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教师的知识储备

2009-10-19马晓园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6期
关键词:知识储备高职院校

摘要:高职院校是迎合我国的技能型人才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每年为我国培养大量的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随着科技进步技术的发展,企业对需求人才的水平进一步提高,而高职院校教师的知识储备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有重要影响。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储备的迫切性,并对于教师知识储备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知识储备;研究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4-0183-02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职学生与日俱增,高职教育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认识社会需求,对口培养人才,是高职院校的突出特点。当今,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后备力量的职业培训,首要任务就是保障企业所需技术人才的供给和补充,为经济发展培养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技术工人。

未来社会的竞争首先是教育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又是师资的竞争。作为教师素质重要组成部分的知识储备,就显得十分重要。无论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本教案”的传统课堂教学,还是计算机、投影机、展示台等现代教学辅助设备出现的多媒体、网络化课堂教学,都要求教师本人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一、知识储备的迫切性

(一)只有做好知识储备才能满足学生不断成长的需求

传统教育的目的是要求教师传授尽可能多的知识,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而现代教育的目的是要求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强调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能力比记忆更管用。如果学生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就可以随时随地根据需要来学习,不断补充新知识。

(二)知识储备是课堂教学的源泉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高职院校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要有自己的“米”,这个“米”就是自己的知识储备。提起“滥竽充数”,很多人就会想到可笑的南郭先生。不会吹奏的南郭先生在喜欢大型乐队合奏的齐宣王面前可以装腔作势,以假充真,从别人的劳动成果中分得一份佳肴。但在喜欢吹竽独奏的齐缗王面前不得不溜之大吉,成为千古笑谈。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就是“独奏”,丝毫不得马虎,如果不会“吹奏”就只能逃之夭夭。因此没有知识储备的课堂教学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知识储备是提高高职学生学习兴趣的要求

传统教育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要努力钻研教材,就能教出高水平,教出高质量;而现代教育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肯学、爱学、乐学,课堂教学才有生命力,才能出高质量。而教师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视野,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继续学习的强劲动力。

二、高职院校知识储备的几个方面

教师的知识储备离不开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知识的储备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以及方式,都是由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特点来决定的。一般说来,教师的共同使命决定了教师知识储备的普遍性要求;教师的具体教学任务决定了教师知识储备的特殊性要求。

(一)教学能力储备

要成为一名好教师,除了具有良好的师德、渊博的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指教学基本功、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效率的综合,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储备。高职院校的三尺讲台是神圣的,要站好这讲台,利用这块天地构筑成宇宙神奇的万千气象,必须具有占有这块阵地的本领,认真理解和运用教学理论与方法,并且对教学方法和技巧运用提高、互相促进,以适应高职院校教育的需要。

(二)具备现代教育思想

所谓教育思想是指按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愿,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及方法等根本问题的认识和看法。现代教育思想包含最基本的三种观点,即素质教育观、终身教育观和创新教育观。同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在促进人的发展过程中树立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教育必须走向民主化、终身化、多样化、个性化和国际化;教育必须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要为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创设条件,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之上都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

(三)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

信息化教育环境要求教师做研究型教师,这不仅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水平的一个必然途径,而且有益于教师的教学创新。研究的范围包括教材研究,教学资源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教学对象研究、教学环境研究、教学过程研究、教学效果测评研究等,通过自身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强化教学实施和组织能力,还应包括本学科与专业的研究。

三、高职院校教师知识储备的几个途径

教师的知识储备离不开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知识的储备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以及方式,都是由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特点来决定的。一般说来,教师的共同使命决定了教师知识储备的普遍性要求;教师的具体教学任务决定了教师知识储备的特殊性要求。

(一)交谈(听课、听讲座)

教师劳动的方式是个体的,其成果却是集体化的。没有教师集体,教学不可能成功。因此教师间必须进行交往。教师间的工作交谈,实际是互相学习的过程。一位哲人说过:“你给我一个苹果,我给你一个苹果,两人手中仍是一个苹果。如果你说一种观点,我说一种观点,交谈的结果就是两人各得两种观点。”教师间的人际往来,如教研活动中的交谈,串门拜访,以及与外界的交往,均可达到交流信息、启发思路的作用。

(二)利用图书馆不断充电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备一桶水。”这句话形象化地指出了师生教学的知识比值。这是教学规律使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为了满足学生求知的渴望,教师还必须刻苦学习,不断“充电”,改变“一桶水”的现状,保持“源头”的活水长流不断。利用图书馆这是教师知识储备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方法。图书馆既是收藏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场所,又是保存最新科技成果的宝库。教师要珍惜利用图书馆的权利,重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挖掘图书馆的价值。自学是长期、艰苦的学习过程,又是灵活、方便、自主的学习过程。高职院校应该加强自身的图书馆建设,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不断充电、学习的环境。

(三)搭建知识储备交流平台

知识储备的目标是实现知识的共享、创新和应用,因此,知识储备库应根据知识来源和用途自成体系,便于高效应用。高职院校对知识储备应加以区分、整合,梳理各类知识的区别和内在联系,搭建各学科、各专业的知识储备中心,通过专业的收集知识、归类知识,为教师听过一个便捷的获取知识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詹可义.专业化教师知识的文献研究及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3).

[2]张震.商业银行如何构建知识储备体系[J].现代金融,2007,(3).

[3]梁宝桢,孙国成.现代职业培训与教师知识储备[J].中国培训,1997,(7).

[4]周大鹏.大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知识储备[J].科技资讯,2006,(7).

[5]汤希敏.教师的知识储备及其完善途径[J].中国农业教育,2001,(5).

作者简介:马晓园(1955-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教师,化学实验师。

猜你喜欢

知识储备高职院校
县级气象服务工作经验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读后续写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