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家的亲情账单

2009-09-23

中华家教 2009年8期
关键词:花销账单废品

李 晓

儿子上初一了。所在学校离家也就十多分钟路程。

早展,儿子匆匆吃完早餐,对我只说了两个字:“爸,钱。”儿子让我给他一元钱乘车去学校。我看看手表,步行到学校还来得及,就说:“儿子,你步行去吧,要不,爸爸陪你跑步去,还锻炼了身体。”儿子不屑地撇撇嘴,嘴里嘟嚷了一句:“爸,不就一元钱么,真是一个吝啬鬼。”说完,他“呼”地一声掩上门走了。儿子摔门而去的动作,把我的心给震痛了。

“不就一元钱么。”从儿子嘴里冒出的这句话,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

刚进入初中,儿子便喜欢和同学攀比,还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他喜欢名牌东西,对大街上开的宝马、奔驰之类的小车总是惊呼出声:“哇,好气派!”就连看球赛时,儿子也紧盯着那些国外运动员的鞋子,要求我给他买运动员穿的那种品牌鞋。

我决定要对儿子进行一些特殊教育。

在夏天的建筑工地,面对一群攀附在高楼砌砖的农民工,我指着他们对儿子说:“儿子,你看他们挣钱多不容易啊。”苍蝇嗡嗡乱飞的垃圾堆旁。一位老婆婆正躬着身子在翻捡着垃圾,我对儿子说:“儿子,你看老奶奶要挣一元钱多艰难。”我甚至带他去乡村,指着那些佝偻着腰在田地里劳作的农民对他说:“儿子,你看。他们劳动多辛苦。”我还让他去看一个农家的孩子,清早便要翻山越岭去上学……

儿子对我的这些现场教育似乎有所触动。我和妻子商量,要让儿子从心里明白,一元钱的不断叠加。也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第一次我让儿子认真计算一天花了多少钱。乘车、喝牛奶、吃饭、买零食等等,都要算进去。儿子托着腮算出来了。他说:“爸,我一天要花20多元呢。”我说:“儿子,这还不包括你的学习费用和其他费用呢。”儿子皱皱眉头说:“爸,看来,我还真花了不少钱。”儿子有些醒悟了。

第二次是在今年初,我们一家三口坐下来,一同计算儿子去年一年的开支。妻子是一个有心的人,她拿出家庭记账本,把儿子一年来的费用相加,居然是一万七千元。儿子惊讶地吐吐舌头:“爸,我花了这么多钱啊?”于是。我们一笔一笔地“审计”。他的确花了那么多钱,儿子心服口服了。我和妻子还对他说:“儿子,14年来,你差不多已经花了20万元。”我们让儿子坐下,又开始计算他已经花销和预计要花销的费用,到他大学毕业。至少是50万元。儿子站起了身,他张开双臂把我和妻子搂住,笑嘻嘻地说:“爸,妈,我长大了会报答你们。给你们买一套别墅,把我所有花去的钱,都还给你们。”

我拉住儿子的手说:“儿子,爸爸和妈妈不是要求你回报。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社会有所回报。而节约每一分钱,是一个人的美德。”

儿子似乎有些懂了,他点点头说:“爸,妈,没想到,我会花那么多钱呢,今后,我一定要节约每一分钱。”

儿子果然有了变化。他上学、放学时。尽量步行回家。一天,他汗津津地推开家门,喜悦地喊道:“爸,我小跑回家只花了11分钟!”看见我在电脑旁写作,儿子给我端来一杯水放在桌前便轻轻地走开。并对他妈妈说:“妈,爸写作很辛苦,把牛奶让给爸喝吧。”在家里,他会悄悄关掉卫生间里亮着的灯,把水龙头的水开得很细,把家里的废品攒到一定的量就拿去卖给废品回收站。

一天。我在儿子的书柜里。无意中看到一个笔记本。打开一看,上面清清楚楚地记着他每一天的开支:学校晚餐3元,买笔芯1元,牛奶2.5元……望着儿子的账单,我的双眼涌出了泪花。

这是一份温暖的亲情账单。让一个孩子终于明白了心怀感恩地面对生活。亲情账单,让一个家庭,充满了隐秘的幸福。※

(责编吴雨香图/孔雀绿)

猜你喜欢

花销账单废品
小区里的“狗”
账单式小康
年度报告、账单之风
毕业季你的钱哪儿去了?
美国人花钱,住房也是大头
北京:获取社保对账单方式可自选
北京社保对账单明年主推“电子版”
卖废品
礼品变废品
美国一些经济学家说,生养3个孩子最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