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转化学困生

2009-10-13张艳华严晓军

黑河教育 2009年4期
关键词:学习气氛心理特点闪光点

张艳华 严晓军

众所周知,学困生是学生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要做好学困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只有掌握学困生的心理特点与思想动态,才会收到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困生有以下心理特点及表现:

1.容易受挫,情绪低落。中学时期是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好胜心理急剧增长的时期。他们遇事不甘示弱,都希望自己是优胜者,最怕别人瞧不起他,所以对 “学困生”这个名称有一种恐惧感。而这些学生一旦真正成为学困生,就会变得精神颓丧、情绪低落。这些学生的共同点是:自尊心强,性格偏激,心胸比较狭窄,好固执己见;同时,由于学习基础差,又不善于总结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只凭生搬硬套,满足一知半解,所以学习成绩较差。加之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一遇到困难马上退却,所以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2.疑惧心理重,对抗情绪强。一般说来,学困生的情绪都比较紧张,细小的刺激都会引起他们较强烈的情绪反映。他们都具有易激动,不安定,疑惧心理严重,对抗情绪强烈的特点。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他们容易用偏激的眼光看待事物,如把老师对自己的批评看成是因为“得罪”了老师,是老师给“穿小鞋”,“找茬儿”;把教育看成是“欺骗”,把接近看成是“套近乎”,把关心看成是“出坏水”……这无疑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设置了无形的障碍。

3.自暴自弃,步入歧途。青少年的世界观尚未定型,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容易受外界影响。如有的同学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认为学习没用,整天对学习持无所谓态度,破罐子破摔;也有些学生由于迷恋于网络游戏,常感到手头紧,于是开始动歪脑筋,有了小偷小摸行为,有的甚至发展到抢劫同学财物的地步。

尽管学困生身上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没有前途了,就不能在学习或者其他方面取得成功。相反,教师只要付出真心和爱心,并掌握恰当的方法,学困生还是可以转化的。笔者认为,转化学困生可采取以下做法:

1.理解和同情学困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学困生比其他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理解。他们由于成绩差,长期被其他学生瞧不起,因而对学校教育有抵触情绪。在一些人眼中,很多学困生都是软硬不吃、我行我素的“主儿”,认为他们无药可救了。其实不然。学困生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他们需要理解和关心。但是很多人都不了解他们的心理,有时甚至连家长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想些什么,有什么苦衷。学困生的情感不能与成人交流,也得不到与成人的理解,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心理上的压抑,导致产生厌学、对抗情绪。所以转化学困生,教师应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注意捕捉教育契机,讲究教育的方法与方式,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还要给他们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对他们脆弱的心,灵加倍爱护,这样才能让他们有被尊重的感觉,从而有自信心克服自身的缺点,走出学困生的行列。

2.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促其转化。学困生的心理是比较矛盾的,有的外表是一副傲慢、骄横的样子,内心却很自卑,甚至自暴自弃;有的外表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内心却蕴藏着要求进步的火种。所以要转变学困生,就应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精心培养,促使其转化。这就需要老师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给他们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使他们战胜自卑,走向成功。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困生。良好的班集体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使学困生在集体的影响和带动下,不断克服缺点,发扬优点,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也深深体会到,建立一个有浓厚学习气氛的班集体,是促使学困生转化的重要因素。所以班主任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并与任课教师积极配合,克服只重教、不重视学的现象,重点解决学生的怎样学的问题,向学生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渐渐地,学习气氛浓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也更加高涨了,学困生也不知不觉地被吸引过来,完成了自身的转化。

总之,学困生是可塑性极强的一个群体,教师只要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动态,真正关心和理解他们,并施以恰当的教育方法,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 李 婧)

猜你喜欢

学习气氛心理特点闪光点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浅谈唤醒学生“闪光点”的方法
抓住闪光点,“流水账”也能翻出浪花
班主任工作浅见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