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的印痕

2009-09-19王仲翔

诗歌月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洋房犹太犹太人

王仲翔

上海有不少马路很小很偏,连许多上海人都没有听说过,更不要说去过了。舟山路和霍山路就是这样两条马路。它们位于市区东北部,两条路的交叉处叫提篮桥。提篮桥的名字听来富有诗意,其实在上海人习俗中,有点忌讳这三个字,因为从民国到现今,上海的监狱就设在这里,过去上海人说“到提篮桥去”,等于说进监牢,所以,以前这里一直属于冷僻地段,也就不奇怪了。当然,现在这个地方也开始繁荣起来,不过相比市内其他地方总显慢一拍。

春节前,我见街上的海报说提篮桥有一个展销会,正好没事,就去看了一下。让我颇感惊讶的并非展销会的商品,而是在这样一个很冷僻的地段,居然有数十幢式样相同的老式洋房,红砖墙面,三层高,楼顶耸出尖尖的老虎天窗,有精致的拱门,弧形的墙头,黑漆铁皮双扇大门,一看就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建筑,这一类洋房,过去市中心倒不少见,我中学后面一条很大的弄堂内部是差不多样子的楼房,也是红砖墙,三层,尖屋顶,非常引人注目,同学中有几个就住在那些洋房中,他们告诉我,是西班牙风格的。但是这种房子,都在繁华地段,也就是过去的租界内。为什么在霍山路舟山路,这两条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应该是非常偏远的地方有成片的老洋房呢?

这个疑问,不久就得到了解答。春节过后不久,上海召开两会,有政协委员提出关于这片建筑的保护问题,我才知道,这些洋房是二战初期在上海的犹太难民造的,这个地方,在1938年到1945年之间,曾经是犹太难民的一个天堂。

1933年,纳粹德国开始大规模迫害犹太人。从掠夺财产,赶出家门,驱赶出境,直到剥夺生命。而随着法西斯德国在欧洲的步步推进,犹太人几无立身之地,只好逃往他处。但许多国家将犹太人拒之门外,有些犹太难民乘坐的海轮只能在海上漂泊。只有上海,敞开了大门,无条件地接收了三万多犹太难民,比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印度和加拿大五国接收的总数还要多。非但如此,原先生活在上海的犹太人成立了“援助欧洲来沪犹太人委员会”,“美国犹太人救济委员会”,专事救助难民。难民船一到上海,马上有志愿人员开着卡车把难民送到接待处,安排食宿。他们在上海有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生活环境,连侵占上海的日本人也没有把他们怎么样。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希特勒的特使到上海要求日军将犹太人全部“解决”,但日军对犹太人没兴趣,他们没照希特勒的要求办,而是设了一个隔离区,犹太人只能在里面活动,外出要向日本人请假,限时回来。这个隔离区比较大,提篮桥位于它的西南角。这些犹太人在这里生活了七个年头,他们同隔离区内的中国老百姓打成了一片,他们仍像在故乡一样勤勤恳恳地劳作,他们有做生意的天赋,不怕吃苦,慢慢地积蓄了钱,于是照家乡的式样建起了自己的住宅小区。在一个小公园里建了一些儿童游戏设施,变成了一个儿童公园。又在一家戏院的屋顶平台上建了一个花园。为方便犹太教信徒们祈祷,他们又有一个小小的摩西会堂。他们建了自己的公墓,建了学校,诊所,甚至还办了自己的报纸杂志,成立了剧团和乐队……

知道这段历史后,我又几次去那个地方,当然不是为了展销会,我是专门去看老洋房,试图触摸这段历史。房子虽然只有三层,但比现在的房子四层还高,首先是楼层间距大,其次是它们的地基要高出地面一米多,进大门先要上五六级台阶。我想大概是参照了他们老家的式样。西方这样的房屋都有地下室,地下室并不全在地下,而是高出地面一部分,贴地的地方可以开窗户,地下室就有了光源和通风,既可储物,也可住人。但这里没有建地下室,可能上海的海拔太低,而这个地方离黄浦江也不远。

