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联险些炸毁以色列核基地

2009-09-23

环球时报 2009-09-23
关键词:核设施阿拉伯间谍

高级间谍掌握核心机密 紧要关头取消打击命令

程加栋

1964年5月,纳赛尔(右二)和赫鲁晓夫在埃及一起主持典礼活动。

9月1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罕见地敦促以色列加入《核不扩散条约》,并提出调查以境内所有核设施。美联社认为,此举表达了IAEA“对以色列核能力的担忧”。事实上,以色列的核秘密曾为超级大国苏联所掌握,苏联甚至计划联合阿拉伯国家一起动手,将以色列核工业扼杀。

克格勃摸清以色列核机密

以色列1948年出现在世界政治版图上,与苏联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苏联希望将以色列纳入自己在中东的势力范围,并使之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新成员。1948年5月15日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后,斯大林秘密向以色列输入大批武器,这种待遇一度使苏以关系“亲上加亲”。

当然,苏联还向这个新生国家派了大量间谍。弗拉基米尔·韦尔季波罗赫是苏联派往以色列的第一位间谍,他的工作非常出色,第一时间确认了以色列的国策:与美国密切合作,并不惜一切发展自己的核工业。于是,从1953年开始,苏联对以态度发生了转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克格勃将自己的间谍打入以色列核工业部门。最著名的间谍是艾弗拉姆·克林伯格,他接受以色列首任总理本-古里安的直接委派,从事核武器研发。随后,克林伯格成为特拉维夫的以色列原子能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克林伯格给苏联和东德特工机关提供情报达35年之久。还有一名代号“海莫夫”的苏联间谍甚至成了以色列首任总统魏茨曼的办公室要员。

到1964年左右,克格勃已基本弄清以色列核研究体系的轮廓,以色列最重要的核设施是位于内格夫沙漠深处的迪莫纳“纺织厂”。克格勃还搞清楚了以色列主要的核研究及军事机构的所在地。

与之相比,美国中情局却在以色列核武器问题上出现严重失误,它整整有3年时间没有认清迪莫纳“纺织厂”的真正用途。1960年,美国U-2侦察机拍摄到了迪莫纳“纺织厂”的照片,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当即要求本-古里安作出解释,本-古里安咬紧牙关说:“这有什么问题吗?那不过是一家生产涤纶纺织品的工厂,犹太人得自己满足穿衣需求呀。”

莫斯科联合阿拉伯三国

美国相信了以色列的话,但对情况了如指掌的苏联感到问题严重,因为以色列离苏联南部边境不到500公里。从1962年开始,苏联多次通过外交途径向以色列施压,要求其同意在中东建立无核区。但以色列一口回绝。苏联非常不满,转而支持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希望通过挑动以色列进攻阿拉伯人,然后再借帮助阿拉伯人反击侵略之机,顺势解除以色列的核武装。

1966年1月,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访问埃及,向埃及总统纳赛尔通报了以色列发展核武器的情况,并表示愿意为埃及提供“核保护伞”。3周后,纳赛尔公开表示,如果以色列研制核武器,埃军将采取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1967年5月,苏联向埃及转交一份绝密材料,宣称以色列有13个旅的部队集结在叙利亚边境,这刺激埃及与叙利亚采取共同的战备行动。不久,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结成军事同盟。

尽管苏联与3国制定了攻以计划,但阿拉伯国家不愿“开第一枪”,因为它们担心苏联迫于美国的压力会临阵脱逃。1967年5月,埃及空军米格战机先后两次秘密进入内格夫沙漠,在迪莫纳上空拍照。所得情报使埃及军方增强了轰炸以色列核设施和重要目标的决心。5月25日,埃及国防部长伊斯梅尔访苏,他透露埃及空军做了对以色列核设施进行空袭的一切准备,要求苏联也确定对以军事行动的日期,但被苏联领导人断然拒绝。

苏联轰炸行动功败垂成

其实,苏联早就做好了单独空袭以色列核设施的准备。1967年5月26日,一名苏联飞行员驾驶米格-25超音速战机从埃及西开罗机场起飞,渗透到迪莫纳核设施上空侦察。当时以色列乃至整个西方阵营没有一种飞机可与米格-25相匹敌,以军拿米格-25毫无办法。

根据米格-25获得的最新情报,从6月3日起,苏联战略轰炸机部队一直处于待命起飞状态。战略轰炸机部队负责人瓦西里·列舍特尼科夫将军回忆说,他和他的同事被要求做好长途奔袭迪莫纳核反应堆的一切准备。

列舍特尼科夫说:“总参谋部下令将3个大队的图-16(约30架)轰炸机涂上埃及空军的标志。按照总司令部的命令,我们在机密作战图上标定了‘战地目标,目标空域就是以色列……头两架图-16轰炸机装满炸弹并改换标志后,从乌克兰普里卢基空军基地起飞,转场在北高加索准备出战。轰炸命令下达了,我们立即升空。但当我们的飞机临近预定空域时,突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所有西方国家的电台全部都号叫起来,发疯般狂喊:‘苏联要轰炸以色列啦!”“很快,两架轰炸机接到了返航命令。这就是当时的经过,我们加入中东战争的行动就此结束。”

以色列“先下手为强”

其实,西方阵营对苏联人的动作洞若观火。美国和西方国家向苏联施加了巨大压力,美国甚至威胁说:“如果苏联敢动以色列一个指头,美国不排除与苏联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考虑到可能与美国发生冲突的风险,苏联政府在最后一刻不得不退缩了。

但以色列不想就此罢休,以色列总理艾希科尔就苏联和埃及侦察机袭扰迪莫纳核设施一事举行内阁紧急会议,所有成员都认为必须“先下手为强”。最终,以色列决定孤注一掷,同时对4个阿拉伯国家不宣而战。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空军倾巢出动,首先对埃及、叙利亚、约旦以及伊拉克4国空军基地实施毁灭性打击,目的是瘫痪阿拉伯空军,避免这些基地被苏联空军用来袭击以色列的核设施。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

得知消息后,莫斯科慌忙采取反制措施,除了公开声援阿拉伯国家外,还把黑海舰队派入地中海,一些舰艇甚至做好对以色列重要城市及迪莫纳核反应堆实施导弹攻击的准备。然而,由于担心美国第6舰队报复,从而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苏联最终取消了打击命令。事实上,美国第6舰队从6月6日起出现在以色列附近的东地中海水域,对苏联舰队虎视眈眈。

畏首畏尾的苏联让跟随自己的埃及、叙利亚和约旦付出了惨重代价,仅仅6天,战争就以以色列的完胜告终,3个阿拉伯国家伤亡惨重,丢失了大片土地。这场战争也让苏联政府在阿拉伯国家中名声扫地。美国国务卿腊斯克说,第三次中东战争标志着苏联政治军事的重大失败,这一事件可与古巴导弹危机相提并论。当然他忽略了一点,这场战争也标志着以色列核武器研究更加无所顾忌。▲

猜你喜欢

核设施阿拉伯间谍
间谍酷知识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
阿拉伯国家宣布举办男装秀
印巴“新年礼物”:分享核设施清单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头脑大爆炸
间谍混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