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文秘专业公共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2009-10-19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6期
关键词:文秘专业培养模式

韦 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后现代工业社会的到来,秘书人才的社会需求呈现出旺盛势头,同时,企业对文秘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将对文秘专业公共能力要求和培养方式等方面做一论述。

关键词:文秘专业;公共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4-0191-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后现代工业社会的到来,秘书人才的社会需求呈现出旺盛势头。在需求量增长的同时,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能力既有专业能力也有通用的公共能力。一般说来,我们对于专业能力都比较重视,但对于学生的通用公共能力培养的关注度还有待提高。而这些公共职业能力对于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文秘专业学生,他们的工作性质更加决定了公共职业能力在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作用。为此,我们从我院文秘专业多年办学实践出发,在经过社会调研、毕业生回访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按照能力本位的要求,对文秘专业公共能力要求和培养方式作出了一些探索,现将我们的做法论述如下。

一、秘书专业的公共能力要求

新环境下,用人单位在对文秘专业毕业生能力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为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高职高专毕业生不仅需要掌握较强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公共职业能力。这些公职业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际交往能力。秘书工作主要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的亲疏好坏会产生不同的效应,秘书若要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顺利开展工作,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2.创新能力。秘书必须时刻保持求新创新的精神状态,在固有模式中努力出新招、创新意,如将烦琐的办文程序简化,以多媒体手段管理文档等,就会使秘书工作的效率不断提高、方法不断出新。

3.团结协作能力。秘书工作是一个团队工作的黏合剂,上至领导,下至员工,内至企业职工,外到客户及社会各界人士,都需要秘书工作进行协调和沟通。因此,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的能力是现代秘书人员比其他文职人员更重要的能力。

4.学习应变能力。我们处在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环境复杂多变的时代,新情况经常发生,新知识层出不穷,秘书应具有超强的学习应变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适应新的情况。

5.社会活动和市场适应能力。秘书工作实际上是一个“学习—提高—适应—再学习—再提高—再适应”的循环过程,只有不断提高适应能力,才能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

6.信息处理能力。日常工作中,秘书要迅速加工处理各种商务信息,以满足领导决策的要求,这就要求秘书能熟练应用各种工具、方法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7.心理调适能力。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效率,企业环境以及秘书工作服务性协调性强的特点,要求企业秘书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秘书专业公共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从以上能力要素出发,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公共能力进行了探索,并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紧密依托专业社团,积极开展二课活动。第二课堂活动一直是教学的第二战场,为了保证第二课堂高效开展,我们紧密依托文秘专业社团,合理设计活动开展方案,积极举行各项活动。

(1)合理安排训练项目,确定能力培养目标。训练项目是能力培养的载体,不同的项目在培养能力目标上是有所不同的。所以我们对学生在校学习的两年时间(不含校外实习和顶岗实习)的二课活动进行全面的统筹安排,并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确定各自的能力培养目标,见下表:

(2)循环进行,有序训练。我们把以上8个项目分为两组。按自然年度分开,如日历单年开展第一组,日历双年进行第二组活动。这样可以保证每两年活动不重复,每一届学生在校期间各项二课活动都能有经历一次的机会。

(3)加强考核,鼓励竞争。考核和竞争是二课互动顺利开展的催化剂,为了保证二课活动的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公共职业能力,必须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和考核机制,将第二课堂活动和对应课程考核成绩挂钩,建立学生二课活动参与情况档案,并将参与情况和获奖情况与评优评先密切挂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2.合理安排实践教学,能力训练有的放矢。实践教学也是锻炼学生的另一战场,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在训练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公共职业能力。

(1)实践教学进程安排要有针对性。实践教学的安排过程中,我们在保证工作过程的完成性同时,时刻注重公共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将实践教学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认知实践,我们将学生送入学院各单位和或市内各实习基地进行参观和基础性实践,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第二阶段为专业实践,通过设计各种情境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第三阶段专业实习,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应变能力、社会活动和市场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第四阶段为顶岗实习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学习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调试能力等。

(2)实践教学要注重质量。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佳途径,形式自由多变,如果不注重质量管理,能力的培养目标就无法完成。因此,各个实践教学中,我们都建立了完善的考核体系,尽量采用多次考核、项目考核、技能考核等形式以督促学生技能训练,将技能考核与公共素质考核有机结合,达到能力培养目标。

(3)实践教学要做好实践后的总结工作。实践教学结束后,我们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总结,由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并推荐成员进行班级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演讲表述能力。

3.教师学生紧密配合,主导主体相得益彰。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能力的培养也是在互动中潜移默化形成,因此,教师和学生的精密配合是公共能力培养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1)教师要进行正确引导。日常教学或课外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只言片语和训练项目,特别是布置设计性的综合项目,去引导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创新、学会团结、学会应变、学会发现、学会调适。

(2)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引导的同时,也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积极参与、积极行动。同时提醒学生及时进行总结体会、认真感悟,不断提升自己的公共职业能力。

公共能力是区别于专业能力的一个特殊分支,它不只局限于从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体现为一种社会公共能力,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能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公共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首芳,李月强.从第二课堂与创新学分活动抓素质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08,(6).

[2]马锋,叶伟江,张荣路.对高职院校二课堂活动的若干思考[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12).

[3]柳遂文.活动项目教学是高职文科类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

基金项目:该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文科专业公共职业能力构成与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07B167,立项文号:湖北省教育厅 鄂教办[2007]15号)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韦伟(1980- ),男,湖北十堰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软件设计师,研究方向:办公自动化。

猜你喜欢

文秘专业培养模式
提升高职高专文秘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初探
从关键能力培养看文秘专业教学改革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新常态下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