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北高原:在财富大道上奔跑

2009-10-27杨晓荣宋海龙

新西部 2009年9期
关键词:榆林市榆林

杨晓荣 宋海龙

前不久,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组织了中央及省内媒体记者“走三秦,看变化”采访团,本刊记者随团走访了陕北榆林市和延安市的部分区县,深切感受到陕北这块“宝地”翻天覆地的变化。

西部“离共产主义最近的城市”

位于榆林市北部的神木县,2008年财政总收入72亿多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陕西第1位,西部第5位,全国第92位。在陕西省,有的县年财政收入仅几千万元,而神木县有的乡镇年财政收入就可超过10亿元。

在县委书记郭宝成的强力推进下,神木在国内率先实施免费医疗制度,老百姓看病基本不用自掏腰包,一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资料显示,今年3月至7月,神木县城乡居民患者住院报销总金额达4379多万元,平均报销比例72.59%。有网友惊呼,神木是“中国离共产主义最近的城市”。而在此前,神木推出的12年免费教育,使该县小学到高中的学生可以免费上学,还给住校学生生活费进行补助。资料显示,今年春季该县补助免费教育经费6104万元。

绿色产业结出丰硕成果

2008年,子洲县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在陕西省县域经济排名由此前的71位一举跃升到第33位,被誉为“子洲现象”。

“1斤绿豆能卖3块几,我们老俩口种20多亩地,可收入一万多元。”子洲县李孝河乡蔡维茂老汉说。李孝河乡和瓜则湾乡等多村的绿豆高产示范区2130亩,惠及7个村农户722户2200多人。通过推广“大明”绿豆高产品种,推广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集成技术,每亩绿豆预期目标产量150公斤,比大田每亩增产80公斤,核心攻关田每亩目标产量200公斤。

子洲县委书记雒凤翔说,2009年该县农作物播种面积74.5万亩,其中马铃薯和大豆占到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4.3%,基本形成薯,豆两大主导产业。2008年该县粮食总产10万吨,农民人均粮食占有量356.8公斤。马铃薯、小杂粮、大豆、绿豆、旱地玉米等15个示范区分布在该县农村的山沟沟里,示范总面积3.29万亩,其中核心攻关田800亩。

记者发现,榆林各县区都在实现着由生存到发展的重要转折,正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工业化突破发展,农业现代化初见端倪的历史性阶段。

“别的地方西瓜卖1块多,我们的西瓜能卖到4块多。”在靖边县红墩界镇尔德井新村,镇长张斌自豪地说。当地西瓜使用农家肥,不使用化肥,打自己的品牌,卖到城里价格就高出许多。该县黄蒿界乡产的土豆和玉米煮熟后吃起来很可口,据说有的领导视察就餐不去县城,而就要在镇子上吃煮土豆和玉米。

通过招商引资,靖边县建设高海则马铃薯生产示范基地3800亩。作为当地现代农业的缩影,该基地采用种薯脱毒化,施肥平衡化,灌溉节水化、耕作机械化的种植方式,所产马铃薯成为麦当劳,肯德基的专用产品。

2008年,榆林全市形成优质马铃薯235万亩,玉米163万亩,小杂粮293万亩,蔬菜27万亩,红枣1 45万亩、羊子651万只。

靖边县的能源化工产业园区建设同样如火如荼,速度快更被誉为“靖边速度”。该县县委书记马宏玉表示,靖边县有条件闯入全国50强。

中国“科威特”崛起不是神话

“我是学煤炭的,这是一块宝地,地下都是宝贝。生产力最为活跃。”说到榆林的发展,榆林市委书记李金柱显得很兴奋,他说,“60年沧桑巨变,30年旧貌换新颜,10年谱写历史新篇。“据李金柱书记介绍,榆林经济发展已进入快车道,三大奋斗目标是建设中国经济强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态名市。

榆林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和21世纪中国重要的能源接续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榆林的资源开发得到高层重视。1998年,原国家计委批准榆林建设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资料显示,2008年,榆林生产煤炭1.55亿吨,石油近800万吨,天然气87亿立方米,原盐41万吨,甲醇82万吨,发电量238亿千瓦时,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5%强,已建成超亿吨煤炭生产基地,亚洲最大天然气净化装置,国内最大的甲醇生产基地,正在形成国内最大的火电基地。一批甲醇,烯烃、煤间接转化等世界煤化工顶尖技术项目陆续落地,美国陶氏,英美安格鲁等5家世界500强企业,14家国内上市公司以及几十家国内知名企业入驻榆林。

近几年,陕北榆林等地不少人“跟风”到省城西安甚至到北京等大城市买房置业,而且有滨海地区的楼盘来到榆林做推广,榆林煤老板一掷千金的传说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当地有人夸张地戏言,只要能说一口纯正的陕北话,不管衣着如何,不管购房,还是商场购物,都会受到最好的礼遇。而在过去,榆林则是荒凉、偏僻,落后的象征,榆林人出外往往被看做“老土”。榆林市提供资料称,2008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万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00余元。

实际上,当地许多民营企业家都是通过个人奋斗,创造了自己的财富故事。据榆林市北部某县委书记称,该县某煤焦电化民营企业,下辖3座煤矿,电厂等,固定资产17亿元,老总原来也开过四轮(拖拉机)。一位热心慈善事业一掷千金的企业家,原来也是卖豆腐出身。与这些企业家發家创业同步的,是榆林经济的突飞猛进。

谈到榆林的明天,李金柱说,他们将依托神华,中石油,陕煤等10大企业集团,投资8000亿元,打造中国第一大煤化工基地。未来十年,榆林将投资1.5万亿元,建设10个领域80大类1000个重大项目,构筑大能化、大农业,大城镇、大生态、大水利、大交通、大流通、大科教,大资本、大平安“十大体系”,支撑榆林在更高水平上跨越发展。

榆林,风景这边独好。

猜你喜欢

榆林市榆林
叶锐仙作品
陕西榆林上半年GDP增速全省第一
美好教育三秦行
米脂伤害学生案提起公诉
关于榆林市经济稳增长的路径选
新常态下榆林地区群众监督机制建设分析
榆林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陕西榆林海关正式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