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对金融危机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

2009-09-27吴喜林

中国对外贸易 2009年8期
关键词:承包工程劳务走出去

吴喜林

2009年一季度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基本情况

第一。对外投资下降幅度比较大。据商务部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企业在境外设立的企业有445家。从家教上来讲,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8%,对外投资总额37亿美元,从数字上看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较大。对外投资下降有它的偶然性。去年中铝参股力拓投资额达128亿美元,今年各项收购案很多,进展很大,但是没有获得相关外国政府的批准。所以,今年一季度对外投资从绝对数来讲,下降幅度比较大。但并不说明今年对外投资情况不好,主要去年一季度有它的偶然性。

当前企业对外投资呈现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我国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积极抓紧机遇,参与境外投资业务。二是我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努力克服困难,通过境外投资拓展出口市场。三是民营企业表现活跃,中央企业仍是对外投资的主体力量。

第二,对外承包工程实现了良好开局。一季度,对外承包工程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开局,3月共完成营业额达到124.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2.6%。可以说,已经成为我国对外经济活动中的一个比较好的亮点。从完成营业额地区分布来看,亚洲完成64亿美元,同比增长40.9%,占国外市场量达到51.5%;对外承包工程一半是或者超过一半是在亚洲地区实现的。在非洲完成营业额达到了43.3亿美元,同比增长35.2%,占国外市场总量的34.8%。应该说非洲是我们对外承包工程的第二大市场,占的份额相当大。

一季度,对外承包新签合同达到了335.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7.5%。合同金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达到101个,去年一季度是70个,这101个项目金额达到273亿美元,占新签合同81.4%。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有49个去年同期是43个。从行业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石化行业,占整个市场25.3%,其中交通运输业23.2%,其他还有电力工业、房屋建造、加工制造、电子通讯业等等行业。对外承包工程新签的合同增长速度较快,表明将来的营业额会有更快的增长。因此,应该说对外承包工程形势相当不错。

第三。对外劳务合作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一季度,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20.1亿美元,同比增长10.4‰新签合同17.3亿美元,同比下降10.8%。一季度,共派出各类劳务人员7.57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0.22万人。3月末,我国在外的劳务人员总数是71.48万人,比去年减少了2.78万人。去年10月份以后,我国在外劳务人员数量有所下降。这也反映了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

对外劳务合作从地区分布上,主要是有日本、新加坡、澳门、香港、韩国、安哥拉等国家。今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主要特点有几个方面:一是我国在日本、新加坡、韩国、沙特、毛里求斯主要劳务人数比去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在一些个别市场,比如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安哥拉等人数仍有所增长。因为我国在当地的承包工程发展得很快,承包工程带动劳务合作有较大的增长。二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外劳务合作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境外雇主支付能力下降,劳务人员工资待遇无法得到保障,劳务人员群体性事件比较是随着对外承包工程快速增长,承包工程项下的劳务有望保持比较快的增长态势。

在会融危机形势下,推动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意义重大

首先。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可以为保持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作贡献。比如对外承包工程作为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重要载体,带动了大量国产的设备、材料、技术出口和劳务出口,促进了国内建筑、制造、运输、金融等多个相关行业的发展,为我国出口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如果记者朋友们有机会到国外去看—下的话,比如阿尔及利亚等,可以看到这些现象。比如我国企业承担的一个简单的道路工程,所有用水泥、钢筋和沥青等材料,一般不大可能从国内带过去,但施工机械全部使用了我们国产的设备,热火朝天的施工工地,带动了大量的施工机具出口。去年我们在分析外贸出口形势的时候发现,近两年施工机械的出口上涨很快,与承包工程带动机械出口有很大关系。2008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带动300多亿美元的国产设备出口和20万人次的外派劳务。大力发展对外投资合作,对稳定我国的外贸有一定的贡献。

第二。可以与一些国家加强合作,共渡难关。我们讲究和遵循的原则就是平等互利,比如我们在大力推行中国企业到国外建立经贸合作区,国外有的地方称之为工业园区或者自由贸易区等等,在政府推动和支持之下,我国企业在国外建起了一批工业园区,吸引大量的中国企业去投资,也包括一些外国企业。因为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国的企业进行基础设施的投资。这种投资对解决当地就业、增加税收、提高出口和创汇都带来很大的好处。这也表现出了我们跟全球共同合作、渡过金融危机难关的重要意义。

