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增强小学生的数学意识

2009-09-18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9期
关键词:思考问题意识小学生

杨 俊

许多小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缺乏学习的动力,总认为每天学习的只是“0-9”这十个数字,没有什么好学的,根本没有什么新鲜感,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直线下降,以至于发展到不再对数学感兴趣,厌学。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驾驭住教材,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激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我把这几年中教学实践的经验肤浅地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因此,我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创设他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是发展思维能力、保证素质教育真正落实的前提。如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节课,我采用猜谜游戏,不论同学们说出的是几位数,老师不用计数就能知道它能否被2、5或3整除。不信,试试看,同学们一个个举出愈来愈大的数,我都一一回答。学生通过计算验证老师回答的结果时,大家惊奇了,很想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诀窍”。于是我趁机因势利导:“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通过今天的学习就会解开这个谜。这时,同学们会带着急于探究知识的心情去认真学习。这种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适宜的障碍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不仅可以较好地唤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也为在新的学习中培养学生比较、分析、以及思维和表达能力打下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首先重视新生入学的启蒙教育。从一年级开始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必要性的教育,同学们要买一去铅笔和一个田字格本子,一共要用几角钱?你家有几口人、你几岁了等,使他们都愿意上数学课,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其次,利用活动课,介绍数学家、科学家的事迹,介绍先进的科学技术,并说明数学在科学技术中的重要地位,用事实鼓励学生认真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最后,重视新教材、新内容的引入教学。数学第一册中比较数的大小,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就要用到数学,通过数的大小比较,增强数学意识。在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意识不可能一样,对于爱好数学的“尖子”生,要培养他们抗挫折的坚韧不拔的毅力,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针对他们各自的情况,对症下药,找出他们的“闪光点”进行教育。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特殊的鼓励,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增长克服困难的决心,激发学习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意识。

三、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品质

1、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让学生善于思考,具有思维独立性。遇事总问一个为什么,运用大脑去思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盲从别人。

2、思维逻辑性的培养。思维逻辑性是指思维的严密程度,思考问题时遵循逻辑的规律,论证时条理清楚,有理有据,这种思维方法要从小培养和训练。

3、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要求学生在思考问题中,善于打破常规,对一个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面进行思考分析,很多的数学题是一题多解,在想出解题的方法后,尝试一下能否找出其他方法来解决,这样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学生只有具备上述的这种品质,才能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才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思考问题意识小学生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根据已知条件思考问题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按图索骥
思考问题要全面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