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勤”真能补“拙”吗

2009-10-16高文光

现代教育信息 2009年3期
关键词:加班加点课业负担效能

高文光

传统的“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观念一直为人们特别是领导们所推崇,也是令人沉迷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人都为愈是勤勉地工作,成就自然愈大,其实,勤勉与成就之间并不一定是完全的正比例关系。换句话说,一个人所流汗水的多少与他工作成果的大小不一定成正比例。因此,“勤能补拙”这句话还存有一定的片面性。目前,许多中小学在教育部减负会议之后,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打着“勤能补拙”的幌子加班加点的学校仍比比皆是。由此而引起社会上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有人嫌政策过于极端,不利用于人才培养,有人认为减负剥夺了学生的学习权利,有些家长干脆变学校减轻课业负担为家庭增加课业负担,有些学校利用星期天、节假日为学生补课。总之,众多的人坚持了传统的“勤能补拙”的观点,思想上行动上和中央减负会议的精神相抵触,导致减负只流于形式,而无法落到实处。

ゲ生这一系列现象,坚持传统认识顽固不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观念没有转变,只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许多领导和老师只讲求效率而不讲求效能。自从泰勒于一个世纪前倡导“科学管理”以来,效率的概念不但深入人心,而且逐渐成为评鉴好坏与判别对错的价值尺度,甚至在许多工作中还被当做一种追求的目标,效率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视,主要是由于管理学界不遗余力的研究与发展所致。从早期的“动作研究”,“时间研究”来看,无一不是以致力于效率的提高为目的的。在教育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讲求效率不仅是明智的而且是必要的,但同时也不应该忽视效能。当代著名管理学者彼德•杜拉克在1964年撰写的《为达成实效而管理》一书中,大力呼吁人们重视效能,他精简扼要地指出:“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这句话充分肯定了效能的重要性,值得我们对中小学教育中加班加点等加重学生负担方面的现象三思。

ゾ」苌霞度令五申,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但是部分学校,只顾眼前利益,不顾教育大局,仍旧加班加点变相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产生这一严重不良现象的原因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问题,还包括其它多方面的因素。

ナ紫仁墙逃行政部门的一些领导对中小学加班加点现象面上批评,敷衍了事,只形式性的点点名,提个醒,而不深究,甚至于个别领导提倡加班加点现象,并以此来衡量学校、老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态度。

テ浯,很多学校领导和教师为迎得家长和社会的好评,主动加班加点。他们认为加班加点会得到家长的赞同,社会各界会说这些领导老师乐于奉献,勤奋工作。为了学生学习,牺牲了周末和节假日的休息时间而为学生补课。

サ谌,很多学生也希望学校组织他们加班加点。学生们认为到了快升学考试的时候了,必须加倍努力,应“拼上几斤肉,熬上几灯油”,为了教师,为了家长,为了自己的前途理应加班加点。

サ谒,社会上对中小学加班加点的现象比较认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社会上许多行业对教育缺乏足够的正确的认识,觉得学校加班加点就跟工厂加班加点一样,可以得到更多的“产品”,得到更多的效益。

サ谖,管理上的一味松懈致使人们对时间的管理技能比较欠缺,不能很好地利用有限的正常工作时间而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以便于完成原工作任务。这种人欠缺计划、欠缺行事之先后次序,有时甚至于因为不会拒绝他人打扰而白白浪费大段大段的宝贵时间,然后再用加班加点的方式把这些事件补过来。

第六,还有极少数人,因为心理上存在障碍等从潜意识里希望受到工作的压制而加班加点。

ド鲜鲋种秩鲜犊梢运凳巧钊肴诵,在社会上根深蒂固。人们在深信它们的正确性的同时也忽视了其背后的诸多负面影响。因为偶然性长时间的工作学习并不足以产生不良后果,有时效果甚至更好,但是经常性的长时间工作则后果将会大大变坏,其负面影响也会十分突出。

サ谝,若干研究发现,每天的工作时间若超过八小时,则生产力(效率)将快速地递减。现实社会中众多的管理案例都表明7+1>8 。即每天工作七个小时,多休息一个小时所获得的劳动成果要远大于每天工作八小时所获得的劳动成果。由此类推,8+1<9。

サ诙,长时间工作会令人养成拖延的坏习惯。许多人对工作因保持“白天做不完,晚上可以做,平时做不完周末还可以做的态度,”遂使8小时可以做妥的事被拖延到10小时才完成,五天的事拖延到六天、七天才完成。这样工作效率大大降低,结果是延长了工作时间,所得将大打折扣。正应验了帕金逊定律“工作被人伸张,以便填满可供完成工作的时间。”

サ谌,长时间的工作可能会导致工作的失败。管理学者约瑟夫•崔岂特研究发现,成功者与失败者的一种差别在于后者随时愿意为工作而牺牲家庭,也就是说,忽视家庭而过分强调工作的领导,其工作绩效终究会不佳。

ト绾渭戎厥有率又重视效能,而不片面地认为“勤能补拙”呢?关键在领导对国家政策的领会和贯彻。在举国上下“讲学习”的今天,应该让老师们有充足的时间充电学习,促使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和教育观念,鼓励教师在节假日或双休日中不断充电,在八小时以外不忘学习,使每个人都变得“不拙”,变得无需用“勤”来补,就能高质量的完成任务,真正向每个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到时也就无需加班加点了。为了督促老师们充电,学校在考评中应尽最大限度强调绩效而相应地淡化活动量。在相同绩效的情况下应褒奖那些耗费时间少的老师。

な崭迦掌:2009-03-24

猜你喜欢

加班加点课业负担效能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基于改进TOPSIS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效能评估
减负背景下学困生课业负担问题反思
当代家长不易做
验收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我国劳动工时和休息休假制度的价值选择与制度完善
新课改后学生课业负担和心理障碍的现状调查
编辑部的“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