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公民意识教育

2009-09-28

办公室业务 2009年5期
关键词:公民民主法治

陈 燕

摘要:该文论述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当代中国扩大人民民主、弘扬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深入研究公民意识的内涵,积极探索如何增强公民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教育

党的十七大在关于“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论述中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 这表明,增强公民意识已经从知识界的呼吁变成了党和国家的意志。民主政治的推进重在制度建设,民主制度的建立和运行也离不开公民意识的支持。没有公民意识,不可能真正建立健全的民主制度;即使有好的制度安排和设计,没有公民意识,也不可能有效地实行。因此,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意义重大。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已成为当代中国扩大人民民主、弘扬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1.公民意识的深刻内涵

公民意识不是一个抽象概念,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首先需要科学理解公民意识的内涵。 公民意识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从理论上讲,公民意识的概念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参与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公民意识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公共意识 。

1.1主体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首要标志。就是每个社会成员对自己作为一个自主公民,作为社会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的主体和国家法治建设的直接实践者的认知,它是法治社会的基础。 公民主体意识的确立,意味着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和独立人格的真正确立。

权利意识是公民意识和法治精神的核心。它是指法治社会的每个公民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不可侵犯的权利,同时也尊重别人的权利,它构成了公民意识和法治精神的核心。

1.2规则意识是通向法治社会的一个带根本性和方向性的问题。通俗的讲就是要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以及一切通行的、当然正确的规则。如果缺乏规则意识,出台的各种法律和规定都会在执行过程中被打折扣,就会导致社会秩序紊乱,破坏法治的秩序基础。

1.3责任意识是法治社会有序、和谐运转的前提。是公民意识的重要方面。它反映的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责、任务和使命的自觉程度,它要求个人除对自己所作的各种行为负责外,还必须对他所处的社会负责。当然,这个责任还包括政府的责任。

1.4民主参与意识。公民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公民参与意识驱动着公民的参与行为。公民参与应该是自觉的参与,那种被动的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参与,实际上是对自己民主权利的漠视。公民参与应该是依法参与,应该是理性的参与,非理性的政治热情最后只能导致政治混乱。自觉地、依法地和理性地参与就可实现有序的参与。公民有序地参与是成熟的民主的标志。

2.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公民意识教育”是对各种政治主体(公民个人、社会组织、国家组织包括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国际组织)的“公民意识”或各种政治主体自己对自己的“公民意识”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的行为和过程。公民意识教育对于一个公民社会具有极大的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普通公民的权利意识大大加强了,但公民的主体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还有待提高,比如,公民主动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人很多,在维护自身权利时,不讲规范、不讲程序的情况或多或少地存在,为了一己私利,不讲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一定程度上就是公民权利意识、程序意识匮乏的表现。现实社会中,公民意识的缺乏和淡化,社会公德的缺失已给当今社会带来了诸多的危害。许多人对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漠然处之,也不了解自己应享有的权利或不具备捍卫自己权力的能力;法律意识薄弱,公众对法律信仰的程度还不高,情大于法观念盛行;官本位思想严重,以长官意志为决定一切的行为准则;社会同情心和信任感日趋稀少;日常生活中行为随意性大,而在非常时期则显出扭曲性。这一系列由于公民意识淡薄而产生的社会危害,使得不少人对社会缺乏充分的信任,对人性充满怀疑,进而产生一种“人人自危”的心态,这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讲是非常可怕的。

2.1公民意识教育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实现现代化是我国的一个宏伟目标,但在我国实现现代化,最困难的不是经济上的现代化,而是人的现代化。因为现代社会的基本体制—市场经济、法治社会、有限责任政府、政治文明等等的真正落实和完善 ,离不开人的现代化的支撑。我国学者李慎之先生曾说过 :“千差距 ,万差距 ,缺乏公民意识 ,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现代化的最终完成必然表现于人的现代化。因此,呼唤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关系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容忽视的课题。

2.2公民意识教育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迫切需要。公民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有力支撑,是巩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及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但是,“人民”是一个抽象的政治概念,只有当每一个政治主体都具有较高的公民意识并熟知政治规则,人民当家作主才能转化为各政治主体的自觉行为,进而增强其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归属感、认同感和信赖感。加强公民教育无疑有利于切实增强公民的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平等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充分调动公民政治参与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公民意识教育不仅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环节,而且影响到各方面工作的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2.3公民意识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法治经济,需要强烈的法律意识作为支撑。只有各政治主体树立起契约意识、规则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健康发展。当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也需要具有自由、平等、民主意识的市场主体,这也离不开公民意识教育。

2.4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基础工程。法治文化的形成必须以公民具有一定程度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质为前提,只有唤起个人的权利意识,才有可能真正树立起现代法治观念和公民意识。人们对法律越是信仰,法治的程度就越高;没有人们对法律的普遍尊重,对法律的真诚信仰,法治就无从谈起,法治文化建设就会受到障碍。必须看到,如果不加强公民教育,公民意识在传统法律文化的土壤上是难以成活的。

3.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几点思考

3.1高度重视加强对公民的法制教育。使公民做到知法、守法,自觉按照法律办事,维护法律的公正和尊严,是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无法可依的状况有了根本改变,但如何做到有法必依还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就是说,有法不依的现象在各个

领域、各个方面还相当普遍和比较严重地存在着。这就要求通过富有成效的公民意识教育,着力培养公民对法律的崇尚和信仰,使公民提高法律素质、树立法律信仰,自觉做知法、守法、护法的社会主义公民。只有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在法制框架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才能够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3.2不断加强对公民的道德教育。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应该既是法律人又是道德人。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极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自身修养,遵守公共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在形成,人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希冀祖国繁荣兴旺的良好愿望正在化为实实在在的实际行动。但与此同时,丑恶的不道德的现象还时时存在着,特别是一些既不违法又不违纪却不道德的行为,就更加需要靠舆论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来解决。因此,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在把握好法律维度的同时,还要把握好道德维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政治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政治道德目标,更为理性地对待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诉求,做有政治责任感的公民。

3.3加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任何社会都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以此来引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涵盖了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决定了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性质、特征和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3.4政府要在公民意识教育中担负重要责任。 政府要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大力加强制度建设,为公民权利的行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因为在公民社会里,政府如果不保护公民的基本民事权利,公民就不会自觉地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相反,如果政府把维护公众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那么它采取的公共政策就能得到公众较好地理解、支持和执行。在保护公民的个体权利、尊重公民政治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努力营造自由的空间,保障公民更好地行使社会权利。

3.5注重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性。公民意识水平的提高不仅需要观念教育,更需要实践。注重在实践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克服只重视理论教育的倾向。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是公民意识萌发的源头活水。良好的公民意识在公民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提高和巩固。

3.6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要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的作用。加强学校的公民教育,重视发挥学校在公民意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无可厚非的。现在的问题是,当代中国的公民意识教育对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重视不够,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还存在一些相互脱节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统筹规划,建立公民意识教育的立体网络,重视家庭、大众传媒、工作场所等对公民意识教育的升华作用,形成公民意识教育的合力。

猜你喜欢

公民民主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中国式民主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尼日利亚 民主日
公民并积极着
公民生来有权说话:言论自由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