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的高度

2009-10-16郭文斌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09年9期
关键词:迟早会浮华心田

中国古人认为,许多进入我们视线的信息,大都会成为一粒种子种在我们的心田,只要是种子就迟早会发芽,迟早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所以孔子讲要“思无邪”,所以古人讲要“善护念”。如果我们每天阅读的是温暖的崇高的引人向上的读本,久而久之,我们的心田种下去的也是这样的东西;如果我们长期处在一种对抗的矛盾的仇恨的分裂的信息当中,久而久之,我们的心田也是这些东西。古人认为心平才能气和,《黄帝内经》讲健康的唯一途径就是心平气和,所有的非健康的原因都是因为气不和造成的,而气不和的原因就是心不平。

一个人心平气和,一个人健康;一个民族心平气和,一个民族健康。前段时间看到一个信息,一所学校的几位男生把本班的一个女生骗到郊区,身上浇上汽油,要活活烧死。法官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他们并没有烧死她,只是在完成一个游戏程序,让人非常震惊。这些孩子之所以把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混淆,就是无节制的暴力的网络阅读造成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有巨大力量。一个人的健康,来自每个细胞的健康;而每一个人则是家的细胞,民族的细胞。而这些细胞的形成,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的阅读事关国家强大,民族复兴。

中国传统文化是生命关怀文化,更重视从品德修养中获得人生意義。金钱是重要的,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不能完全以金钱来衡量。人应该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近年来接触了不少焦虑症患者,他们大多是因为没有一个正确的幸福观所致。为此,引导人们葆有一个安详的、健康的心态,至关重要。

文化的职能还在于它的反污染,反尘垢,在于给人们提供一条回家的路,阅读亦然。懂得养花的人都知道,浇花要浇根。而孝,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四大文明古国中为何唯独中华民族延续下来?在我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是一个倡导孝的民族,倡导安详的民族,倡导爱的民族。

《弟子规》中说“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假如不去实践,我们就无法体会其中的奥妙。我们可能懂得如何端着一个满杯,却并不懂得如何端着一个空杯;我们可能懂得如何身处满室,却并不懂得如何身处虚室。为此,非常喜欢《弟子规》中的一句话:“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就是说,假如我们不去实践,那么我们即使满腹经纶,对生命又有什么意义呢?只不过是多长些浮华而已。古人传下来的很多箴言就是让我们从常识做起,从一言一行、一粥一餐做起,从一件衣服怎么放一个杯子怎么执做起。看上去平常,但绝非小事。

这就是阅读的高层境界:重要的是要去实践爱,而不是把爱变成口头禅。

※ 郭文斌,当代著名作家,著有《大年》《吉祥如意》等。

猜你喜欢

迟早会浮华心田
迟早的事
心田上的枣树
感同身受,让教育浸润心田
心田上的风景
种好心田上的庄稼
相信爱情的人,迟早会和爱情相遇
锦绣浮华,生死契阔
浮华尽
现代进行时传承之旅收官站纪实 褪去浮华·拥抱新生
谣言·党争·浮华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