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之新认识

2009-09-29栾雅娟王凤芸

绿色科技 2009年6期
关键词:树种

栾雅娟 王凤芸

摘 要:从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概念入手,提出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是一种空间环境,不应仅局限城市绿地本身。道路绿地景观是自然景物因素与人工景物因素交织而成的,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要做到这几点,选择树种等植物非常重要。

关键词:道路绿地景观;空间环境;树种

中图分类号:S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6-0051-02

1 引言

目前,对于“景观”的解释归纳为3种:第1种侧重物质客观环境的解释,把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看作为客观存在的景物景色;第2种将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理解为人们心目中的感受和印象:第3种是把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理解为客观景物在人们主观感受中的体现。本文中道路绿地景观是指城市道路绿地给人们的主观感受。“景观”中的“景”是指在空间的扩展中,因事物相互关联而存在的景物,是针对物质因素而言的。“观”是指引起各种心灵感应的眼和脑的作用,是针对人为因素而言的。

城市道路绿地应有较好的景观,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关注人的感知和视觉的舒适性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关系,从而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2 道路绿地景观应同周边环境相协调

城市从形成之日起就和交通联系在一起,现代化的城市道路交通已成为一个多层次、复杂的系统。由于受城市的布局、地形、气候、地质、水文及交通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道路绿地景观,这个道路绿地景观系统是由不同性质与功能的道路绿地所组成。

对于大城市,道路绿地使用功能可分为道路绿带景观、道路交通岛绿地景观、城市广场绿地景观及停车场绿地景观。面对这样复杂的道路绿地景观系统,在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时应该考虑周围环境。

首先道路绿地景观要与道路绿地的性质、功能相适应,也就是说所设计的道路绿地景观要与绿地周边景观相协调。

其次,道路绿地的景观设计还应与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道路绿地的相一致,以保证不影响其绿地的基本功能。例如:比较宽的交通性为主的道路绿带景观设计时,绿带的景观总体应该有大气、连续、宽阔的感觉。而在较窄的生活性道路绿带景观设计时应该给人以亲切宜人的感觉。任何类型的道路绿带景观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于周边环境之中。例如:商业街、步行街绿带设计时,如果种植高大的乔木之后,有可能由于树木的遮挡就不能反映商业街的繁华景象,也影响商家的对外宣传和营业,这就要考虑栽植不影响商业街繁华景象的树木。

总之,道路绿地不仅要与绿地所处的环境相互协调,与地形、沿街建筑等紧密结合,使道路绿地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与城市自然景色(地形、山峰、湖泊、绿地等)、历史文物(古建筑、古桥梁、塔、传统街巷等)以及现代建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把道路绿地与环境作为一个景观整体加以考虑并做出一体化的设计,创造有特色、有时代感的城市绿地生态环境。所以本文认为:构成道路绿地景观的实体要同周围的环境具有协调性,这是进行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时应该考虑的第一决定要素。

3 道路绿地景观是一种空间环境

我国传统上的绿地概念,是从用地的外部形态来理解的,而忽略了绿地作为一个空间体的本质。从空间体的角度看,城市道路绿地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开放空间。道路绿地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空间体,它的本质是开放的,不仅仅包括道路绿地周边建筑和构筑物等实体空间上的开放,还包括向人们开放,能够吸引,容纳社会公共活动于其中的含义。

3.1 道路绿地外延拓展

开放空间拓展了道路绿地的外延,在本文中将城市道路绿地景观作为一种空间环境进行讨论,不但包括街道、巷弄、停车场、广场及道路交通岛等,还包括道路绿地相关的自然和人工景观为主要形态特征的空间。道路绿地景观空间突破了狭义道路绿地的定义,将区域范围的开放空间作为改善生态的积极因素纳入城市,以增强城市绿化的支持,更好的解决城市生态问题。如道路绿地空间经不同植物、铺装、小品等景观元素分隔后,呈现出不同的绿地空间。

3.2道路绿地能调节城市生态

借鉴西方国家对城市开放空间100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和我国近几十年来对城市绿地空间环境的探索,结合当前我们城市的实际发展状况,本文将城市道路绿地开放空间作为城市绿地的一种空间环境进行设计研究,把具有改替与保持生态环境,美化市容市貌,缓冲城市外围关系,提供公共休闲游憩场地或具有卫生防护等功能的城市道路绿地空间,如土地、水、绿色植物为主要存在形态的非建筑用地空间等,有机地融入城市道路绿地设计中,强调道路绿地空间上的开放和对大多数人的开放,强调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生物多样性。城市道路绿地空间不再只是囿于高墙围合,表现个人喜恶,抒发个人情感的供少数贵族享用的后花园,也不再只是圈一小块地建起来的公园,而是一个公共的、开放的与城市环境融合在一起,能起生态调和作用的空间体系。

