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行人本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009-10-19张增阳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6期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人为本企业管理

张增阳

摘要:推行精细化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强化企业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企业,人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紧紧抓住“人”这个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推行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企业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4-0024-02

现代企业管理的趋势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企业管理最根本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只有牢固树立人本思想,推行精细化管理,才能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陕北矿业包头运销公司多年在企业管理方面秉承军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探索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细管理模式,也正是基于这一特色文化,成就了一个铁打的营盘,坚强的领导核心,团结奋进的队伍,使得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一、推行精细化管理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精细化管理就是由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的转变,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也可说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理念上的转变。“精”是精湛,精益求精;“细”是细节,最小的工作单位。“细”是精细化的必经途径,“精”是精细化的自然结果。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具有全员性、全面性和过程性的特点。对于现代企业来讲,要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下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愿景,就必须以人本思想为指导,实行精细化管理,精细管理是体现人本管理思想的科学管理模式,是企业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凝聚员工力量,提升员工素质,谋求长远发展的举措,代表了现代企业管理的潮流。只有通过实施精细管理才能使企业的管理走向精细化,由制度管理向自主管理过渡,从而确立员工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真正实现全员自主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职工的能动性,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二、推行精细化管理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精细化管理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中心

在理论上讲,现代企业管理学将企业管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治管理;第二层次是法治管理,而法治管理又有两个阶段,低阶段和高阶段,低阶段为岗位责任制,高阶段为精细化管理;第三层次是人本管理,人本管理也有两个阶段,即低阶段和高阶段,低阶段为文化管理,高阶段为自主管理。因此,精细化管理是法治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过渡,精细化管理是文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文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升华”,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

陕北矿业包头运销公司其前身为军办企业,为陕煤化集团下属唯一跨省区经营企业,始成立于1990年,十几年来隶属管理几经更迭,但始终傲立于市场经济浪潮之中,其煤炭产品运销天津、山东、上海等地,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国家重点合同计划逐年增加。连年被陕煤化集团评为“文明单位”,多次受到上级组织好评。究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继承与发扬了良好的军企作风,抓住了人这个最根本的中心。多年来,他们围绕人这个中心,一抓政治学习,年有年计划,季有季计划,月有月安排,既有集中组织职工学习,又有职工自学安排,每人年度学习笔记都始终在3万字以上,并经常做到根据企业阶段性运行情况,及时召开员工大会进行形势分析宣传引导,定期教唱军队歌曲,做到会前、学习前齐唱军队歌曲,充分凝聚广大职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广大员工始终保持了高度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二抓业务培训,业务素质是立身之本,该公司采取多种形式充分为员工搭建成才平台,提供学习机会,鼓励员工学习,或外请专家授课,或安排员工进入高等学府深造,或鼓励职工参加成人高考,并专门设立了职工图书室,为员工购买专业书籍方便借阅,促使员工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员工素质的提高反作用于企业,又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三抓行为养成,在抓员工行为养成方面,他们积极借鉴军队管理,积极向解放军学习,从细节抓起,从小处见大,从随手关灯、节约用水、珍惜纸张方方面面进行行为规范,使广大职工无论是在生产操作还是日常行为方面都有着一种墨守的准则和规范。四抓思想工作,无论是组织还是公司主要领导都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定期有针对性地开展职工谈心,细心掌握每位员工的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员工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广大员工始终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

(二)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根本在制度

实行精细管理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在沿着精细化管理前进的道路上,该公司始终认为必须要紧紧抓住基础管理,不断夯实建筑大厦的基础,只有基础管理进行长期的细化,使其根植于管理创新之中,渗透到日常管理之中,融汇于生产经营之中,才能营造出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在实践中针对新情况、新要求不断完善、补充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和工作标准,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才能形成一种具有强大动力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因此,他们坚持把各类制度的建立与修订作为每年的一项规定动作做实做好,汇编成册,集中学习宣传,并在各类制度下进一步细化分解,建立了各项管理标准、各岗位工作责任制、工作标准,使每一项工作的开展从始到终都有着严格规范要求,保证了工作质量和效率。也正是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使广大员工在一种动态管理中不断完善自我,使企业在动态管理中不断得以创新,进而实现管理中的人本内涵,发挥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三)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在领导

精细化管理是一把手工程,领导是企业运营的核心组织者和指挥者,具有决策、组织、指挥、创新和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职能。企业实行精细化管理,需要领导者发挥组织职能,为企业的运行制订制度和规则,确保企业能够有序地运转,从而发挥“人”的作用。同时,领导者以他在企业所确定的权威,通过指挥协调各个部门的相互关系,调动各个利益群体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进而实现企业制定的各项目标、计划和设想。因此,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在领导,在于领导发挥核心的组织和指挥职能。

(四)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成败在考核

精细化管理必须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该公司在精细化管理实施过程中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考核机制,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实行动态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并将考核结果与职工的工资分配挂钩,有效地推动了精细化管理的深入。每年对各项经营指标进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细化分解,层层落实,传递压力,使人人身上有指标、有责任、有考核,通过严格的考核,坚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软指标硬化,硬指标量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性的标准化,定量的数据化,体现在时时处处,从而保证精细管理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融入于企业文化建设

从企业的层面上来看,企业文化是企业所依赖的一种文化价值观。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企业里的一切围绕着生产和经营展开活动,只有经济价值观,没有文化价值观。但事实是在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中无不充满着文化的气息,文化的价值观始终主宰着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和它的经济价值观,企业文化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融入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在保持与发扬部队优良传统,适应快节奏行业特点的双重作用下,该公司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三特”精神,和“甘、赶、敢、干”工作作风。甘,就是甘苦与共、同舟共济、甘于奉献;赶,就是赶超一流、永不满足、超越自我;敢,就是敢打硬仗、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干,就是说干就干、多干实干、干出成绩。“甘、赶、敢、干”的工作作风,锻造了这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坚强战斗团队。也形成了一种“不干则已,干就干好”,“雷厉风行、事无巨细,高标准、高质量,认真、用心、细致、负责对待每一件事”,“节约一分钱就是赢得一分利”,真正实现了领导决策有力,队伍落实有力,效果明显的良好循环,激发出了企业内在潜力,焕发了充满活力的团队精神,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为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浓厚的企业精细管理文化氛围。

猜你喜欢

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人为本企业管理
国产汽车品牌营销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