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米芬太尼脖泊酚复合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的应用

2009-10-06

右江医学 2009年1期
关键词:静脉麻醉丙泊酚腹腔镜

陈 蕙

【摘要】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脖泊酚复合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Ⅱ~Ⅲ级的30例胃穿孔病人,采用雷米芬太尼脖泊酚复合静脉麻醉进行胃穿孔修补术,观察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1 min、气腹10 min、术中30 min及术毕的HR、SBP、DBP、SpO2和PETCO2变化情况及术后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术后疼痛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诱导后HR、SBP、DBP较诱导前明显下降(P<0.05),但随后又逐渐恢复正常;SpO2和PETCO2在整个麻醉期间无明显变化(P>0.05);病人于术后7~16 min内苏醒,22 min左右拔除气管导管,无一例应用拮抗药,术后疼痛5例,恶心呕吐6例。结论雷米芬太尼脖泊酚复合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麻醉效果满意,术后苏醒快,恢复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关键词】胃穿孔修补术;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腹腔镜

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2-0040-02中图分类号:R 656.61;R614.24文献标识码:A

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由于简单、安全、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因而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笔者用雷米芬太尼脖泊酚复合静脉麻醉进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胃穿孔病人30例,ASAⅡ~Ⅲ级,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35~78(55±6)岁,体重40~57(53±7) kg,手术时间45~73(60±13) min,所有患者无精神、神经病史,肝肾功能正常,有高血压病史7例。

2.麻醉方法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地西泮10 mg,入室后常规监测BP、HR、SpO2和PET狢O2,麻醉诱导前快速输入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500 ml,麻醉诱导给予咪唑安定0.1 mg/kg、丙泊酚1.5 mg/kg、雷米芬太尼1 μg/kg,待病人完全入睡后注入维库溴铵0.1 mg/kg,3 min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呼吸频率12次/min,以PET狢O230~35 mmHg为基准调节潮气量并记录此时的分钟通气量为基础值,于气腹后在分钟通气量的基础上以调节呼吸频率的方式增加通气量15%;术中持续泵注雷米芬太尼0.2 μg/(kg•min)、丙泊酚1 mg/(kg·min),手术结束时所有药物停止输注。术毕患者清醒、自主呼吸及肌力恢复后拔管。

3.观察指标观察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1 min、气腹10 min、术中30 min及术毕的HR、SBP、DBP、SpO2和PET狢O2。术后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术后疼痛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

4.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结果应用SPSS10.0软件作配对t检验。

结果

麻醉诱导后HR、SBP、DBP较诱导前明显下降(P<0.05),插管后1 min、气腹10 min、术中30 min及术后HR、SBP、DBP较诱导后上升(P<0.05),但与诱导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SpO2和PETCO2在整个麻醉期间无明显变化(见表1)。病人于术后7~16 min内苏醒,22 min左右拔除气管导管,无一例应用拮抗药,术后疼痛5例,恶心呕吐6例。

讨论

胃穿孔病人除应激性溃疡穿孔外,多有长期溃疡病史及营养不良等变化,腹膜炎病人常伴剧烈腹痛和脱水,部分病人还可继发中毒性休克,因而麻醉中要继续纠正脱水、血浓缩和代谢性酸中毒[1]。羟乙基淀粉类人工液体能改善微循环和组织代谢,因而输入高渗晶胶体不仅能有效扩充血容量,快速提升动脉血压、减慢心率,还能纠正酸碱失衡[2]。二氧化碳气腹时过度通气可明显改善动脉血的pH值和PaCO2,从而改善高碳酸血症和维持循环功能,虽然不能改善气腹时胃肠黏膜缺血状况,但对气腹后胃肠黏膜的供血恢复有一定治疗作用[3]。

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的麻醉要求达到一定深度,同时因手术时间短,麻醉选择以快速、短效,能解除人工气腹的不适及避免气腹性生理变化为原则,同时要求提供适当的麻醉深度,保证呼吸循环稳定,防止二氧化碳蓄积及缺氧。雷米芬太尼是一种新型μ受体激动药,已广泛用于临床,其化学结构中的丙酸甲酯键可被血液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代谢,不依赖肝肾功能,不受患者体内拟胆碱酯酶影响,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消失快、重复用药无蓄积作用、镇痛作用强等特点[4],是一种理想的快通道麻醉用药。丙泊酚是一种新型的静脉麻醉药,也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连续输注具有血药浓度稳定,体内无蓄积,毒性小和恢复迅速等特点,适用于静脉持续给药。且有研究表明,静脉麻醉时雷米芬太尼与丙泊酚有协同作用,可减少各自的用量及不良反应[5]。本组结果显示,除HR、SBP、DBP诱导后有下降外,生命体征及血气比较平稳,麻醉安全,苏醒快,无严重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雷米芬太尼脖泊酚复合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术中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术后苏醒快,恢复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参考文献

[1]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795.

[2]王松柏,万立,刘俊堂,等.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在脓毒症病人术中的治疗作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10):830-831.

[3]李桂华,郑浪高,赵克松,等.不同通气量对腹腔镜术后胃黏膜pH和胃黏膜捕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12):1007-1008.

[4]索先忠,武杰,牛爱清,等.雷米芬太尼脖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手术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24(4):346.

[5]Mertens MJ,Olofsen E,Engbers FH,et al.Propofol reduces perioperative remifentanil requirements in asynergistic manner:response surface modeling of perioperative remifentanil-propofol interactions[J].Anesthesiology,2003,23:245-248.

(收稿日期:2008-11-02修回日期:2009-02-16)

(编辑:潘明志)

猜你喜欢

静脉麻醉丙泊酚腹腔镜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地佐辛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临床效果研究
分析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使用方法及临床效果
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喉部手术中应用观察
腹腔镜治疗结肠癌27例临床观察
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