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角色转换和发展的关系

2009-09-27薛迎军

基础教育参考 2009年8期
关键词:开发者校本课程

薛迎军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教育理念。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校本、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等概念也走进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对于我们中小学教师来说,最为直接也最为重要的当数校本课程开发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同时也是校本课程的实施者和评价者,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如何转换好教师角色,促进教师自身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的认识是教师角色转换的前提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是以其有用性、以人格完善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为目的的课程价值观,它的最大价值就在于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基于这种价值取向,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应注重课程的个别性与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尤其是注重学生的人格发展,使教育基本要求的统一性与人才的多样性有机结合。这就要求教师转换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者,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者,促进自我发展的学习者。这是教师从传统角色向现代角色转换的前提。

二、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能力是教师转换角色的关键

课程开发的研究能力是指课程开发者对课程的参与、实施、评价与创造的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催化剂。随着国家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出台,学校、教师将拥有课程开发的一部分权力,教师也随之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这样,教师不再仅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而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设计者。教师要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充分参与,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自身的特点自主确定课程内容,并时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使自身的专业知识、开发与研究能力、敬业精神得到提升。如果教师缺乏必要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校本课程开发往往无法进行。

三、教师的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追求

从校本课程开发角度而言,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开发。教师的专业化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是教师发展的必经阶段;教师发展则是教师专业化的最终目的和目标。所以,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会成为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瓶颈”,对课程开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可以促使教师利用本校或外界课程资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深化知识,提高技能,更新教学观念和手段,从而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和教师发展。

四、教师的个性与创新精神是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发展的内在要求

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学校的特色为本,也要求教师善于从“人本”即自身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出发。教师的个性和创新精神,不仅影响甚至决定着其对课程开发的理解与实施,而且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具有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教师,勇于接受新生事物,敢于探索和实践,他的思维方式、课程认知、评价观念以及教育理念等,都会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不断更新,从而不断丰富、深化校本课程的内涵,提升校本课程的质量,推动学校教育和师生的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程桥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田欣欣)

猜你喜欢

开发者校本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85后”高学历男性成为APP开发新生主力军
16%游戏开发者看好VR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