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文言虚词的学习

2009-09-25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8期
关键词:实词虚词本义

饶 琪 杨 柳

在文言文中,虚词的使用频率甚高,并且对于篇章构建和修辞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宋人陈骙《文则》所说:“文有助词,犹礼之有傧,乐之有相也。礼无傧则不行,乐无相则不谐,文无助则不顺。”因此,就整个文言文的学习而言,虚词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拟以文言文中习见的虚词为例,谈谈如何学习文言虚词。

一.知其源流

学习文言虚词,有两个问题是需要明了的:一是有部分虚词在书写符号上使用了同音假借字;二是有一些虚词是由实词虚化而来。

先谈同音假借问题。同音假借是指语言中的某个词原本没有相应的专门字来记录它,后人便借用一个与它音近或音同的词的相应字来记录,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不造字的造字法。同音假借在虚词的用字上表现得尤其突出,所以,清人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说:“凡语词(虚助词)之字,多非本义,但取其声。”例如,“而”字的本义是指颊毛,由于音同或音近的关系,借用来记录文言中的虚词。又如“焉”,从字形上看是一个象形字,其本义是指一种鸟,也是由于音同或音近的关系,借用来记录文言虚词。另外,像“其”、“为”、“也”、“则”等虚词也都使用了假借字。明乎此,就不能把文言虚词的意义与假借字的本义混为一谈。

再谈实词虚化问题。在文言中,虚词兼类是一个普遍现象。就高考所要求掌握的18个虚词而言,大多数虚词兼有三、四类词。但如果我们了解实词虚化现象,就会清楚为什么虚词多有兼类,这有助于学习者区分虚词的不同用法和功能。已有的研究表明,在汉语实词虚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动词﹥介词﹥连词的虚化链。也就是说,某一个虚词之所以兼有介词、连词的词性,是因为虚化程度不同所造成的,它们在历时层面上曾经有过联系,连词的用法是从介词进一步虚化而来。

下面,以“与”的虚化过程为例来说明这一情况:

(1)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击鼓》)

(2)今我战,又胜荆与郑。(《国语·晋语》)

从词性的角度来讲,例(1)中的“与”是一个介词,而例(2)中的“与”是一个介词还是一个连词,不太好区分。然则,“与”为什么有介词和连词两类词性,这两类词性之间又存在着什么关系呢?这要从“与”的本义说起。“与”的本义是“党与”。从“党与”之义引申出“参与”之义,又从“参与”之义引申出“偕同,与……在一起”之义,在这个义位上,“与”开始了虚化,又由于相关的句法环境,触发了“与”从伴随介词向并列连词的方向演变。

此外,还需要对文言中的两个特殊的虚词“者”和“所”加以注意。从现代汉语共时的平面来看,“所”和“者”已经虚化成为了词缀,但在文言中它们是两个比较特殊的虚词。

“所”往往同VP相组合,表示转指VP的对象。例如:

(3)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孟子·公孙丑下》)

(4)子虚言楚云梦所有甚众,侈靡过其实,且非义理所尚。(《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例(3)中的“所有”是一个短语,“所”是指有的对象;例(4)“所尚”的“所”是指推崇的对象。在文言中,“所”是一个名词化标记,其作用是使一个谓词性成分转化为体词性成分。

“者”加在谓词性成分之后,构成一个“VP+者”结构,整个短语结构也转变成一个体词性成分。例如:

(5)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礼记·乐记》)

(6)穿汾、河渠以为溉田,作者数万人。(《史记·平准书》)

上两例中的“作者”同现代汉语有所区别。在现代汉语中“作者”是一个词,而在较早的文言中它是一个短语,表示劳作的人。

二.古今观照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它们之间是源和流的关系。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难免不受现代汉语的负迁移影响,以现代汉语虚词的种种情况去想当然。因此,加强对比性学习,以现代汉语虚词为参照系,将有助于我们对文言虚词知识的掌握。同现代汉语虚词相比,文言虚词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言虚词的消亡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实词相比较而言,虚词虽然较为封闭,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点,通过如下两方面就不难看到:

