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社会民生 注重应用创新

2009-09-18吕校春李玲莉

新媒体研究 2009年12期
关键词:创新性选题竞赛

吕校春 李玲莉

[摘要]分析“挑战杯”竞赛的选择工作的重要性,着重对选题的原则进行阐述,并对如何加强选题工作进行详细地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挑战杯选题创新

中图分类号:G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620190-01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国内著名大学和新闻单位联合发起,在国家教育部支持下组织开展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竞赛的宗旨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挑战杯”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奥林匹克”盛会,成为各高校展示科研、教学能力和学生科研水平的重要平台。因此,研究探讨如何参加挑战杯竞赛工作也是成了各高校关注的问题,其中,推荐的优秀的作品参赛是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一、参赛选题的重要性

选题解决的是“做什么”。有时候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项目选择是整个参赛工作的基础。参与竞赛的同学可以从两个途径进行选题:参考“挑战杯”竞赛指南选题或自主选题。立项指南是竞赛组委会邀请专家拟定的题目,自主选题是参与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结合其他方面因素进行选题。大学生选择一个台适的创新设计题目,是参赛成功与否的关键。课题的最终成果要有一定的难度、深度,又要具有一定的可达性。靠侥幸、投机,决不能成功。脚踏实地地做课题,则可以摘到果实。

二、参赛选题的基本原则

(一)强调创新性。选择一个科研课题,首先要考虑的是课题的创新性。简单的重复别人的研究结果不是科学研究。因此在开始学生科研立项工作前,要进行相关的检索是十分必要的,避免所从事的研究只是简单的重复,做一些无用功。创新性首先体现在科学思想上,其次是研究方法。这二者又密不可分,没有科学思想上的创新,就谈不上研究方法上的创新,而没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科学上的创新思想又完全无法实现。创新的研究方法对于发现规律、形成理论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具有一定创新性,可以通过文献检索等方式来查询。大学图书馆有很多数据库,如:中国期刊网,IEEE,EI,SCI等。也可以使用google的学术搜索。baidu的文档搜索等。文献检索一定要记住自己研究的目的,否则会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如何进行文献阅读?这里强调要注重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建议多读英文文献,文献阅读不是在作秀,其目的是耍弄清楚国内外在这个问题上到底做到了什么程度,还有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去做。这一点对选题工作很关键!

(二)注重现实要求。在确定了一个设想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后,还要着重考虑课题是否具有现实性、是否与现有的知识相矛盾。如果一个设想或命题与现有的知识相违背,即去研究一项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东西是无法取得成功的。科研课题主要来自现实生活世界和来自实验原始文本,但其源头还是来自每日每时都与我们打交道的生活世界。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思索生活,就有产生浓郁的选题意识和强烈的选题冲动。选题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现实问题乃是任何性质的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只有准确地提出问题,即准确地选定课题,最后才能准确地解决问题。

(三)要具有可行性。最后还要分析项目的可行性,一般来讲要分析项目在组织实施、经费、社会需求方面是否具有可行性,即要分析科研课题是否具备这方面的优势,这也是确定项目预期研究成果基本内容。要考虑现实基础。还要考虑知识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开展研究型学习。毕竟,大多数为本科生。比如说:学习机械原理时,可以结合相关知识。在实践中。在干中学,这样效果好。

三、如何加强选题工作

(一)以国家级科研项目作为参赛题目的背景。国家级项目在竞赛中的可信度较高,且具有较好的支持条件和优秀的指导团队。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参赛作品要把参赛作品研究范围划清,参赛内容必须是学生自己做的,绝对不能弄虚作假。如:2007年第十届“挑战杯”科技竞赛作品‘多功能助行机器人》,正是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基础,以及指导教师丰富的知识经验,才有可能拿到一等奖。

(二)突出作品的学科特色。获奖作品中多数都是与学校学科特色相关的作品,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飞机。挑战杯常获大奖。中国矿业大学在第九届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他们的所有作品都有本较特色,很啵引眼球。

(三)作品选题要注重经济效益。“挑战杯”竞赛评审十分关注作品的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非常注重产学研的前景,每届竞赛中凡是风险投资商看中的项目,往往都具有获大奖潜力。评委经常在答辩中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你的项目应用过没有?会起到什么作用?”

(四)作品选题要注重社会效益。科技创新的重要责任是服务社会,造福社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也不例外。挑战杯非常关注国家、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如同济大学《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村民掌中宝”》在2007年第十届“挑战杯”竞赛中获得特等奖。该作品是基于一年多来对江西基层农村的深入调查与规划实践,从中发现了当前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事倍功半的症结,由此提出针对不同地域构建不同的村庄整治规划实施引导系统的想法,以科普实用手册(《村民掌中宝》)的基本形式推广到广大农村,解决基层技术人员紧缺下,如何落实规划,提高政府和群众投资即效性的困难,促进“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健康发展。

(五)提倡专业融合,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挑战杯竞赛范围非常广泛,可以说覆盖了各个学科门类。因此,选题要具有综台性,需多专业的有机合成,这样也可以培养参赛学生的团队精神。参赛学生对这次感受也是非常深刻的。恰当的选题可跨越学科或专业的边界,顺应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有利于让学生以跨学科学习,相互沟通与融合。竞赛中以“题”组“团”、以“题”生“法”,“技艺相通、文理相融”,可以以完整的形象示人。每位学生都是一个学习个体,每位社会成员的学习活动难分难解地融为一体,进而又构成整个社会的学习。因此,学习的主体不仅包括个体,还包括团体乃至整个社会。

猜你喜欢

创新性选题竞赛
关于自动化缝制连续缝的研究
新年刊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选题有误
创新思维竞赛(3)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教学改革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
创新思维竞赛(6)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