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远的诺曼底

2009-10-16刘洪玉

书屋 2009年9期
关键词:纳粹德国国防军鲁尔

刘洪玉

1944年初夏,欧洲战场的战略态势是,遥远的东方前线离纳粹德国的工业中心莱茵-鲁尔地区有两千五百多公里,而在西方,从英国南部港口到莱茵—鲁尔地区的距离只有五百多公里。假如苏军1944年初夏进攻成功,会占领白俄罗斯、乌克兰一些地区,这些地区虽然重要,但对纳粹德国的战争能力来说,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而如果西方盟军1944年初夏从英国南部港口跨海在法国北部海岸登陆成功,由于路程较短,将会很快地占领莱茵-鲁尔地区,这些地区对纳粹德国的战争能力必不可少,一旦失去,将会迅速导致纳粹德国的总崩溃。可见莱茵-鲁尔地区比首都柏林的军事价值更大。所以,希特勒1944年5月20日告诉西线的主要指挥官说,决定性的战役将在法国北部海岸打响,粉碎敌人登陆的企图,比在西线战场作出一个纯粹区域性的决定更重要,它是整个战争的过程以及随之而来的最终结果中惟一的决定性因素,这也意味着第三帝国的命运取决于此。

客观地说,当时希特勒也确实具备把即将到来的盟军登陆部队赶回海里的实力。虽然德军在1943年1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损失了二十五万兵力,丢掉了数量可观的武器装备;在1943年5月的北非战役中又遭到西方盟军的痛击,德意非洲集团军群被打得一败涂地;在1944年5月的意大利中南部又和西方盟军打了一场消耗战。这部曾经十分可怕的战争机器在接二连三的失利中开始出现衰败的迹象,但是,它的元气并没有大伤,仍然是一支拥有六百五十万之众,能征惯战,令同盟国不敢小觑的劲旅。特别是德军此时已独家拥有刚研发的撒手锏即秘密武器V1导弹,其战斗力更是首屈一指,无与伦比。因此,希特勒断言,德军完全可以同时打赢西线和东线这两场战争。

让希特勒意想不到和感到惊恐的是,恰恰在他对西线的主要指挥官下达的指令刚刚过去半个月,三百万美、英、加盟国部队就于1944年6月6日在美国西点军魂艾森豪威尔将军的卓越指挥下,开始从英国南部朴次茅斯、法尔茅斯、达特茅斯、南安普敦、纽黑文、托基等港口分批次横渡英吉利海峡,一举突破他和隆美尔苦心经营数载的大西洋壁垒,在法国北部诺曼底海岸之奥马哈、犹他、斯沃德、戈尔德、朱诺等五个海滩强行登陆,犹如神兵从天而降,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诺曼底登陆吹响了彻底打垮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以及国防军的响亮号角,敲响了彻底埋葬希特勒第三帝国的丧钟,并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场决定欧洲乃至全世界命运的关键性战役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几年来,希特勒一直狂妄自大地认为西方民主国家没有效率,而他的极权主义专制国家效率与生俱来;他的国防军是世界上从未见过的军队,威力无比,天下无敌;民主国家不可能培养出可以与纳粹德国训练出来的最优秀的士兵进行有力抗争的年轻战士,极权主义的狂热与惩罚永远会征服民主主义的开明与温和;凭借从丹麦至西班牙比斯开湾南端固若金汤的海防线和优势装备以及纳粹党宣传机器鼓噪起来的狂热的民族主义武装起来的精锐士兵,就可以挫败西方盟军这个纳粹德国头号敌人1944年的跨海登陆攻势,然后就可以从西线抽调五十个师的兵力充实东线,与苏联人作最后清算,使第三帝国稳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券,从而更野蛮地征服世界,荼毒人类,千年不倒。糟糕的是,他赌输了!正是在1944年6月6日的诺曼底以及后续的一系列恶战中,训练素养优于德军,战斗意志始终占上风的西方民主国家的军队让自己的愤怒表露出来,凭借美国压倒一切的工业实力和民主国家赋予每一个自由战士的自信心,在海陆空联合火力猛烈打击下,彻底粉碎了纳粹德国国防军的血腥反扑和疯狂抵抗。德军兵败如山倒,到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为止,诺曼底战役结束。此时,西方盟军已在法国大片土地上牢牢地站稳了脚跟,并消灭纳粹德国国防军四十个师(约一个集团军群),其中许多师在德军战斗序列中属第一流的王牌师。德军整体实力锐减,攻防能力大大减弱,被压缩至法德、法比、法卢边境一带驻防,如惊弓之鸟。

