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公企业安全监管之路

2009-09-24张德平

劳动保护 2009年1期
关键词:即墨市安监非公有制

张德平

即墨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南部,全市共有1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即墨市非公有制企业占全市企业的95%以上,且正在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目前,即墨市拥有非公有制企业达到6700余家,而其中针织服装、制鞋业占25%以上的比例,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和职业病危害,给全市的安全生产管理带来巨大压力。据统计,即墨市工矿商贸生产安全事故90%以上发生在非公有制企业。

即墨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几年,着力在如何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方面狠下功夫,探索出一条适合即墨市非公有制企业监管的路子,并收到较好的效果。自2004年以来,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每年平均以25.2%和37.23%的比例逐年递降。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即墨市在抓非公有制企业监管中,首抓责任制落实,具体措施有2项。

建立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即墨市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市、镇、村、企业主要行政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依据《安全生产法》等有关规定明确了各镇、各部门、单位、企业应履行的安全职责,规定了各级各部门在抓好分管工作的同时,抓好分管行业、领域、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责任追究,对因渎职、失职或履行职责不到位发生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体系。市委市政府将非公有制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对全市24个镇(处、区)和有关市直部门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内容,建立了对各镇、各部门的考核细则,并逐年完善细化。2008年对部门考核细则增加到5大项19小项,对各镇的考核细则增加到8大项31小项。同时,将安全生产指标进行全面分解,市政府与各镇、各部门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各镇与辖区内所有村庄签订,村庄与企业,企业与车间、班组、岗位、员工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考核实行了百分考核制,即:履行安全职责“得分制”,发生事故“扣分制”;发生较大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即取消“强村强企”等所有评优资格;考核实行连带责任制,即辖区企业考核成绩直接与镇对村、市对镇的考核挂钩。

突出教育培训效果

即墨市用“两个必须”来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必须有针对性。即墨市根据受教育的对象不同、内外资企业性质特点,选定安全培训教材内容层次也有所不同,主要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不求面面俱到。对企业负责人培训以宣讲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灌输国内外先进安全管理理念、传播先进地区的安全管理经验为主;对企业一般管理人员培训以讲解安全管理技术、安全检查、隐患整改知识为主;对普通员工的培训以提高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开展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为主;针对外资企业基础管理水平普遍较高的特点,主要强化我国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其遵守安全法规的自觉性。

培训手段具灵活性。为了达到安全生产培训的预期目标,即墨市采取分散自学和集中培训相结合,或者多次间断的方式,既可以发放学习材料自学,然后集中一段时间讲解,参加统一考核,合格者发放上岗证;又可采用学分制,企业负责人可根据各自时间不连续参加培训,培训一科考核一科,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相应的学分,可发放安全培训合格证。对外资企业负责人的培训,聘请安全专业的翻译人员进行同期翻译。为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内部缺少安全师资力量的问题,即墨市安委会组织市安监、公安消防、质监等部门抽调资深专业人员组成安全知识宣讲团,定期免费为企业开展员工安全知识培训,培训采用实物、音像、讲解、现场参观、事故分析、现身说法等生动形象和直观的教育方法,提高培训效果。

2004年以来,即墨市共培训各类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1.7万余人,企业职工安全培训10余万人。

加大检查执法力度

即墨市在检查中坚持“三结合”原则,采取 “三心”工作法,不断提高依法服务水平,督促企业主动整改安全事故隐患,推动非公有制企业的规范管理。

“三结合”原则,即:一是与新开工企业通报制度相结合。为从源头上消除隐患,即墨市建立非公有制新开工企业月通报制度,市工商局每月将新注册登记企业名单通报市安监局,安监局组织对每家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没有隐患才允许开工投产。二是与督促“三同时”审验相结合。执法检查中,加大对未经建设项目“三同时”审验的执法力度,由检查人员告知企业“三同时”审验的程序和要求,并对企业“三同时”审验作为重大隐患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管,一抓到底。2008年,已督促 20家企业办理了建设工程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验收手续。三是与联合执法制度相结合。即墨市建立安监、公安、质监等部门联合执法制度,将安全生产各项隐患排查纳入日常检查中,发现隐患及时督促企业整改,对督促不改的隐患,属于安监部门执法范围的,下达处罚决定,责令限期整改;不属于安监部门执法处罚的安全隐患,书面移交相关监管部门纳入执法程序,督促隐患整改到位。这一做法缓解了安全执法力量不足的现状,形成了齐抓共管隐患排查整治的联合执法机制。