第三,有利于促进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研究发现,德国、日本等贸易大国在经济起飞阶段,都曾经历了以贸易为主的商品输出向贸易与投资相结合、再进一步发展到以投资带动贸易的发展阶段,并通过对外投资等资本输出,很好地解决了国际收支平衡问题。截至2007年我国对外投资占全球对外资产总量的5%,这相当于日本1/4、德国的1/10和美国的1/20。2007年我国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额之比为4.42:1,2008年上升为1.77:1,虽然有所改善,但与发达国家数字(2007年1:1.354)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加快“走出去”步伐,输出中国资本,有利于缓解贸易顺差,促进国际收支总体平衡。

第四。有利于我國经济的科学发展。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电讯、电力、交通设备制造通过承包、援外实施国际项目,实现了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极大地提升了国际竞争力。我国纺织、轻工、家电等传统优势行业,通过境外加工贸易和经贸合作区等方式“走出去”,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统筹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以外促内,更好地实现了内需为主和利用外需共同拉动的经济增长格局。

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形势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企业“走出去”带来较大影响,总的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挑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企业融资困难加大,二是市场风险增加。全球的金融危机,给各个国家、全世界的经济带来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因为我国对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都有很多年的延续期,承包工程合同至少五六年,加上融资的话,可能十几年。由于世界经济不稳定,给我们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所以,风险也在增加。很简单,仅汇率的波动对我国的承包工程企业带来的损失和风险就是不可低估的。另外,劳务纠纷事件有增多的趋势。受到金融危机的

影响,一些国家的经济出现衰退,境外雇主如果正常生产,可以雇请员工工作两三年,现在由于市场需求下降,开工不足,使得我们的劳务在遇到了开工不足、工资支付不正常等现象,劳务人员在国外收入不能得到保证,引发了一些纠纷和事件。

从机遇方面来讲,对外投资合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宏观经济状况较好,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企业国际竞争力和跨国竞争力有所提高,对外投资合作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不会变。我国企业“走出去”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境外投资并购优质企业、资产的机会增多,投资成本降低,交易条件改善。对外投资并购的机会多了投资成本有所降低,最起码的我们人民币升值了,换汇成本低了。有一些境外企业遇到较大的困难,可能在出让的时候价格会低一些,所以我们说成本直接降低。交易条件也在改善,现在要求中国企业去投资的国家越来越多,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我们目前派采购团到欧洲去的同时,也同时派出投资团,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工程承包企业成本优势明显,传统优势仍有潜力可挖,一些国家希望我国提供多元化融资,进入新的高端的承包市场的机遇增多。总之,商务部在一如既往地鼓励企业在注重风险防范的同时,一定要树立信心、着眼长远、适应形势变化、立足自身优势,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加强银企合作,创新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积极稳妥地开展跨国并购和带资承包。有条件的企业可以突出主业、突出实业,适当加快对外投資步伐,适时并购拥有核心技术、品牌、营销网络或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企业。要更加注重培育知名品牌,建立境外营销网络。加快境外承包劳务市场布局,积极开拓欧美市场和新兴市场,巩固亚非传统市场。

总体上来讲,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大部分投资是成功的,但也有些投资失败了'有些企业还遇到比较大的挫折。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要坚持两点:第一要量力而行。这个“力”包括资金实力、管理能力和人才储备,中央鼓励有条件和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第二,要熟悉当地的情况,即要深入研究掌握东道国法律法规、风土人情、习惯做法、市场环境、劳动力成本等等。我们所讲的是熟悉,而不是初步了解。此外,企业一定要处理好跟当地工会的关系,我国企业往往疏忽这一问题。

猜你喜欢

承包工程劳务走出去
汇率波动对国际承包工程的影响
内部审计:境外承包工程项目的优势与实施
劳务派遣转向劳务外包的分析与思考
“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承包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劳务派遣策略思考
劳务派遣,面对一堵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