正是由于西方盟军在诺曼底战役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同盟国在欧洲开辟至关重要的第二战场的战略目标才得以实现。自此,同盟国正面抗击法西斯的力量空前强大,士气高涨,信心倍增,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逆转,战略天平向着有利于同盟国方面倾斜,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走向全面失败的结局已确定无疑。诺曼底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最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在诺曼底大会战中,天底下装备最精良、机动性最强、火力最猛、伙食最好、作风最顽强的美军成为同盟国打击纳粹德国国防军的骨干和中坚,成为纳粹德国国防军的克星。同时,美军以攻无不克、横扫千军的磅礴气势狠狠地教训了混世魔王希特勒,明白无误地警告他没有任何资本可以在轮椅上的民主斗士罗斯福面前撒野,他想用纳粹主义打败美国,统治世界,主宰人类,简直是疯了。艾森豪威尔、布莱德雷、巴顿、柯林斯、沃克、李奇微、范弗里特、泰勒等一批美军高中低级将领因其杰出的指挥才能和赫赫战功名扬世界,威震敌胆,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狠狠打击法西斯主义的大英雄,得到了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褒扬和尊敬。

在诺曼底地区的战败,是纳粹德国国防军的最大灾难,它比苏德战场任何一次败仗都更加损伤德军的士气,它标志着希特勒的士兵们对他的盲目崇拜将要消失。诺曼底战役后,希特勒为了挽救第三帝国最后的生存机会,将其主要作战力量集中调往西线抵抗西方盟军对德国本土的进攻,重兵严防死守莱茵-鲁尔工业区;在东线苏德战场则消极防御,作战兵力到最后已是寥寥无几。与此同时,西方盟军则以诺曼底为跳板,以法国为基地,以三个巨大的陆军集团军群为前锋,在强大的空军支援下,空地协同,步坦协同,先将盘踞在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境内的所有德军彻底肃清,接着果断粉碎希特勒1944年12月16日发动的大规模的阿登攻势(阿登攻势又称凸出部战役,是役德、美双方共投入百余万的精锐部队进行空前惨烈的搏斗,1945年1月底结束),最后一鼓作气突破纳粹德国最终防御体系齐格菲防线,势如破竹般地向着德国法西斯的老巢进击。彻底摧毁莱茵-鲁尔工业区,使纳粹德国的战争机器停止运转。全歼德军B、G、H三个主力集团军群,使希特勒打败同盟国,奴役世界的企图化为泡影,持续五年之久的欧洲战争终于在诺曼底登陆十一个月之后结束,饱受法西斯暴政蹂躏的欧洲人民终于被解救出来。可以说,没有诺曼底登陆的成功,西方盟军庞大的兵力就不可能踏上西欧大陆,并作为决定性力量与纳粹德国国防军的主力进行最后的总决战,就没有德意日法西斯的全面灭亡,就没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终胜利,就没有世界的和平。

诺曼底登陆已经过去了六十五年,其战略构想之宏大,战役设计之精巧,场面之宽广,规模之壮观,对敌心理震慑之强烈,胜利意义之深远,无疑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奇迹,迄今没有哪一场战役的重要性能够超越它。战无不胜的拿破仑不能横渡英吉利海峡,歇斯底里的希特勒也不能,唯有西方盟军强劲地通过了,这一行动将作为辉煌的成就永载史册。

西方盟军最高司令官艾森豪威尔将军十分憎恶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所代表的一切,他把由自己一手策划和指挥的诺曼底登陆看作是一次十字军远征,其目的就是永远结束纳粹主义的祸害,使世界重新获得自由与和平。1964年6月6日是诺曼底登陆二十周年纪念日,卸任美国总统三年多的艾森豪威尔公民再一次来到诺曼底。站在奥马哈海滩高高的悬崖上,眺望波涛汹涌的英吉利海峡,这位七十四岁的老人沉思不语,唯有泪千行。他悲哽地对采访他的记者说,仅仅在奥马哈海滩,仅仅在6月6日,美军就付出了两千人牺牲的惨痛代价。我们不仅要凭吊他们的牺牲,更要铭记他们不朽的精神。诺曼底登陆这一伟大的成功,是民主对极权主义的胜利,是正义战胜邪恶的壮举。

猜你喜欢

纳粹德国国防军鲁尔
浅谈苏德战争期间纳粹德国的军事部署
边境地区国防军地融合战备智慧交通管控系统
点赞!英国无腿男子成为健身教练圆梦
回溯过去,从昨天读懂今天
蒋百里创建“国防军”思想述略
纳粹德国精神动员的特点初探
纳粹德国原子弹计划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