4 道路绿地景观由自然景物与人工景物交织而成

自然景物主要指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等自然的因素。人工景观因素主要指道路绿地中经过人为影响比较大的建筑、路面铺装、交通设施等景物因素,例如:道路绿带中经人工修剪的绿篱、整形植物等。不管道路绿带中的绿色植物有无经过人为修剪,它不是经过天然的种子传播而生长在道路绿带中的,是经过人工栽植与养护而存活在道路环境之中的,在绿带中总是有人工的痕迹可以找到。城市道路绿地中的自然景物因素与人工景物因素的比例、位置等关系形成道路绿地景观的特征和风格,这是本文所阐述的道路绿带景观设计的决定因素之一。

5 道路绿地景观应有良好的识别性

识别性是指道路绿地景观形象上应该有鲜明的个性。现代的道路绿地景观往往容易雷同,不同的设计方式将有助于加强道路绿地特征,为了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绿地,一些道路或广场往往以其绿地而闻名于世,例如上海的世纪大道道路绿带。道路绿带识别性的创造方法应该是不拘一格的,可以利用植物本身的特性,比如“一路一树”是简单的道路绿带识别性的创造;又如道路绿带平面图案或立面的丰富程度等,都可以产生不同的识别性等。

在现代交通条件下,要求道路的各个组成部分如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具有连续性,而道路绿地则有助于加强这种连续性,同时绿带也有助于加强道路的方向性,以纵向分隔使行进者产生距离感,以横向分隔使逗留者产生空间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道路、广场、停车场与建筑连接处可用绿化作为缓冲带(过渡带)使之有机地连接。从美学的观点看,这就是所谓的外部秩序与内部秩序的过渡带,这种绿地从观察者的角度来说,既可以看成道路绿地,又可以看成住宅或其他公共建筑前的绿地,这样处理的空间是富有魅力的,同时也增加了这种道路绿地的可识别性。

6 道路绿地要选择好适宜的植物

城市的绿色景观廊道主要指由生物群落和自然生境共同构成的,对生物的栖息和空间运动起到庇护作用的线性或带状景观结构。它与城市功能性廊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城市功能性廊道主要用于满足人类的物能流,而绿色景观廊道则主要为满足生物流,但在区位上,部分绿色景观廊道又依附于城市功能性廊道。

城市绿色景观廊道按照形成性质可分为人工廊道和自然廊道2大类。道路绿地的绿色廊道是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产物。它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能流的物质基础,是城市内部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网络,依附于这个网络建构绿色廊道可以使之在城市内全面铺开。

按照道路绿地的功能分类和允许通行量和容积量的大小,城市市区的道路绿地形成了疏密有致、层次分明的绿地网。通过科学的选择道路、道路交通岛、广场和停车场的植物配置,依附于道路建设的生态廊道也可以形成多层次的景观廊道网络。深圳是全国闻名的“花园城市”,绿地率高达47%,这个城市的规划充分利用道路绿地所形成绿色廊道网络连接城市中心绿地和城市外围的自然生境,使城市的发展在“绿网”中进行。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植物是城市道路绿地的重要构建部分,道路绿地在城市绿色景观廊道中具有的特殊作用,决定了其绿地的植物选择设计的重要性。从植物所特有的生物特性角度分析,植物不仅具有制造氧气和负离子、净化空气、吸收有毒气体的污染及粉尘等功能,而且还具有营造小气候、涵养水源、消除噪音等特点;另一方面,从植物的景观营造角度分析,道路绿地植物的季相变化直接影响和丰富着道路绿地景观的四季变化,道路绿地中的各种植物,因本身的姿态、色彩、香味等特性和季节的不同,会在景观、功能上产生不同的效果。应该根据道路绿地景观及功能上的要求,选择好适宜的树种。

参考文献:

[1]刘宁,吴左宾.城市道路绿地设计[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0 ,32 (3):252~255.

[2]王同超,刘素莲.郑州市道路绿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南科学,1994 ,12(3):63~65.

[3]许冲勇,翁殊斐,吴文松.城市道路绿地景观[M].乌鲁木齐: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2~53.

[4]吕正华.街道环境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1~52.

[5]王浩,谷康,赵岩,等.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67.

猜你喜欢

树种
珍贵树种黄檀栽培技术
全球三分之一树种面临灭绝危险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苏南地区乡土树种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发展对策
野生树种培育驯化研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工营造混交林树种的选择与配比
浅谈混交林在植树造林应用中的重要意义混交原则及营造技术要点
银川市主要公园绿化树种调查与评价
刺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