“三心”工作法可以提高执法服务水平。“三心”,即:一是检查前用心。在到企业检查前,根据企业分类和特点,执法人员查找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检查预案,列出详细的检查清单逐项进行检查,以防止错查、漏查的发生,确保企业安全隐患查细查实查准。二是检查中细心。根据《即墨市非公有制企业安全检查指导手册》,细心检查企业规章制度、责任制、安全机构和人员、培训、应急演练、现场管理等11个方面71项内容,达到隐患排查“一个也不能少”的工作目标。三是检查后贴心。在对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后,采取首查不罚制度,对初查出的隐患,先不予处罚,而是帮助企业整改;对拒绝整改,或复查整改不合格的企业,才依法予以处罚。

建立健全安全监管体系

针对全市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大、底子薄、基础差的现状,即墨市从健全监管网络入手, 建立健全“三级网络、四级机构”安全监管体系,确保安全生产有人管。

即墨市安监局市级安监人员增加到现在的32人,设立了执法监察大队,配备20人;在24个镇、街道办事处设立了乡镇安监办,编制65人,在通济街道办事处、环秀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3处企业相对集中的镇,设立了安监中队,配编10人。在抓好市、镇两级安监队伍的基础上,在部分市直部门设立了安监科室,在717个有企业的村庄(居委会)设立了安全生产管理小组,设置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1100余人,并全部通过安全培训,实现持证上岗,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对辖区企业进行日常检查。督促全市645家规模以上企业和3375个中小企业设立安全生产小组,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员和协管员4100余名。目前,全市镇级以下安全管理人员已达5855人,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基本实现了全市非公有制企业无缝隙监管的格局。

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即墨市从构建“金字塔”监管模式入手,将规范企业管理与执法相结合,构筑非公有制企业长效监管机制。

对位于“金字塔”顶端的“金牌企业”,通过督促这些企业推行安全标准化管理或通过职业安全健康体系认证,建立起科学规范、自主管理、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体系。目前,全市有24家企业通过国际职业安全健康体系认证,18家企业开展了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

对位于“金字塔”中部的规模以上企业,这部分企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相对较高,基础设施状况较好,但对安全生产想管而不会管。即墨市督促企业“引入专家查隐患”方式,借助中介机构专家的力量,开展安全评估,进行安全健康查体活动,对评估成绩达到A、B级以上的,基本符合各项安全生产标准要求的企业,纳入镇级安全监管范围;被评估为C、D级的企业,纳入执法大队的重点检查,通过执法督促整改各类安全隐患,最终使其达到A、B级企业标准。发挥中介机构的力量,企业初步形成了“自我改进、持续完善”的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局面。目前,全市1500家企业开展了安全规范化评估。

针对位于塔基的中小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存在从业人员少、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概率小、企业(业户)安全意识淡薄的现象,首先与所有企业签订《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承诺书》,告诉企业应该履行哪些安全职责,并主动承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改善生产条件。同时,市、镇、村各级开展不间断执法检查,对人员少的企业,督促几家联合聘请专业电工、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等做法,为企业提供安全技术支持,逐步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目前,即墨市已有5800家中小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承诺书》。

编辑吕楠俊

猜你喜欢

即墨市安监非公有制
通过兖州区应急局看地方安监部门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即墨市
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正向的价值观
“智慧安监”概念初探
即墨市文化路人行天桥舒适度设计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启示
加强完善非公有制企业的股票融资市场——2011年非公有制上市企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