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多媒体作用 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2009-10-13孙燕娥

黑河教育 2009年4期
关键词:音乐课乐器美的

孙燕娥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贯穿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以音乐审美教育为核心,以激发爱好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笔者采用了富有情趣的多媒体音乐游戏、音乐幽默、音乐谜语、音乐小故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情操、审美教育,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课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往的音乐课都是利用录音机放录音给学生听,时间一长学生会感到单调。若改用多媒体软件播放器播放,则可以让学生在跳动的音符中感受作者的创作激情和表现手法。“软件”还能提供出很多种乐器,对一首曲子,老师可以随意调换乐器或修改部分音符,用不同的音乐效果让学生来欣赏、评论。如在改变演奏形式时,可以让学生在参与的同时进行创造。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富有童趣的愉快教学方法,在教学时师生、生生间可以通过合作、互帮互助,极力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如:在欣赏《杜鹃曲》、《百鸟朝凤》时,学生可根据“软件”所展示的音乐及画面来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它不单纯是用模拟的手法来描绘景物,而是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这样,学生可以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既能让学生了解各种乐器的不同音色,又能提高音乐欣赏力和感受力,让他们自由自在地进入审美天地,从而在音乐陶冶下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

目前,音乐课教学内容一般限于视唱、练耳、学习乐理、学唱歌曲、音乐欣赏,让学生进行创作、作曲等方面的内容则很少。“创作”是指学生在巩固应用认知成果的同时,向一个高层次发展,使学生在音乐知识的应用、拓宽、 延伸过程中尝到学习活动的乐趣。这是学生亲自体验音乐的一种方式。让学生在自己创设的特定情境中担当他所向往的,能展示自己特长的角色,也是深化理解多元文化的一种体现。通过软件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前面的阶段是教师引导学生使用软件共同感觉到的,而本阶段软件的应用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活动之中。这样,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培养他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在这一环节当中通常的活动方式是演唱、演奏,创编舞蹈、小品,作曲子等。活动的内容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际水平,要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创作呢?如:在教《七子之歌》时,我根据作品的内容用软件把作品的意境描绘了出来,并加入了适当的音乐,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创编舞蹈,用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海外游子盼回家的急切心情,并用乐器进行富有情感的演奏。利用多媒体(软件)具有的作曲功能,可以培养学生的作曲能力,同时也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表现美的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教师可以采用布置创作主题,让学生提前打好底稿,下次课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用鼠标把准备好的音符录入电脑,选好乐器,以此学生们会欣赏到他们自己创作的作品。这种教学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心理素质的培养,动手动脑、手脑并用训练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掌握乐理知识的程度,让学生即兴创作,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音乐的热情。

综上所述,利用多媒体软件教学 ,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学生以这种积极主动的心态来学习和创造音乐,会更好地在音乐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提高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责任编辑武之华)

猜你喜欢

音乐课乐器美的
学乐器
好美的雾
乐器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