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模式

2009-10-19曾婉芬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6期
关键词:学生为本教学创新

摘要:中职课堂教学改革是进一步深化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文章从改变教育教学观念入手,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潜能作为教学发展目标,把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作为突破口,进行了课堂及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探索。

关键词:教学创新;实例教学;学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4-0185-02

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是一个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切实起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同时,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先进性。

一、创新教育理念

中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第一线的技能性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应具有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出优于其他教育类型的、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要培养这样的学生,必须在正确的、先进的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创新教育理念,把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尤其是技术实践能力的教学观念落到实处。

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教师应该做到:转变观念,把自己视为教学的“组织者”,而不是“操纵者”;应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使学生从“要我学习”改变为“我要学习”。因此,我们要在教学实训工作中实践,从理性认识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改变教学方法

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就要敢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倡“启发式”、“互动式”、“任务式”教学,引导学生“创新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搭建好师生教学互动的平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开发的时间,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留给学生创造的空间,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灵活应用,这种学习是思想的解放,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改变为一种主动地要求学习,使学生善于质疑,勇于创新。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发展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保持强烈的责任心,关爱身边每一个学生。过去传统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重复教师的讲话内容。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教会学生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从“学会”转向“会学”。 将学生的学习与学生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仅是“学知识”,而且要“学做人、学做事,学会生存、学会生活”,使学生成为能很快适应社会要求的合格的劳动者。学会学习是一个人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只有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育就要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潜能作为教学发展目标,把改变传统、单一的讲授模式作为突破口,进行了课堂教学的改革。笔者从事该课程教学多年,深深地体会到,用“启发式”、“互动式”、“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不仅能教会学生的知识,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使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才能真正掌握知识的精髓。

例如,在AutoCAD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就是打破传统的先逐个命令学习,再进行绘图应用的教学模式,以绘图实例为授课重点,把学习的命令融入到具体任务中讲解,侧重于命令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绘制工程图的过程和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读图的方法及画图的步骤,启发学生思考,再以明晰的步骤和相关命令知识点的讲述。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示范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由于学生在课堂上直接参与,在体验中学习,命令的使用方法掌握得都比较牢固,并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随着学生绘制图形的增加,利用软件本身功能完成工程设计就更加熟练,熟能生巧,学生操作水平也就自然提高。

(二)改变教学模式,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

学校选择“数控加工技术、机电一体化、汽车电气检测、汽车维修”等专业作为课程改革与教学模式的试点专业。从“模块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专业设置入手,明确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整合新的教学内容,确立合理的教学模式项目。在深入调查研究,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在教学模式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近几年来,学校通过社会调查,了解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的用工情况,分析企业专业岗位工作能力需求。组织相关教师召开课程分析会议,研讨课程体系改革,确定课程内容和结构,进行课程模块化分割和一体化教学。

如“数控加工技术”专业新课程体系改革:以往开设的课程重点是研究和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加工工艺,忽视了为什么要掌握相关新知识、新工艺,在实践中有何用途,因此知识不能让学生马上理解。现在新构建的课程体系分公共课模块、技术基础模块、机械制造基础模块、专业技术模块,其中机械基础模块和专业技术模块是完全与技术岗位相对应的“理实一体化”工作模块,教学过程按模块进行教学。使学生的知识有了连贯性、系统性,学习效果大大提高。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就是以“教师提出任务→精讲相关理论→学生动手实践→师生交流与评价”为主线,开展以项目为中心、以任务为主体、以相关知识为辅的任务驱动型课程结构。

三、教学成效

(一)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这几年学校四个专业都实施一体化教学,多个学科实施了“任务驱动教学法”,今年组织的学生座谈会中,学生普遍反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

可见,教学改革最为突出的变化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学生的职业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学生的集体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为学生以后在工作岗位上的发展空间奠定基础。

(二)提升了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

教研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能使教师获得成功的体验。自教学改革来,学校把理论与实训两个课堂统一起来。同时,通过开发与编写校本教材,以及改变教学模式,教师业务水平、一体化教学能力提高迅速,师生之间频繁的学习交流,教师之间的教研交流,既培养了学生专业技能,也增强了教师的专业技术、实践应用能力和教研能力。

教研教改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教育服务意识,实施了“以人为本、全面人才教育”的办学理念,使教师主动参与到主动、认真、负责的教学过程之中。同时,教师也大胆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一体化”、“任务驱动教学化”,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等等。通过各种教学改革专题研究活动,增强了教师全面、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创新教材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因此,创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技能型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宇.技能振兴:战略与技术[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黄惠廉.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基础与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

[3]吕爱英.谈机械制图课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

作者简介:曾婉芬,广州汽车工业技工学校讲师。

猜你喜欢

学生为本教学创新
初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构建初探
分析基于网络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