从敞开的铁门看进去,一边是木楼梯,有着雕花的扶手,显然还是当年的东西,一边是黑黝黝的过道,看不清里面的情形,大概是一扇关着的门。现在这样一幢房子里,要住上好几户人家,门口那个晒太阳的老太太,可能只是朝北那一小间的房主。有些人家,把临街的墙拆掉了,装修一下,变成一个小小的商店,租给别人,卖手机,卖饰物,卖文具,都是些不需要大店堂的生意,又很干净,同这里的老旧气氛很相适。街的另一边,是一排十几家小小的服装店,起了很时髦的名字。从资料上看到,当年,这里一边是犹太人经营的维也纳咖啡馆,路易斯咖啡馆,一边是中国人在卖生煎包子,葱油饼,两边的香味各不相让,时而我盖过你,时而你盖过我,于是,外国人把这里称作小维也纳。我想,如果今天把这两家咖啡馆建起来,应该能引来很多怀旧的犹太人吧!因为这里经常有犹太人来游览,那天我就碰到一批,是一个旅游团,二辆大巴,他们看老洋房,拍照,一家挨一家进到那些小服装店去,他们会不会在打听父辈告诉他们的那两家咖啡馆呢?后来,他们都到了那个当年的儿童公园,就在那排洋房的斜对面,现在叫霍山公园,极小,我转了一圈,按我在乡下务农的经验,不会超过四亩地。公园里都是打拳跳舞的老年人和不会走路的小孩,坐在手推车里晒太阳,犹太人来看公园正中那块黑色大理石碑,碑是此地所属的上海虹口区政府1994年所立,上面用中文,英文和意第绪文简要叙述了1938至1945年那段历史……

在2009年春日的阳光中,走在这些老洋房下面,舟山路和霍山路依然是行人稀少的(除了有犹太人旅游团来的日子)。我在想七十年前,这里应该是到处可见外国人吧?也许包括修鞋的,理发的,卖青菜萝卜的。那时的气息,应该已经渗进了老洋房那红砖的缝隙之中,如果你留心,也许会淡淡地感知到一些,毕竟他们离去也六十多年了。1945年,二战结束,犹太人基本上都走了,有的到美国,有的到中东,有的回到原来的国家。他们还是习惯西方的生活,但对这个知恩必报的民族来说,上海成为他们永远忘不掉的地方。以色列总理拉宾,总统佩雷斯来过这里,他们代表以色列人民向这里致意。克林顿来过这里,代表美国犹太人向这里致意。2006年,一百多位当年生活在总这里的犹太人和他们的后代重回这里寻找曾经的点点滴滴……

三楼的窗户打开了,里面有人撑出一根竹竿来晒被子,那被里布是最大众化的那种,蓝白相间的大格子。犹太人会不会用竹竿来晒被子呢?当年他们会跟上海的邻居学吗?那窗框是木头的,涂了铁锈红的油漆,窗户的上方是半圆型的,于是那上半个窗框加上窗玻璃都要做成弧形,真是讲究,现在的房产商是不舍得费这样的功夫了。窗户边,那经历了又一个冬天的爬山虎已开始爆出嫩黄的叶芽来,那爬山虎,是从底楼的墙角一路攀缘上去的,要不了多久,整个一面墙上,就会蔓延开浓浓的绿,像一张厚厚的绒毯一样,只露出那一扇扇讲究的木窗框。这爬山虎,会不会也是当年的犹 太人种下的呢?

历史在这里留下了一片印痕,虽然大部分犹太老房子都已拆除,也许它们实在太老旧,当然还有城市建设的需要,但终究还有眼前这一小片,它让我们想起很多很多,可以慢慢地咀嚼,回味,感慨良久。

猜你喜欢

洋房犹太犹太人
花园洋房里的味觉新趣
自尊
“三毛之父”张乐平在此居住了四十二年
西贡区洋房受青睐
九龙塘豪宅有价有市
上海
天才并非与生俱来
犹太人的生意经
逃票的方法
五年级阅读训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