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摩擦力》教学设计

2009-10-13曹菊香

黑河教育 2009年4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摩擦力表格

曹菊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了解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初步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经历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摩擦的分析,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产、生活问题的习惯;通过探究活动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利用课件出示问题: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滑行,无论是什么路面,为什么总会逐渐变慢,最后又停下来?(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引出摩擦现象,激起学生研究摩擦力的兴趣,进而提出问题:什么是摩擦力?)

二、摩擦力概念的理解

课件出示: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组织学生讨论下列问题理解摩擦力概念:

1.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什么?

2.摩擦力的方向怎样?

小组讨论后总结得出结论:只有相互接触且有相对运动时才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其作用总是阻碍相对运动的产生。

三、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猜想。(通过课件和课本插图以及游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并用实物投影展示)

2.小组讨论实验方法。(引导总结:控制变量法)设计方案和表格

3.实验探究、搜集证据。

首先,师生共同讨论后,由教师演示压力大小对摩擦力的影响,由学生观察实验数据,填入表格进行全班讨论,然后写出结论。其次,由几个小组派出同学,在讲台上演示其他因素对摩擦的影响,小组讨论后由一人将结论写进表格。

4.分析与论证交流、评估。

组织全班同学对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和结论进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四、增大与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1.问题的提出:冬天在结冰的路面上行走人为什么容易摔倒?有什么办法可以使人在冰面上行走而不摔跤?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科学世界”。

2.小组讨论并总结增大与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五、巩固和提高(课件出示)

1.下面哪条措施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A、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加润滑油B、自行车紧急刹车时用力捏闸

C、汽车轮胎上有很多花纹D、北方下雪时,常在道路上洒些灰渣

2.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涂些镁粉,是为了________摩擦,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而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握杠不能太紧,这是为了________摩擦,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师生共同研究自行车。(把儿童自行车放在讲桌上,学生观察,自主提问,加深知识理解)

六、交流、评估与小结

1.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增大与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七、作业布置

工人在用油桶运油时总是将油桶放倒向前滚动,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教学反思

本节课考虑到科学探究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基础,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假设猜想、设计实验师生共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小组讨论和合作完全能够完成实验和探究过程。由此可见,在日常的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不肯让学生“放手”去探究,而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 武之华)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摩擦力表格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统计表格的要求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神奇的摩擦力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
本刊表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