者制作了一个动态的画面:时针会转动的钟面和东升西落的太阳、月亮。教学中学生一下就被东升西落的太阳和月亮吸引了,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发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再让他们想想太阳、月亮的位置和时间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就会对“上上西,下下东”有了深刻理解,也就有了看月相定时间的能力了。所以,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该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发挥最佳的教学功能。同时要从人与多媒体、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的关系入手,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律和要求,使多媒体在教师的驾驭下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

二、合理运用,重视板书的作用

现实中不少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已经放弃了粉笔和黑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有些方面仍是现代教学媒体所无法替代的。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突然而至的灵感是常有的,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有的必须以板书的形式才能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不同学生的知识面、表达能力等是有差异的,他们对同一现象的认识和表述会不同,教师不可能课前完全预见,需要在课堂上生成板书。这时,黑板板书就能得心应手了——黑板可以随写随看,内容还可方便地增删。为了让教学更贴近学生思维,除非是一成不变的科学规律、概念等,一般的结论,笔者都喜欢写在黑板上,这样既给学生留有了思考、想象的空间,又给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再一方面,因为计算机窗口的大小有限、展示的内容有限,在进行课件设计时,笔者尽量将能描绘现象、揭示规律的声音动画表现出来,学生思考后的结论则用学生的语言板书出来。这样现象和结论同时展现,学生会感到结论更易接受,又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三、因地制宜,教材为本

学生的活动就是最好的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为科学教学改革注入了活力,使长期困扰教师的某些教学难点迎刃而解。但在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教师少、设备差。6个班级的学校一般只有一名校长,一名科任教师及6个班主任,时间紧、压力大。因此,选择辅助手段要因地制宜,即使制作方便,有些课件的使用反而会成为教学的干扰源,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凡是用语言、文字、图像、实验等媒体形式就能表现得十分清楚的内容,就没有必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搜集影像资料、制作动画,这样做不但投入过大,也得不偿失。如:在研究重力的方向时,笔者没有使用大家都熟知的牛顿和苹果的故事作为引子,而取了一根带树叶的树枝在水里浸一下,拿出后倒拎着树枝让水顺着树叶滴下。让学生观察水滴下落的路径,并将路径在黑板上画出。水滴下落的路径是这样,那么其他物体下落的路径又怎样呢?笔者让大家动手试试。学生利用手中的橡皮、钥匙等做下落运动实验,观察后得出结论:这些物体都是竖直下落的。是谁让它们竖直下落?你知道重力的方向吗?学生自然能够正确地回答这些问题,同时也会用力的图示法来表示重力了。这样,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对知识的内涵也就有了更深的理解。

其实,科学教学中利用好多媒体,很关键的一点在于教师对教材的正确把握。只要我们遵循科学课教学规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不是作秀,合理选择辅助教学手段,小学科学课堂将会更加精彩。

猜你喜欢

科学课黑板辅助
构造辅助函数妙解压轴小题
黑板和粉笔
难忘的科学课
黑板
为一二年级小学生准备科学课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这样的科学课,我喜欢!
会发光的充气式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