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有机结合

2009-10-19吕晓梅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6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机械制图

摘要:《机械制图》和《AutoCAD》目前是完全独立的两门课程,但两门课程的基础是相通的,而且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两门课程在实际应用中更是紧密相连。

关键词:职业学校;机械制图;AutoCAD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4-0186-02

目前国内大多数的职业学校中,《机械制图》与《AutoCAD》是两门独立的课程,分不同的学期讲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课时,同时教学效果也不明显。《机械制图》的研究对象是机械图样,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绘图、识图和空间想象能力。该课程教学难度大,难点就在于如何让学生正确建立空间概念以及机件的表达方法。《AutoCAD》是Autodesk公司开发的一种微机辅助设计和绘图软件,其便捷的图形处理功能、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强大的二次开发能力以及方便可靠的硬件接口,已经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CAD软件,并成为CAD系统的标准软件。那么,是否可以将两门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呢?现将本人的想法提出来,与同行商榷,共同提高我们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

一、目前的教学现状

(一)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

我们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生产一线的中级技术工人,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和领悟能力有限,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诸多的实用技术,特别是难度较大的《机械制图》课程,我们教师需要采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以下弊病:

1.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机械制图》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角,学生处于被动位置,被迫地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呆板,学生缺乏热情,抑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影响教学质量。

2.传统的黑板制图,效率不高。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均是“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黑板上作图,重复劳动多,强度大,而且效率低,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从而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3.实物模型太少,不够形象。《机械制图》是一门很抽象的课程,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为了协助学生理解,教师通常会利用各种模型,引导学生建立空间想象思维能力,以及平面与立体转换的分析能力。但是,由于受到模型的种类、数量的限制,不能结合课程随意找到合适的模型,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难点,无法清晰地讲解。学生也很难想象出复杂的形体的结构,不能充分掌握知识。

4.分析几何形体结构和组合体结构时,缺乏生动的教学手段。当教师在讲解组合体的读图和各类组合体的视图分析时,往往采用在黑板上徒手画轴测图的方法进行。这就对教师的徒手绘图能力要求很高,而且教学的效果也不理想。特别是剖视图的讲解,单单采用板书很难让学生掌握,使得教学质量下降。

(二)传统的《AutoCAD》课程,主要是传授利用软件辅助绘图的动手能力

课程内容主要是介绍如何使用CAD软件,包括软件的功能特点的介绍,软件使用界面的介绍,各个命令及快捷键的使用方法,以及平面图形和三维实体模型的绘制等。然而传统的《AutoCAD》课程都不再涉及《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如果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掌握的不好,虽然有先进的绘图软件,但是由于欠缺空间想象能力和识图能力,结果导致《AutoCAD》课程也不能很好地掌握。

二、《机械制图》与《AutoCAD》的关系

《机械制图》是《AutoCAD》课程的基础,《AutoCAD》是《机械制图》课程在运用上的促进和提高。《机械制图》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及识图、绘图的能力,是CAD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如果未能掌握《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即使有先进的绘图软件,也无法将实物通过三视图、剖视图等形式表达出来;另一方面,CAD软件既具备较强的绘图及编辑功能,也具备部分三维造型功能,极大地提高了绘图效率和绘图质量,是手工绘图效率的十至二十倍。另外,许多手工不能精确绘制的图形,通过微机软件就能轻松地绘制出来,还可以利用CAD软件中的快捷按钮来完善零件图等,比如粗糙度、尺寸标注等等。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推广,CAD技术在建筑业、制造业的平面设计,甚至在室内装修等三维设计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说,CAD基本上取代了手工制图。但这并不是说《AutoCAD》课程就可以取代《机械制图》课程。相反,两门课程应该更为紧密地联系起来,结合当前的授课实际情况,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结合起来教学,我们可以称之为《机械制图与CAD》。

三、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分析和了解原有的两门课程之间的关系之后,我们讲授《机械制图与CAD》这门新的课程时,就可以抓住其特点,联系当前最新的CAD技术,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方案。课程设计将机械制图和CAD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两者相辅相成,教学效果能达到事半功倍。其中,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课程安排。《机械制图》和《AutoCAD》要结合教学,不能简单地把《机械制图》和《AutoCAD》课程以“1+1”的方式结合起来。先讲授制图的基础知识和CAD软件使用的基础知识,然后就可以将两者穿插起来进行教学。例如,《机械制图》原教学过程中的板图作业及轴测图的画法可放在CAD中进行。这样,既可以避免前面提到的在课堂上进行手工绘图所造成的课程枯燥、死板等问题,又可以利用CAD软件的优势,结合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新的知识,掌握空间思维转换、识图、绘图等技能,打好坚实的基础。

2.教学重点。该课程教学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识图、读图等基础能力的训练,着重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此阶段以原《机械制图》的理论为主,板图作业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注意这一阶段主要传授的是入门知识,模型、作业、例题等均以简单基础的图形为主;第二阶段是在CAD中作图。此阶段以组合体视图的识读、零件图的识读为重点,作图以CAD软件作图为主,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三视图、剖视图等方法表示实物。同时,还应讲授零件图识读的要求,包括标题栏、视图、尺寸、技术要求等,还应要求学生掌握运用CAD进行基本的绘图和编辑等知识。

在这两个阶段的教学达到预期效果后,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可以因材施教,传授轴测图的画法和一些简单的三维模型的设计。这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利用学生设计出来的模型,作为今后教学的道具,不断地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机械制图与CAD》这门课程。

四、《机械制图与CAD》教学的发展

当前,CAD软件的普及确实是极大地丰富了机械制图的教学内容,也改进了机械制图的教学方法,《机械制图》与《AutoCAD》的结合使得我们的制图教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应用软件的飞速发展,我们教学水平和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目前这个阶段。在一些发达国家,Pro-E、Solidworks等先进的三维软件已经普遍应用了。这些软件,只需设计出三维的零件图,与其相连的加工设备就可以根据设计直接生产出零件,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因此,我们今后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不断地更新,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创立有专业特色和技能的课程,使得我们技校学生能学到更多、更先进的技术与技能,也为我国的技术型人才素质的提高尽一分微薄之力。

作者简介:吕晓梅(1979- ),女,甘肃人,广州汽车工业技工学校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机械制图
CAD三维转二维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让管理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