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经济学角度谈我国会计监督现状

2009-09-18范艳军

新媒体研究 2009年12期
关键词:内部会计会计人员会计信息

范艳军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渗透和国际资本的一体化带来了会计市场的一体化,我国的会计监管体系目前正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失控的会计监管模式F政府监管不协调,社会监管乏力,内部监管薄弱,不仅造成会计信息不能得到完整有效的披露,同时影响市场经济及会计行业本身的发展。

[关键词]会计监管经济学分析会计信息披露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620188-01

我国虽然经过了十三年的改革开放,会计监督体系已经逐渐建立了起来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现阶段仍然存在着大量问题,并且严重威胁着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公正性。因此,不论是外部监管体系还是内部监管体系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一、我国会计监管的现状

(一)外部会计监管现状

1从政府监管角度看,会计监管体系不协调。我国的会计监管主要是行政监管,虽然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或修改完善了不少法律法规,如《证券法》、《会计法》等。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仍存在着不少缺陷和漏洞。部分法规的出台严重滞后于实践的发展,立法缺乏预见性和超前性,相关配套法规不协调,财税、金融体制目前也不完善。特别是我国证券市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程度相距甚远。

2从社会监督角度看,会计监管能力有限。会计监督不仅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事情,更应该是全社会的事情。因为监督可以使相关的各方面利益得到保证,从而使社会经济总体利益都得到保证。但现阶段的会计监督还仅仅依赖会计师事务所,并没有让企业职工、新闻媒体、甚至广大公民参与到监督活到中来,造成了外部监督的缺失。而我国审计市场竞争激烈,许多会计师事所采取降低审计收费的战略。虽然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由政府财务部门领导的,独立审计准则也是由财政部制定颁发的,但审计行业总体上过于理想化地依赖行业自律,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力量有限,权威性相差悬殊,整体监管能力不协调等总是给会计信息的制假者可乘之危。

(二)内部会计监管现状

1内部会计监管制度不健全。我国有些企业缺乏监督和控制制度,有些企业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和机构,但实际上这类机构作为监督者并不具各独立地位。正是由于其复杂的利益关系导致了会计人员的监督一般很难坚持下去,会计信息也得不到完整有效的披露。例如某些单位内部审机构和人员是由单位领导委任,其隶属关系、经济利益均受到单位领导人的制约,单位的内审机构形同虚设,加之企业内部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利益无法分离,使监督工作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徇私舞弊、内部腐败等现象经常发生,最终必然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2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渗透和国际资本一体化带来了会计市场的一体化,不仅为我国会计人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执业空间,同时也对我国会计人员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有一定比例的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掌握的法律法规水平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而且很多会计从业人员不重视自身的会计监督职责,不能够及时地对原始会计数据进行监督缺陷。此外,一些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还没能提升上来,助长了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现象的滋生。

二、会计监管效用的经济学分析

(一)政府利益角度。借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对监管的通常假定来分析会计监管的政治经济目的:假定国家和其他监管主体具有监管能力,但是政府主导会计监管的最初动因是自身收益(政府收益和经济收益)的最大化,所有监管者有能力实施各种监管政策。对于我国来说,与西方国家不同在于我国的国有企业数量众多,并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和大量财富。

(二)监管成本角度。会计监管像经济生活中的所有活动一样,都有成本和收益。当实施管制条例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大于实现监管目标后的收益。或者运用成本的概念可以有更好的、更合算的收益时,会计监管是不合算的。管制的直接资源成本包括行政成本和守法成本。其中,行政成本是指管制机构执行监管过程中所耗费的资源,守法成本是指被监管者遵守条例而耗费的资源。在现实条件下,政府不可能对会计监管面面俱到,而应该通过尽量缩小行政规模。提高监管效率来减少行政成本,而将大量繁琐的监管工作委托给民间组织。这样以来充当监管职责的民间组织也面临成本与收益的衡量问题。

(三)其他经济理论。现在我们假设所有的企业都只关心自身的经营和发展,那么企业应当雇佣称职的工人和管理人员(包括会计人员),则委托人授权代理人为增进自身利益而从事经营活动,代理人责从代理人活动中得到一定报酬,由此形成一个委托代理契约。当然,代理人本能会引发出自利行为,并不总是以委托人最大利益做为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代理经济始终面I临着“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委托人而言,为增进自身利益,要使代理人的目标偏离得到最大可能的“矫正”,就需要设置恰当的激励机制,并配套监督措施来限制代理人的“变异”行为。这也是解决无数内部会计监管部门形同虚设的主要途径。

三、对完善我国会计监管体系的建议

(一)对完善外部监管体系的建议

1从法俸法规角度完善会计监管体系。由前面的分析,笔者认为:从法律上全面规范公司的经营与管理行为,尤其是规范公司的财务会计行为是会计监管的基础保证。我国的法律属于大陆法系,因此在立法方面可以借鉴德法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度体系,围绕财产权、债权的维护与保障,从整个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方面,也从公司的方面形成会计法律制度的系统控制。且要把与会计监管相关的金融监管、证券监管融合在一起形成全方位立体的监管体系。

2从民间监管角度完善会计监管体系。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提供鉴证服务,扮演着“信号显示”和“保险功能”的角色。I nchausti(1997)发现上市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排名与信息披露质量成正比。针对我国审计市场。除上文分析过的调整会计事务所行业的供求状况外,还应将对会计师协会和审计师协会的监管上升到立法层次,而不应仅仅依赖其行业自律。

(二)对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监管体系的建议

通过对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笔者认为解决公司内部会计监管体系形同虚设的重要切入点是建立适当的激励和权力牵制机制,从源头上泊理企业内部管理腐败。

综上所述,在建立健全我国会计监管体系的过程中,不会一蹴而就,关键是要在充分发挥监管效用的基础上针对现实中客观存在问题进行多方位的思考,进而寻求解决办法,当然,目前我国的会计监管制度不是过严而是过松,这就更加需要确保监管的执行力度,从而保证国家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

猜你喜欢

内部会计会计人员会计信息
新时期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会计信息市场的构建研究
试论如何增强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