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公路的环境保护

2009-10-19杨新超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6期
关键词:设计施工公路建设

杨新超

摘要:公路建设是复杂的工程,沿线地带长,与各种地形、地貌都有可能交汇,施工中的取弃土石、开挖路槽及高填方都会破坏或影响周围的地形、地貌,对环境有广泛持续的影响。如何尽快转变思维,提高环保意识,强化设计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意识十分迫切。文章对公路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环保问题,提出了环保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公路环保;公路建设;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U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4-0121-02

近年来,公路发展突飞猛进,既给人民生活带来了繁荣与便利,同时,受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生态因子等因素的影响,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伴随着公路建设、养护全过程的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因地制宜地解决好公路建设、养护的环境保护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路发展的超前性和重要性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认可,但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和交通运输量的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必须结合自身行业特征,坚持公路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公路环保。本文对公路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环保问题,提出环保思路和措施。

一、公路发展过程中应着眼于代际的公平性、资源需求的限制性、与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协调性和发展类型的质量效益性

代际公平性的考虑是长远的、具有战略性的。掌握着资金和技术的当代人在追求发展和消费时,如果以资源的过度需求和浪费以及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就会影响后代人平等发展和消费的机会。公路环保、节约“九五”期间才启动,这同高速发展的公路事业相比有些滞后。目前,高速公路的设计已经注意到了环保、节约工程(含水保工程)的配套,但低等级公路差距较远,如防污类项目设计不足、与环境协调考虑不足、绿化粗放、管理不善等。长期以来,考虑公路的工程功能和安全功能较多,对公路环保、节约生态功能则考虑较少。另一方面,环境容量的限制性也应考虑。公路施工、养护营地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垃圾管理不善,沥青加热方式落后,采土、石点的恢复不利等都增加了环境污染负荷,应提出规范性防护措施。公路建设与管理如何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仍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我国公路发展已进入高增长期,我们已经认识到在公路建设和使用中把它的工程功能、安全功能和生态功能同等对待的重要性,其每一个方面都是公路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只有兼顾了上述“四性”,公路建设才可能健康持续发展。

二、公路环保不能只是一句口号,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加强公路系统自身发展能力的建设

它涉及四个系统,即思想保障系统、物质基础系统、操作指标系统和投资保障系统。

思想保障系统指公路系统领导、管理技术人员和工程技术队伍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节约意识的科学化、系统化,主要有环境资源意识,环境价值意识,污染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意识,生态意识,包括环境质量在内的生产、生活质量意识,环境法制意识和环境道德意识。要把努力提高公路系统全员环境意识作为发展公路事业的行动指南,贯穿至公路建、养、管的全过程,并逐步成为全体职工的自觉行为。

物质基础系统指公路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绿色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的建设。它主要包括环保、节约工程在内的道路改造技术、道路选线技术、路面减噪技术、公路生态(水保)防护技术、道路养护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以及取土场、弃土场整治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使得科技进步对公路发展的贡献率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操作指标系统指的是环境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公路污染源评价指标体系、公路环境标准系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公路施工、营运的环境监测规范、公路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公路可持续发展法规和质量标准体系等。与其说它是一种指标体系,不如说是关于可持续发展操作方向与内容结构的一系列规定。

投资保障系统的建设是公路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点。投资保障系统指公路养护、环保、节约工程、环境管理和污染事故以及自然灾变的应急支持系统所需资金的筹措和支持保证能力,没有这个保障系统的支持,一切都会落空。除政府给予必要的扶持之外,还可以积极运用建立交通建设特定财源制度、建立交通设施投资的综合补偿机制、利用市场机制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

三、公路环保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公路环保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与公路发展尚不平衡,各地生态环境各异,要将公路环保落到实处,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措施,基本思路可以从三个层面上考虑:一是需要提上日程并通过试点推广的措施即新举措;二是已经在做但还做得不好、需要改进的措施;三是已经做了需要强化和提高并坚持下去的措施。

(一)公路环保的新举措

1.公路生态环境不够好,抗灾(水毁)能力不强,虽有诸多原因,但总体投资力度不足是一个重要因素。应加大公路建设、养护和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建立公路养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项资金。

2.结合公路网建设,研究制定低等级公路的改造升级计划,并在其设计、施工和营运阶段编制、落实水土保持方案。

3.引进公路生态保护工程的专门设备和技术;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实用型专门人才;鼓励和扶持公路施工和养护企业朝公路生态保护专门化队伍方向发展,并给予相应扶持政策。

4.明确公路养护部门的公路环保、节约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职能,全面执行工程建设的环境监理和环境监测,真正做到预防为主,防范于未然。

5.正确的决策必须建立在相关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在公路环保、节约和水保方面应专门列出研究计划,开展系列研究,为彻底解决公路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坚定的基础,并加大这方面的科研投入。

(二)需改进的措施

1.设计阶段:选线注意与周围地形、地貌结合,做到不破坏即是最大的保护;防护排水系统综合路用和周围环境地形相结合,避免只重公路而轻视与自然的协调,最大程度地做到既保护公路又协调环境;运用植物生态防护技术恢复草植被,增加生态防护;公路绿化工程向美化、香化、优化方向发展,特别着重成活率;服务区(道、班、站、所)垃圾应考虑分类收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要加强管理和运作。

2.施工阶段:对沿线的取、弃土、石场进行详细的调查,并综合调配;详细规划挖方的弃用,尽力减少大开挖,挖方尽可能利用,减少弃方;进一步加强取、弃土场和临时用地复耕的监管;提高施工和养护企业的机械化水平,减少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对有组织排放的施工设备应采取有效的减缓措施;对桥梁下构施工给水体造成的污染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加大管理力度;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和垃圾排放也应有序。

3.营运期:收费站是污染重灾区,应大力加强噪声和废气污染防治,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加强个人防护;注重服务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保养,垃圾分类收集问题也待解决;消灭“视觉污染”;补齐绿化“欠账”。

(三)需巩固、提高的措施

1.环境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观念的转变不会自发完成,需要广泛深入的环境教育和发展反思。为此,要加强公路系统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环保、节约培训工作,使之形成正确的发展观,并自觉地用以指导工作。

2.所有道、班、站、所都应成为绿化美化点;进一步提高道路养护的固体废物利用率,力争做到100%利用;对发现的文物古迹点要100%加以保护。

3.进一步确保所有公路建、养项目的环保、节约经费投入,根据需要逐步提高相应比例,并注意统计其环境经济效益。

4.进一步加强公路系统环保、节约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加大环保、节约科研力度,把公路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要以较低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换取较高的公路发展速度,从根本上提高交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四、结语

公路环保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促进公路环保、节约和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公路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从而真正实现建设绿色道路的愿望。

猜你喜欢

设计施工公路建设
试论燃气管道设计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山岳型风景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研究
探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施工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