语气词的兴替。从句法位置上来看,文言中存在着句首语气词、句中语气词和句末语气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前两类语气词已经消失了,只有句末语气词。如表示陈述语气的“也”、“矣”,在现代汉语中基本不用,代之以表示肯定的“的”和表示变化的“了”;表示疑问语气的“哉”、“与”、“乎”等被“吗”(是非问)、“呢”(特指问、选择问)、“吧”(揣度问)所代替。

表敬副词的消亡。文言中有一类特殊的副词次类——表敬副词,如“敬”、“谨”、“窃”、“敢”、“猥”等。这类词体现了古代重尊卑等级的观念,但在现代社会中这一观念存在的土壤已经失去,所以这类词在现代书面语言中已难觅踪迹。

2.古今用法有别

同已消亡的文言虚词相比较而言,更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古今“同中有异”的一些虚词及虚词相关的用法。

例如:“稍”,古今都是副词,现代汉语中是“稍微”、“略微”的意思,而在文言文中则是“渐渐”、“逐渐”的意思。如“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史记·项羽本纪》),其中“稍”便是“逐渐”的意思。又如“颇”,古今都是表示程度的副词,但所表示的程度的深浅发生了转移,现代汉语中“颇”常表示程度深,但在文言中往往表示程度较低,如“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史记·六国年表序》),这里的“颇”就是表示程度较低。再如“但”,现代汉语兼有副词和连词的用法,但文言中“但”主要用作范围副词,其义大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只”、“仅仅”等,如“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其老弱及羸畜”(《史记·刘敬传》),其中的“但”就是“仅仅”、“只”之意。

还有一点需要提到,由于常用的文言虚词兼类的现象特别普遍,因此文言中的一个虚词常常对应现代汉语的几个虚词。如文言虚词“于”就对应现代汉语中的“在”、“从”、“比”等虚词。

3.同形异义

语言的发展﹑演变是语言的基本规律之一,所以共时平面上的一些同构的现象在历时上是存在着差异的。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观察,有一些双音节虚词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短语结构;反过来说,在古代汉语中的有一些短语结构由于语义的相宜性、高频的同现诱发了它们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固化,词汇化之后成为一个词。这就告诉我们在阅读古文献之时,要注意语言的历时差异,不要以今律古,把古代汉语中的一些虚词连用的结构理解成为双音节的虚词。例如:

【虽然】

现汉:连词,用于上半句,表示承认某一事实,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与之相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文言:即使这样,虽然如此。是两个单音词连用。“虽”,连词,可译为“虽然”“即使”;“然”,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此”。例如:“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

【不必】

现汉:副词,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的不需要。

文言:不一定。是两个单音节虚词连用。“不”,否定副词;“必”,语气副词。例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非常】

现汉:形容词,异乎寻常的,特殊的;副词,十分、极。

文言:“非”是一个否定副词,“常”为一般、永恒之意。例如:“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其实】

现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文言:是两个单音词连用。“其”,代词;“实”,名词。“其实”之意为它的果实。例如:“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从上述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文言虚词在其历时演变过程中,用法发生变化是一个普遍现象,因而在学习中应注意分清各种不同的对应关系,以免以今律古。

三.有的放矢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所选录的文选。就高考所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而言,每一个都在教材中多次出现,但是它们出现的频率并不是均匀分布的,有的词出现的频率高,复现的机会也就多一些;有的词出现的频率要低一些,复现的机会也就少一些。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注意那些在教材中低频出现的虚词,扫一扫可能存在的知识盲区。为了方便大家对文言虚词的学习,我们对高考中所要求的18个虚词在教材中出现的频率进行了统计: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各个虚词之间的频距并不是等距关系,频率差距悬殊。

出现次数最高的“之”和出现次数最低的“何”之间频数相差396次,也就是说这两者在教材中出现的机会不均等。这意味着教师讲解“之”的机会可能远远大于讲解“何”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当人工干预,有意识地提高学习“何”的次数。

总之,如清人阮元在《经传释词·序》中所言:“实词易训,虚词难释。”文言虚词的总数尽管有限,但由于其使用频率高、且使用灵活,这给我们的学习会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如果我们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还是能够较好地攻克这道难关的。

饶琪,杨柳,教师,现居湖北咸宁。

猜你喜欢

实词虚词本义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自”的本义是鼻子
民歌《茉莉花》歌词本义喻反腐
例说文言实词解题误区及对策
虚词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虚词功能的羡余及其修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