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甸园”——幸福之园

2009-10-13綦桂萍

黑河教育 2009年4期
关键词:黄世仁伊甸园白毛女

綦桂萍

课本剧来源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朗读和角色扮演活动。幸福中学“走进伊甸园”课本剧编演小组从2002年组建以来,就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喜爱,同时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充分重视和大力支持,并确定为我校的校本课程之一。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编演课本剧,要遵循一定的操作流程。

一、引导

学生对编演课本剧虽有兴趣,但编演难度大、要求高,考虑到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观看优秀的电视小品,如《英雄母亲的一天》、《卖拐》、《卖车》等,边看边具体分析其成功之处,使学生更好地进入编演角色中。

二、选材

表演所选课文要求矛盾冲突激烈,情节性较强,人物性格鲜明,如《威尼斯商人》《变色龙》《羚羊木雕》《卖蟹》等。课文篇幅如果太长,也可选取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进行表演。

三、研读

编演课本剧应具备戏剧常识以及对课文的深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多读。1.读戏剧。我给学生找来话剧《陈毅市长》、《威尼斯商人》、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等剧本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还让学生了解一些介绍戏剧知识的文章,为编演课本剧作铺垫。2.读课文。在对课文的反复阅读中,我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明确主题、熟悉内容、分析人物性格,使学生能将人物的性格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相联系,深入理解课文,以便更好地表现作品的主题。

四、编剧

编写课本剧时,为了帮助学生克服照抄课本的人物对话和舞台说明的毛病,我向学生明确:改编时可适当增删语句,无论是人物对话还是舞台说明,都是为表现文章主题服务的。删简或增添,既要适合于剧情发展及人物性格的需要,又要适合舞台演出。一些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的语言和动作必须在编写的剧本里体现出来,并注意突出其作用。

五、排练

1.选演员。在自愿参加的前提下选拔录用有积极性、对表演有兴趣的同学。2.安排角色。先由学生挑选剧本中和自己身高、外貌、性格比较贴近的角色,再由教师确定。3.演员背台词。4.串连台词。演员们把各自的台词串连起来,达到前后连贯、承接自然的效果。5.教师指导学生在表演动作、语气、语调、语速、神态等方面要符合人物性格。这既是课本剧表演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反复指导、多次排练才能取得形象逼真的效果。如在表演《白毛女》中黄世仁这个角色时,学生总想笑,我就给他们讲这是演员的大忌并做了示范表演。剧本中有一处情节是杨白劳给黄世仁下跪,并痛苦地哀号道:“少东家,这可不行啊,喜儿是我的命根子,我求求少东家大发慈悲,再让我老杨这一回。”学生表演时语调平淡,体现不出哀号的悲戚感,也不好意思下跪。经过我的反复指导与纠正,学生才渐渐进入了角色,也掌握了一定的表演技能。在学校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表演的课本剧《白毛女》,让全体师生感动得潸然泪下,赞许的掌声不绝于耳。

六、表演

1.人物对话是表演的重点,演员应掌握好语调、速度、节奏以及停顿,最大程度地为突出人物性格和推动情节发展服务。2.可采用分小组表演的方式,使生生参与,人人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最后选出表演较出色的学生参加语文组“走进伊甸园”课本剧汇报表演。3.舞台布置和服饰搭配应力求形象。如《白毛女》中地主黄世仁家,可布置成桌上放着一个高台蜡烛,蜡烛照着账本、算盘、砚台、烟袋。饰演黄世仁的演员身穿红缎长袍、黑缎马夹,头戴织锦圆帽;饰演杨白劳的演员身穿打了补丁的破棉袄,腰间扎着绳子,头戴一顶破帽子。这样的舞台布置和服饰搭配有助于把观众带入表演情境之中,增强演出效果。

幸福中学“走进伊甸园”课本剧编演小组成立至今已整整7年。在这7年中,我们编演了180多个剧目,汇编了4册剧本集,学生有1000多人次参加了课本剧汇报表演,其中课本剧《白毛女》《丑小鸭》《王二小》《变色龙》《黄河悲歌》还作为课改成果搬上舞台,获得区教育局领导及广大师生的好评。近两年,我们不仅编演教材上的课文,还从课外找些童话、小说进行改编,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邻里之间》等,也有一些学生自己创作的校园剧和生活剧,如《冲动的后果》《吊灯事件》等。

编演课本剧为语文素质教育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引来了一道清澈的活水,使长期沉闷的语文课堂显现出勃勃生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和表演能力。愿“伊甸园”课本剧编演这朵艺术之花开得更美、更艳、更香。

(责任编辑赵永玲)

猜你喜欢

黄世仁伊甸园白毛女
歌剧《白毛女》在延安创作排演史事考
这座偏远小城,能成为年轻人的伊甸园吗
伊甸园
毛主席看“白毛女”不与“黄世仁”握手
北风吹
在延安,初见《白毛女》
“黄世仁”与“杨白劳”原来是为了违约金
河北博物院上演“白毛女”
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
杨白劳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